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关于iphone X/iphone 8,刷了半夜屏总结出四点干货

2017-09-13 网络整理 阅读:
目测不换脸的iPhone8市场份额在国内还得降;而iPhoneX主打的Face ID面部解锁技术,早在几年前就被Surface实现了。问一下,这里还有谁要继续追新机吗?

正如此前各大媒体和爆料大神预测的那样。iPhone 8/8 Plus 采用双面钢化玻璃机身,防水、防尘,采用 A11 仿生芯片,分为 5.5 和 4.7 两个版本,共有银色、金色和灰色。iPhone 8 为单摄,iPhone 8 Plus 则为双摄。SRfednc

但所有人的期待却都聚焦在了one more thing—— iPhone X 上,尽管这款新机之前已经曝光得很彻底了,还因为竖着的摄像头备受吐槽与诟病,但“发前喷它丑,发后抢成狗”已成了常态!SRfednc

在经历了一早上的刷屏之后,EDN小编不仅总结出了四点干货,还发现很多友商在积极蹭热点!SRfednc

期待已久的 AR 功能正式露面

在介绍iphone 8时,苹果全球营销高级副总裁 Phil Schiller 重点介绍了“目前最强大的智能手机芯片”——A11 仿生芯片。SRfednc

001ednc20170913SRfednc

该 CPU 配备六核心,2个性能核心和四个效能核心,分别比 A10 快 25% 和 70%。同时由苹果设计的 GPU 处理速度也比 A10 快 30%。SRfednc

Schiller 称这是“第一款真正为 AR 打造的智能手机”。摄像头专门为 AR 而校准,刷新率达到 60 fps,全新陀螺仪和加速计,以及准确的动作追踪。SRfednc

当然,也正是 A11 芯片让 iPhone 的 AR 功能可以更好的实现,CPU 可实现较好的最终,GPU 能渲染更真实的图像,以及 ISP 实时光照。SRfednc

此外,Schiller在现场还演示了四款基于 ARKit 打造的内容。SRfednc

002ednc20170913SRfednc

被喷丑得不像样,但实际很有“内涵”

iPhone X 与之前的曝光几乎完全一致:刘海式的全面屏。尽管全面屏的刘海设计被各种舆论喷丑得不像样,但实际上,在这个全面屏的刘海中,苹果用高度集成的传感器,也是Face ID的核心。SRfednc

003ednc20170913SRfednc

在屏幕正面的刘海上,苹果集成了 8 个传感器,通过红外镜头、泛光感应元件行业点阵投影器来实现 Face ID 的面部识别,当解锁时候,iPhoneX 的刘海会对外放出红外探测光,扫描识别用户的面部然后对比之前的建模进行解锁。苹果对外表示 Touch ID 被随机破解的概率是五万分之一,Face ID 是一百万分之一,为的就是强调 FaceID 的安全性。SRfednc

006ednc20170913SRfednc

现场演示失败,但仍然很牛的iPhone X人脸解锁

对于 iPhone X 而言,在全面屏之外,最大的亮点就是全新的人脸解锁/支付的功能。苹果这次在 iPhone X 上用 Face ID(人脸)完全代替了 Touch ID(指纹),解锁更简单的同时人脸也代替了以往指纹的身份验证作用。不过,悲催的是现场演示第一次竟然失败了……SRfednc

009ednc20170913SRfednc

但值得注意的是,苹果的Face ID运用的正是 3D 结构光技术,通过前置的 Infrared Camera 和 Dot Project 组件,快速扫描人的面部并在人脸表面形成 3 万个看不见的 IR Dot,就像 3D 建模一样。SRfednc

这样带来的好处是,无论你发型变化了、带了眼镜、带了帽子、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iPhone X 都依然能够顺利识别你的脸并完成解锁。(所以,哪些说卸妆无法解锁的是没看发布会吧!除非卸完妆你脸扭曲变形!)SRfednc

同时苹果为了安全性也为用户的人脸数据提供了绝对的保护,苹果这项全新的人脸识别技术其实就是之前爆料的「3D 结构光双摄」技术。其原理是基于主动发射特定红外结构光照射被检测物体,从而获取人像的 3D 图像数据。SRfednc

3D 结构光是一种获取 3D 图像的方式,我们大多数时候所看到的图像是在一个平面上的,不知道它每个点对应的深度。而 3D 图片在获取照片每个位置颜色的同时还获取了每个位置的深度。而结构光的概念就是通过光源发射出一个不可见的光山,去隔出一些特定的条文或图案,之后再根据图案的分布和扭曲程度,逆向计算出它的三维数据。SRfednc

这项技术将可以抵御目前所有的人脸识别破解手段(例如屏幕翻拍照片、翻拍视频、纸张打印、相片打印等),因为这些攻击都是 2D 的人脸画面,而结构光能有效分辨出 2D 人脸和 3D 人脸。结构光如果遇到麻烦,那挑战只能是 3D 假脸攻击。SRfednc

