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美国CES大会上,亿航184声名大噪,受到了国外各大媒体的热捧。不仅令亿航荣获 Fast Company 2016 最佳创新公司,还登上美国百年杂志《大众机械》(Popular Mechanics) 封面,被称为一辆货真价实的 “会飞的汽车”,甚至获得了“中国的特斯拉”的赞誉。
但自亿航184面世后,虽然期间传出了不少该机器完成某些测试的新闻,但依然有很多人认为这款机器依然还处于概念阶段,要真正实现官方所说的构想还需要解决很多技术问题,短期内根本无法实现,甚至有人认为亿航之所以发布这款产品其实是为了给资本方一个交代。而去年年底,亿航被曝出现融资困难,并突然裁掉 70 名员工,一时之间,“倒闭”成了亿航的关键词,亿航一名被离职的员工还表示,亿航 184 距离安全上市还早着。
本周一(2 月 13 日)的世界政府首脑会议上,迪拜城市道路交通局局长宣布,将采用中国企业生产的无人机产品——亿航 184 载人自动飞行器作为 “无人机的士”,于今年 7 月开始试运营的消息,再次让亿航成了关注的焦点。这个曾屡遭质疑的企业如今傍上迪拜土豪后,真的能成为“中国的特斯拉”吗?
根据目前中国民用航空局(CAAC)法规规定,任何载人飞行器必须有驾驶员,不能全程自主驾驶。而亿航184本身的售卖点——无人驾驶就与CAAC相违背,因此想在国内开展184“飞的”项目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此外,据了解,2016年6月亿航就宣布已与美国内华达州签署了一项协议,获得了当地飞行测试许可,并与一家生物技术公司合作,使用184来运送人工器官。但自消息曝光至今,并未有任何相关实飞消息公布。经热心网友翻阅发现,“亿航184与内华达州的协议实际上类似政府招商行为,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产品测试的行政审批,但与获得FAA审批并无联系。”同时,经网易无人机查阅,FAA也确实未批准亿航的测试。因此,在美开展该项目的可能性也不高。
那么亿航为何不学习亚马逊,把实验项目搬去英国呢?英国西英格兰大学航空专家怀特博士(Steve Wright)就此发表了其看法,怀特博士表示这类装置最重要的是安全问题,他认为,飞机在载人飞行前至少要先无人试飞行1000个小时。而2016年年底亿航联合创始人兼首席营销官熊逸放在回应“裁员风波”时对记者透露过去一年亿航184整机试飞了仅200多次(约合100个小时),因而按照此标准,光要满足无人试飞时间也至少需要4、5年的光阴。
此时,追求刺激的土豪民族此刻就发挥作用了。迪拜道路交通局主管Mattar al-Tayer表示,亿航184已经在指定的飞行场地进行了数次的全自动飞行,并针对沙漠环境和海滨环境分别进行了试飞,完成了多项适应性航空飞行测试科目。期间,双方得到了迪拜民航局的积极配合与支持。但是通过“数次”验证就对该项目点头许可未免有些草率了,从迪拜以往的表现来看,也不足为奇。要知道,这并不是迪拜第一次引进“不靠谱”的项目:2015年迪拜消防部门定购了20个喷气背包,2016年1月交付,但同年4月份,该行业一位副总裁就在一次试飞中,从6米高空坠落,重伤入院。
诚然,亿航的载人四轴机理念上或许没有问题,关键在于安全性和可靠性。目前,亿航对于是否需要将飞控代码做载人航空标准的测试、四轴的桨叶和电机是否依据航空件标准设计制造,承力结构件是否做过疲劳高低温等试验以及184是否具备机械备份操纵系统等问题还未给出具体答复。但如果运载的是未经过培训的普通乘客,即使有机械备份系统恐怕也难以发挥作用。所以也有网友关心184是否能携带降落伞,出现异常情况可以通过伞降来提高安全系数。
迪拜交通局定制的亿航184外观上跟此前亿航展示的机型差不多,依然是采用纯电力驱动,机身高度1.5米,净重量约200千克,续航时间为半小时,最多可行走50公里,最大载客重量约117千克,其能满足用户短途出行,乘客在飞机面板上设定好目的地后,地面指挥中心会通过4G网络遥控无人机前往目的地。
迪拜交通局局长马塔·塔伊尔表示,迪拜正在打造“智慧城市”,其中无人机驾驶交通是迪拜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方向,从2009年起,其已开展了多个诸如无人驾驶地铁、无人驾驶客车的试运营,而亿航184在此前已在迪拜上空进行了多次试飞,并力争在7月份能投入运营。
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迪拜联合亿航发布了酷炫的宣传视频,而且在视频中亿航 184 也真的飞起来了,但是没有一个飞行镜头是可以看到有人坐在飞行舱内的。
