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在消费电子市场,可穿戴设备和增强现实(AR)技术一直备受关注。新的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背心以及更多打着“智能”旗号的传统产品纷至沓来。我们也看到谷歌眼镜等很多以前新的可穿戴设备逐渐退却。商业市场还没有看到可穿戴消费品带来任何预期的拉动效应,也没有看到AR技术产生真正的吸引力。但根据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的调查报告,这不包括蓝牙音频耳机和免提通话耳机,这两类产品目前在2017年销售的可穿戴设备中几乎占了一半,并可能继续维持这一比例。
那么,可穿戴设备和AR技术在工业市场上又进展如何?似乎很多人认为,工业物联网(IIoT)或工业4.0甚至落后于对应的消费品技术。人们不断重申:AR系统可提升效率,提高生产率,并改进安全性。然而,许多推荐的解决方案只是雷声大雨点小,或是尚未推出一款产品。拿Magic Leap来说,它自2010年以来已经募集了数十亿美元,但尚未发布一款产品。很多决策者现在很可能对工业可穿戴设备或AR解决方案持怀疑态度,并可能怀疑其近期甚至长期生命力。
图:AR 3D追踪技术。(图片来源:Inglobe Technologies)
关于这个主题,特别是头戴显示器(HMD),Gartner前研究总监Angela McIntyre曾经提到:“目前主流消费者的低采用率表明,市场尚处起步阶段,而并非缺乏长期潜力。”有很多人都在质疑,开发一款成功的工业可穿戴设备或AR业务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而在这个新兴市场,鲜有例子可以参照。但是,有一些相关的案例可以提供一些思路。
例如,松下的Toughbook加固型计算机产品线已持续运营多年,它最近又推出了类似的Toughpad产品系列。其他的手持式产品(例如是德科技的FieldFox手持式RF分析仪和多功能无线/远程通信测试系统)由于在便携式和现场应用中实现了更好的测试和测量品质,因而扬名立万。有人可能认为,这类解决方案与可穿戴设备相比只有尺寸上的不同,添加强大的AR功能也只需在软件和尺寸上稍作调整即可。
由于这类解决方案可能过于实验性,对于生产线来说可能利润不足以承担对这些新功能进行大量研发,因此可能就只得靠创业公司来开辟新道路。对于以营利为根本目的的产业客户来说,决策者可能很难去冒险采用由新的没有成功案例的企业家提供的往往未经验证的新技术。
许多投资者和企业家急于获得答案的一个问题是:“对于那些经验丰富的以效率为目的的行业的决策者,你如何说服他们采用新的方案来实现大的进步?”鉴于混乱的局面以及大量创业公司倒闭,这个问题似乎没有确切答案。然而,世界竞争正愈演愈烈,许多行业在进一步提升效率和提高单位劳动者生产力方面压力重重。这对危险、繁琐或复杂的工作来说尤其如此——这些工作需要训练有素的操作人员,他们不太可能很快被机器人取代。
在产业边界日趋模糊的世界中应对保持竞争力这一挑战的一个关键未来解决方案,很可能涉及到人与机器的融合。我不是指对手术增强的半机器人,而是配备工业可穿戴设备和AR的训练有素的操作人员,甚或利用这些技术在现场受训的操作人员。
那么,这类解决方案会是什么样子?这个问题回答起来仍然像是暗中摸索。我认为,能够开拓过去成功的、特别是在严苛的工业环境下能够加强通信和信息访问的趋势的技术,可能是关键。这类新解决方案能在不限制操作人员或违反安全/安防标准的前提下实现新功能或者加强必要的旧功能将非常重要。经营创业公司的企业家的才能,和/或设备是否能在没有繁琐“培训”和设置的情况下工作,也是要考虑的两个关键因素。
RealWear HMT-1和goTenna Mesh/Pro是满足这些标准的解决方案的两个例子。RealWear HMT-1是一款加固免持式头显(HMD),但与此前许多类似技术不同的是,它是款真正的语音控制设备,充分利用了Android平板电脑和GoPro的所有灵活性和功能。RealWear的创始成员和管理层也都是部署工业解决方案(包括超耐用的智能手机、微型显示器和电子战系统)的老手。此外,RealWear团队似乎通过以相当于补充或替代解决方案的价格,想方设法生产出非常多功能的工业AR/HMD,避免了许多创业公司常见的陷阱。
goTenna无线网状网络系统是另一个在工业和政府/军事领域极具潜力的使能型可穿戴设备的例子。这种设备通过蓝牙与标准的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配对,可立即生成对等或无线网状网络,而无需使用常规的蜂窝网络或Wi-Fi基础设施。该设备使用仅限于传递消息和发送少量数据(如GPS位置数据),但通信距离可达几公里。其也可用来创建插入式网状网络,而其加固版goTenna Pro的价格低于旗舰级智能手机——低于其可替代的技术种类。
对于工业物联网或工业4.0来说,我们可能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在看到许多新的企业消失或一败涂地后,我们可能会感到沮丧。然而,正如技术惯常的宿命,有了创新的火花,加上全球经济和市场的力量,真正使能的工业可穿戴设备和AR方案终将出现。
《EDN电子技术设计》2018年3月刊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