010ednc20170913SRfednc

不插卡也能打电话,苹果新手表的“黑科技”

Apple Watch series 3最大的亮点是引进了蜂窝。由于watch的空间有限,功耗有限,为了实现上网功能,他们采用了electronic SIM卡,也就是eSIM卡技术。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个不用插卡就能打电话上网的黑科技。SRfednc

008ednc20170913SRfednc

所谓e-SIM 卡,严格意义上说并不是真正的虚拟SIM 卡。它的主要意义在于,如果采用e-SIM 卡的设备,那么就不再需要用户购买设备后自己插卡,而是直接采用软件注册或者直接购买等类型的方式就可以使用自己的电信商网络和套餐。SRfednc

虚拟SIM卡的运作原理在于:手机内置的虚拟SIM卡系统将允许用户连接到不同的运营商。该项革新将为用户带来福利,一些相应的漫游费用将取消,同时虚拟SIM卡具备与传统插入式SIM卡等同甚至更高的安全性。SRfednc

在此之前,传统SIM 卡做的事情是透过绑定手段将用户锁定在某一个服务网络中。而集成式的E-SIM 卡,可以使得用户避免局限在某一家电信商的服务中。SRfednc

e-SIM 卡的意义就在于出国漫游。有了e-SIM 卡之后,我可以自由地选择不同的网络。而且也无需受到高昂漫游费的限制,可以直接以本地的价格享受不同电信公司的服务。而具体实现,可以由电信公司之间的达成协议,也可以由终端厂商与电信公司谈判购买套餐,再提供给用户。SRfednc

但EDN小编要提醒大家的是,现在中国运营商还不支持eSIM!SRfednc

友商蹭热点?

网友:自从Cook上台后,Apple的产品创新一直乏新可陈,而小米MIX全面屏的概念突破为iPhoneX指明了方向。MIX在短短的10个月内取得了630万观看量及98.5%的点赞率。如果没有MIX的好评如潮,我不相信Cook有能力推动全面屏iPhone这个设计方向。 SRfednc

网友:从应用内部如何快速返回桌面,我想在魅族 MX4 之前的机型就已经实现了从屏幕底部的小圆圈上滑返回桌面,看似简单的交互,如今在全新的 iPhone X 上得到了延续乃至升华!SRfednc

网友:哈哈哈~我说怎么看得我一愣一愣的,实际上iPhone X双面玻璃加不锈钢中框完完全全就是传承了Smartisan M1L不锈钢版的设计理念,可惜罗老师为了营销把这个机器污蔑成了耻辱机,实际上它已经引领了一个设计潮流,可惜最终还是被敏锐的apple团队给抓住了,我因为写了一片文章赞美Smartisan M1L不锈钢版而在微博上被整整奚落了一年多,但最终还是证明了我袁炫华才是互联网世界工业设计判断力最准确……SRfednc

网友评论,细思极恐

网友:别人拿着手机,你看一眼也解锁?这样真的安全么…以后要靠摘墨镜来解锁iPhone X了!被抢劫岂不是很危险?SRfednc

网友:在iphoneX屏幕正面多出的刘海上,苹果集成了8个传感器,以此实现FaceID的面部识别,自被随机破解的概率是一百万分之一。对此有网友表示,如果绑定了Apple Pay,别人抢过手机,双击侧键,对着你就可付款了SRfednc

011ednc20170913SRfednc

网友:有一个问题:小米MIX是全面屏,iPhone X也是全面屏,iPhone X的名字叫X,小米MIX的名字也叫X,雷军说小米MIX是未来手机,库克也说iPhone X是未来手机。。。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默契?难道雷军跟库克。。。细思极恐SRfednc

网友:网红聚会,发现一人便可解锁在场所有姐妹的iPhone XSRfednc

网友:1万以内的预算,你会选择买个小米Mix 2再买一部小米笔记本Pro(也可以是国产旗舰手机加其他Windows笔记本),还是直接买一部超高端旗舰iPhone X?这是实用派和潮流派的差别。 SRfednc

网友:旧时代的手机终止于iPhone8系列,新时代的手机开启于iPhoneX系列…所以,你们选择旧时代的终结版,还是选择新时代的开启版?SRfednc

最后,小编借网友的评论总结:目测不换脸的iPhone8市场份额在国内还得降;而iPhoneX主打的Face ID面部解锁技术,早在几年前就被Surface实现了。问一下,这里还有谁要继续追新机吗? SRfednc

20160630000123SRfednc

本文为EDN电子技术设计 原创文章,禁止转载。请尊重知识产权,违者本司保留追究责任的权利。
  • 微信扫一扫
    一键转发
  • 最前沿的电子设计资讯
    请关注“电子技术设计微信公众号”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推荐
    广告
    近期热点
    广告
    广告
    广告
    可能感兴趣的话题
    广告
    向右滑动:上一篇 向左滑动:下一篇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