IEEE Spectrum 资深编辑 Evan Ackerman 也对此提出了自己质疑。
对于无人机来说,无论飞机多大,让它飞起来并不是最难的部分。只要电机的功率和电池的容量足够大,你就能够让任何东西飞起来。实际上最难的是如何控制无人机,特别是碰到不利的条件或者有挑战性的环境,又或者某个部件突然出现故障。
据我所知,像亿航 184 这样的无人机,在飞行中如果电机或者软件出现问题,那么是不可能有生还的几率的。
如果是一架真正的飞机或者直升机,就算发生更糟糕的情况,你仍然有机会(如果你知道你在干什么的话)成功着陆,安全活下来,甚至有可能只会受到一点轻伤。但是像亿航 184 这样的无人机,就算你是一个有着丰富经验的驾驶员,面对这种情况,你仍然无能为力,更何况绝大数多数的乘客都不具备任何的专业知识。
至少,对于亿航 184 来说,配备一个弹道降落伞是绝对有必要的。但是这仍然不能保证你的安全,因为大部分时间,你都在拥挤的城市上空飞行,降落地点是个很大的问题。目前已经有研究在探讨无人机在电机出现故障之后仍然保持控制的可能性,但是还不清楚人类能否在这种情况下有幸存活。
除了飞机本身的安全问题之外,亿航 184 能否可靠地自主飞行也存在疑问。任何学习过如何驾驶飞机的人都知道,为了避免碰撞风险,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注意周围的飞机。就算配备 GPS、雷达、PCAS(持久近距空中支援),以及地面导航员的协助,在拥挤的空域中或者低空飞行都存在潜在的危险。轻松地在地图上输入目的地位置,然后坐等飞机自行到达终点,这是不可能的。至于亿航 184,我还没有发现任何自动探测以及避障功能。(不过,在亿航 184 的机身下有一个摄像云台,可能是用来在着陆的时候检测地面环境。)
“借助 4G 网络由地面指挥中心监控” 从理论上来说似乎行得通,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则存在太多问题。比如说,如果你在飞行过程中失去了与地面监控台的连接,这时并没有一个能行得通的备用计划:要么让飞机尝试在没有自主探测和避障功能(就我所知)的情况下自主飞行,要么将飞机交给没有任何经验的乘客接手。
这是 “无人机的士” 的根本性问题:在无人机出现故障的情况下,我不相信存在安全着陆或者存活的办法。对于一辆自动驾驶汽车来说,在遇到故障时,可以自动停靠到路边,如果有必要的话,甚至可以直接停在马路中间。但是对于一辆自主飞行器来说,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如果要想让客运无人机变得可行,那么至少必须配备一个训练有素的飞行员,高效的分布式推进系统,以及一个弹道降落伞。说实话,我怀疑无人机的士就是一个噱头。自动驾驶汽车的潜力巨大,将会大幅改善中短距离通勤的效率和速度。在未来的一二十年内,这种城市通勤无人机带来的麻烦可能比它的好处还要多。
虽然无人机的士服务听起来很酷,如果迪拜真的能够在今年正式推出这项服务,也肯定会让人印象深刻。但是,就我个人来说,我是绝对、绝对不会去尝试的。
上文提到:亿航184已经在指定的飞行场地进行了数次的全自动飞行,并针对沙漠环境和海滨环境分别进行了试飞,完成了多项适应性航空飞行测试科目。
亿航创始人胡华智也表示在今年春节期间,带领技术团队约20人奔赴迪拜进行试飞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亿航184团队快被我这个魔鬼逼疯了,大家还要放弃2017年的整个春节假期去往沙漠出差。我们在迪拜民航局(DCAA)官员的见证下完成了多次的适应性航空飞行测试科目,为亿航184通往商用的路上向前迈了一大步。”胡华智后来在朋友圈回忆说。
亿航联合创始人熊逸放也曾表示亿航184无法预估一个确切的商业化量产时间表,“要实现空中自动驾驶交通运输的愿景,离不开这个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重要角色的通力合作,包括政策制定者、管理者、飞行器厂商、应用服务商及合作伙伴。这是全新品类的科技产品,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去探索优化进而实现落地。”
可以看出,亿航将多样化发展的重任押宝在了亿航184身上。这次牵手土豪的一行能否真正成为“中国的特斯拉”呢?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