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上午,华为在柏林IFA 2017大会上正式推出了全球首款内置独立NPU(神经网络单元)的智能手机AI计算平台麒麟970,终于在国内亮相了。
在核心配置方面,麒麟970采用了4Cortex-A73+4Cortex-A53的大小核设计,其中A73大核主频为2.4GHz,A53小核主频为1.8GHz。在GPU上,麒麟970为Mali-G72 MP12,在视频方面首次支持HDR10,支持4K@60fps视频解码。相机双ISP,支持人工智能场景识别、人脸追焦、智能运动场景检测,夜拍效果得到加强。
人工智能的最近一次浪潮起源于 2011 年前后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引起的大发展。在其背后,快速发展的 GPU 功不可没。机器学习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小分支,如今已是移动计算的关键应用场景之一。通常而言,机器学习在云端上进行,运用训练神经网络的大量数据集实现智能连接,但越来越多的数据也需要在设备端进行,比如像翻译这样的简单任务,通过云端持续传送大量数据,不但增加成本,而且速度也很慢,这也是为何业界开始研究“将机器学习界面放到设备本身”的原因。
搭载了Mali-G71的华为Mate 9便是一次不错的尝试,它其中的机器学习算法会找出你最常用的应用程序,并对其能耗性能进行优先设置,保证实现最优性能,其中,基于Bifrost架构的Mali-G71功不可没,而Mali-G72性能则更优。相比Mali-G71,Mali-G72性能提升了40%、能效提升25%、每平方毫米的芯片面积效能提升20%,并针对机器学习进行了优化,为机器学习效率带来17%的提升,从而使得Arm能够在整个SoC上更高效地现实分布式智能。
相较苹果的A11,麒麟970可谓实至名归的AI通信芯片。据悉,作为全球首款AI通信芯片,麒麟970首次内置了NPU实现芯片自主深度学习;采用10nm制程工艺,使得芯片上集成晶体管数量达到55亿颗,处理图像速度比单独CPU快20倍。比较来看,麒麟970的晶体管密度是高通骁龙835(31亿颗)的1.77倍,是苹果A11(43亿颗)的1.28倍。
与德国发布相比,麒麟970的基本参数依旧没有变,采用ARM Cortex-A73四核+Cortex-A53四核的架构,台积电10nm制造工艺,搭载12核GPU、8核CPU、集成了寒武纪的NPU模块,设计了HiAI移动计算架构等等。而新增的信息包括:
1)为了保持高铁等复杂场景下通话与下载速率的稳定,麒麟970使用了4*4MIMO、5CC CA以及256QAM等多种技术,并选取中国、德国、日本三国进行了超过40万公里的高铁实测和优化。
2)麒麟970支持双卡双4G双VoLTE,实现了一部手机上两张SIM卡均支持4G VoLTE高清通话(此前联发科的P23/P30也支持双卡双4G双VoLTE)。
3)麒麟970支持AI降噪技术,利用深度学习算法,从源头上保证声音的清晰质量并有效抑制非稳态噪音。尤其针对驾驶场景,在车速很快(如120千米/小时)、车内噪音很大的情况下提升语音识别率。
不过在国内发布会上,这款麒麟970的合作伙伴寒武纪跟中科创达都并未被提及,寒武纪提供的NPU(神经网络处理)也正式命名为“麒麟NPU(Kirin NPU)”
NPU(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是手机处理器平台新加入的一个擅长神经网络计算的单元,专门用于处理模式识别里的语音、图像(人脸)识别等人工智能应用。
现场除了,还设置了极速图片识别、智能萌颜等演示区,展示麒麟970在AI、拍照、通信、游戏方面的能力,比如:
1)物体识别及卡路里计算。麒麟970让AI脱离网络限制,手机本地就能打开“慧眼”,分别将葡萄、苹果、牛角包等物体放置在摄像头前,麒麟970都能识别出食物名称,并计算卡路里。
2)智能萌颜。该区域演示的是麒麟970的AI美颜功能,站在指定区域就能自动检测人脸并进行美颜,每3秒钟还能变换不同的动态效果,即使在镜头前移动,AI美颜也能精准贴合。
3)自动回复及情绪识别。麒麟970能够实现文本实体提取、情绪识别、智能自动回复等功能,比如聊天中输入文字“今天发工资了”,就能自动联想出“”表情,输入“战狼2”就能自动推荐观影信息。
4)除了上文提到的借助AI实现的智能萌颜之外,麒麟970还支持硬件人脸检测,针对不同肤色、帽子、眼睛、口罩、遮挡、侧脸等多种复杂的人脸场景进行优化,改善了人像的拍照体验,让人像拍照更美更自然。
5)AI降噪。通过深度学习算法,麒麟970能有效抑制噪音,增强语音信号,车噪场景下的语音识别率从80%提升到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