广告

GigaDevice推出全新GD32F450系列Cortex®-M4 内核MCU开启高性能运算新篇章

2016-09-05 GigaDevice 阅读:
GigaDevice GD32F450系列全新32位通用MCU基于200MHz Cortex-M4内核,持续发挥ARM技术的核心优势,以业界领先的强大处理效能与低功耗、高集成度、高可靠性和易用性的最佳组合,为工业控制与物联网等高性能计算需求提供高性价比解决方案。

业界领先的半导体供应商GigaDevice (兆易创新)与全球知名半导体及处理器IP提供商ARM合作,致力于工业控制和物联网领域新型微控制器产品的技术研发。目前已经正式推出基于ARM® Cortex®-M4内核的GD32F450系列高性能微控制器,并以200MHz的工作主频将ARM® Cortex®-M4内核的处理能力发挥到极致。2FBednc

20160908000012FBednc

作为GD32 MCU家族基于Cortex®-M4内核的首个旗舰产品系列, GD32F450系列MCU采用了业界领先的55nm低功耗工艺制程,整合了强大的运算效能和出色的功耗效率,并集成了更多的片上资源和接口外设,从而为工业控制、电机变频、图形显示、安防监控、传感器网络、无人机、机器人、物联网等市场应用带来创新的开发体验。更具备了优异的静电防护(ESD)和电磁兼容(EMC)能力,并符合工业级高可靠性和温度标准。2FBednc

对于此次的新品发布,GigaDevice董事长、总裁兼CEO朱一明表示:“作为中国存储器和控制器的领导企业,GigaDevice与ARM的技术授权合作,更有助于发挥我们基于先进存储技术的平台优势,打造出适合多种应用需求的通用MCU产品,从而更有利于抓住物联网新的交互性与小型化的特点实现更大的市占率。更多的联网设备也将不断拉升对存储器和MCU的需求。”2FBednc

ARM 全球执行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吴雄昂表示:“物联网技术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中国物联网产业正在崛起,成为全球创新的中心。我们很高兴看到GigaDevice打造出第一个中国生产的基于Cortex®-M4内核32位通用微控制器产品系列,满足下一代物联网应用对性能和能效提出的更高要求。”2FBednc

GigaDevice MCU事业部总经理邓禹表示:“自2013年初我们发布了中国首个Cortex®-M3内核MCU以来,目前已经以200余个量产型号提供了业界最为宽广的Cortex®-M3 MCU选择。而采用领先的半导体工艺和技术持续打造Cortex®-M4产品系列则是加强产品覆盖率和竞争力的第二步。我们也将持续关注多样化的物联设备应用需求与产业热点,并将不断推出基于更多种类ARM内核和支持高性能、低功耗与无线连接功能的系列 MCU,这也是我们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庞大产品线的重要推动力。”2FBednc

GD32F450系列MCU提供了11个产品型号,包括BGA176,LQFP144和LQFP100等3种封装类型选择,并配备了完整丰富的固件库、应用例程与开发学习套件。该系列产品目前已经开始提供样片,并将于十月份正式投入量产及全面供货。2FBednc

201606300001232FBednc

本文为EDN电子技术设计 原创文章,禁止转载。请尊重知识产权,违者本司保留追究责任的权利。
  • 微信扫一扫
    一键转发
  • 最前沿的电子设计资讯
    请关注“电子技术设计微信公众号”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盘点CES 2025上基于Arm架构的AI创新和技术亮点 近期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的 CES 2025 再次彰显了其作为展示最新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今年展会上所呈现的众多前沿产品和新的发布将推动各个行业的变革与发展···
  • 通嘉PD快充适配器高效能及小型化之氮化镓集成方案 随着消费者对便携性和高效充电的需求增加,手机厂商和充电器品牌纷纷推出小型化PD快充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
  • Arm 技术预测:2025 年及未来的技术趋势 Arm 对 2025 年及未来的技术发展做出了预测,范围涵盖技术的各个方面,从 AI 的未来发展到芯片设计,再到不同技术市场的主要趋势···
  • 2024是AI MCU元年? 2024年开启了MCU领域的AI时代,2025年可望见证更多轻量化AI模型在MCU上的进一步突破...
  • 下载|汽车动力与底盘MCU市场现状研究报告 本报告选择汽车动力(Powertrain)与底盘(Chassis)系统中的MCU做探讨,一方面是因为,就车规MCU的角度来看,这两个组成部分更为关键、复杂,对安全性要求更高,更具实现难度;另一方面,即便是传统汽车角度,动力与底盘系统的电子控制也更加由来已久和具代表性。
  • 新一代MCU向着边缘AI和实时控制发展 在工业和汽车领域,电机驱动和数字电源转换是典型的实时控制系统,要求处理器具有高实时性和强大的数学计算与处理能力。这些应用需要优质的ADC和PWM功能,并通过联动机制,形成高效、有机的实时控制系统。
相关推荐
    广告
    近期热点
    广告
    广告
    广告
    可能感兴趣的话题
    广告
    向右滑动:上一篇 向左滑动:下一篇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