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从一款发光的领带说起。
上周在首届时尚科技节的路演上,看到来自加拿大卡尔加里Makefashion公司创始人,戴着一条LED发光领带来做演讲,居然得到了时尚界的追捧,现场点评的一位张漫老师(“我是歌手”等综艺节目中做过点评嘉宾)认为其在演艺圈、时尚圈有不可限量的前景,而且未来可以考虑用于电子音乐节,播放广告等。
该公司创始人表示,他们接到很多商业垂询,无奈人力物力不够商业化做不大,公司理解时尚,已经有很多创意产品,例如测量体温和身体状况的服装,根据日照强度变颜色的项链等,希望能在中国找到合适生产的合作伙伴/服装供应链。另外他认为加拿大市场不够大,希望未来能走出演艺节目应用,扩张到日常生活中使用。
发光领带这类产品,在今年年中的时候kickstarter上曾经有过一次号称是“The world's first Bluetooth controllable LED tie”的Lumen Tie,但是不幸众筹失败,且当时只有19位支持者——也许是太贵了,因为需要99美金才能得到一条领带,而去我们大淘宝一搜,3块人民币就能得到一条,从3块到300块大量档次可选。
所以EDN编辑试着从电子圈编辑的角度,揣摩下不可理喻的时尚界心思,探索下科技进入时尚的种种途径与障碍。
科技巨头想跨界去时尚圈,奢侈品圈LV/Gucci/施华洛世奇跨界科技圈,他们的得分点都在哪里?我们看到了科技圈招聘时尚设计师(比如苹果招募了Burberry的CEO Angela Ahrendts、华为Mate9推出保时捷版)、奢侈品圈需要电子工程师——Gucci的智能手表、会充电的包,带无线功能的首饰。
但个人感觉,科技圈的时尚产品走的是快消的路线(奢侈不起来)——没有艺术基因,而奢侈品的科技路线就是一条不归路(比如很早以前施华洛世奇的u盘)——电子产品摩尔定律更新太快,分分钟把前卫产品变垃圾鸡肋。
图:一个漂亮的吊坠可以保留用十年以上,但脖子上挂个128M的u盘能挂十年吗?
时尚科技的技术含量真不咋地,发光的衣服、会充电的包——这些似乎都是义务小商品市场的技术水平,放在高大上的奢侈品上,怎么看都有山寨的感觉,降低对奢侈品的购买欲望。
简而言之一句话,技术等级和奢侈品等级不匹配。因为电子技术只有在被发明前会让人感觉高端,只要技术成熟,怎么看都普通;而奢侈品让自己看着普通就完蛋了。
很多风险投资都表示以后不打算再投资硬件,这充分表明了硬件行业的前景。
的确,科技不应独自前行,是时候为硬件找到一个出口,近来发现深圳有一家叫米太智能宝石的公司就是一个搭车的案例,这家公司把一些应用模块做成宝石的样子,嵌入在宝石中的应用模块,包括温湿度、气体、运动、紫外线、ECG等等。
造型的事还是交回传统行业:他们会把这些成品宝石出售给珠宝首饰公司,由他们进一步设计成终端产品。——只是目前看来宝石款式太单一。
图:宝石的样子可以加上戒指托,项链坠,发夹等变成多种时尚物品。
纽约、伦敦、巴黎、深圳。比起前三个时尚之都,深圳更年轻,但充满创新。电子产品,正由最初电子工程师主导的功能性创新,转移到由工业设计师主导的时代。
UnionSquare的创始人Victor Declety来自巴黎,现在做了一家工业设计方案公司,该公司的设计包括下图中一些很有设计感的小玩意:为“御泥坊”设计的测皮肤含水量的魔镜、为“Harman/Kardon”设计的皮质的音箱(刚被三星收购的这家) 、电子烟等。
图:设计师主导的时代,把普通产品变成了让人想把玩的精品。
“Make something people want.” 时尚与科技的结合,并不是非要说要多么尖端的高科技、或者如何奢华,而是两者之间和谐完美的融合。既有能够简化生活的科技在里面,又有符合大众品味的时尚感。这样的产品,才是市场需要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