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帝都景山公园附近的腊库胡同中,一座四合院内有一家做苹果HomeKit周边产品的创业公司,而这家公司的创始人是一个来自瑞士扎根中国的冒险家。对,比起创业者,他更像是一个冒险家和旅行者。
他15岁就孤身一人从瑞士来到地球的另一面中国学习功夫,当时他还不过是一个高中生,到如今他已经在中国呆了14年,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中国通”,把普通话说的几乎和国人一样好,还在中国经历了三段创业故事。如今更是做起了苹果HomeKit空气检测产品,仅靠6个人就让产品获得苹果认可,进入苹果店销售······
这位来自瑞士的中国创业者就是Liam Bates,他给自己起了一个有趣的中文名“李牧”,这可是战国时期赵国四大名将之一。近期笔者来到了李牧所在的四合院,与他深入交流了来华的精彩历程以及创业经历,看看这个来自瑞典扎根中国的冒险家有着怎样的故事!
在李牧十多岁还是初中生时,他就迷上了中国的武术,中国、少林寺便成了他神往的地方。当他喜欢上一件事时,就会全身心的痴迷其中,无论是吃饭睡觉想的都是它。那时李牧每天下课后都会跑到学校附近的公园练习三四个小时武术,晚上回家在YouTube上继续看中国功夫的视频。
2004年暑假,刚刚进入高中的李牧便做了一个可能改变一生的决定,从瑞士到世界的另一端中国学习武术,从此便爱上东方。年仅15岁的他说服父母,凭借着对中国武术的热情孤身一人来到北京,开启了8周的习武生涯,每天都至少练习七八小时。
(Kaiterra创始人李牧)
当回忆到对北京的感受,他兴奋地说:“北京跟瑞士有180度区别。”他观察到在北京的8周里,所住地方对面刚刚拆的老楼已经建立起了一座3~4层新楼。“这在瑞士怎么都要2~3年,北京的变化和速度特别快,生活在一个特别快的地方意味着,你就有很多机会做更多的事情”。对于爱冒险、爱挑战的李牧而言,北京或者说中国显然是一个充满机会和精彩的地方。
从这以后,他每年暑假都会来中国学武术或者旅行,一直到在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然后就定居到了中国。在这期间,因为热爱中国武术还创办了一个武术留学网站Bridges to China,帮助外国友人到华学习武术。
李牧回忆到,当时如果外国人想学习武术,通过谷歌搜索并没有渠道,他(高中生)就跟一个中国大一的学生两个人组建一个公司,建立一个学习武术的网站。他负责招生,另一个本地朋友就负责安排申请留学资料。于是,他除了每年暑假到中国来之外,其他时间无论是在瑞士或者加拿大都开展积极的招生工作,比如投放广告、做视察、客服等。
从2005年到2009年,李牧的武术网站也从高二做到大三,最多时有5名员工,一年有几十个外国学生来中国学习武术。李牧称,做武术网站大概赚了几十万美元,他学习到很多东西,并且从15岁开始经济就独立了。但由于做武术网站并不是他的目标,他也不想花大精力做这件事情,最后就放弃了这家公司。
他的目标在于学武术、学中文、旅行和探险,并把每一项兴趣都做到自己的极致。武术可谓是少年时代李牧最痴迷的事情,他从2002年一直练习到2010年,并在大四期间参加了加拿大国际武术比赛,获得长拳类别的前五名。至于另一个学中文的目标,他在加拿大学习的就是语言(中文)和电影,后来为了学中文还拜师学艺,学相声、快板等,2010年获得中国汉语桥语言比赛一等奖,目前已经操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至于旅行和电影,李牧也做的有声有色。2010~2014年他来到中国,便投入到旅行兴趣中,开设一个影视公司,做探险节目纪录片,从镜头前到镜头后,从导演、制片、主持、后期,李牧都参与其中。他兴高采烈地回忆到,当时三个人去印度尼西亚的一个小岛拍了5集的纪录片,在优酷首页都出现了;他拍的瑞士旅行纪录片在优酷的点击量过千万。
一旦喜欢上一个事情,就会着迷一样沉浸其中,觉得吃饭睡觉都是多余的,这用来形容李牧似乎再合适不过。
他还顺手给我看了《三傻大闹宝莱坞》的手机壳,换了一种更加轻松的口吻说:“这是我最喜欢的电影,不要去追求成功,而要追求卓越,喜欢什么就全心投入去做,把事情做到极致”。
但是在2014年纪录片做的还不错的情况下,李牧再次选择了放弃。他称:“纪录片已经很熟悉了,尽管纪录片很有价值,但未来也可以做,并不影响。”或许影视节目一直做下去可能会很赚钱,但他称“物质可以帮你做很多精彩的事情,但物质不是终极目的,物质只是工具,不然就很糊涂了”。
促使他转变的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方面,当时李牧的女朋友(现在的爱人)从加拿大搬到了北京,但因女友患有哮喘,他便对空气净化器的选择产生研究的兴趣。另一方面,当时消费级的空气检测仪很少,网上购买一个要花好几万,这激发了李牧内心的做产品的挑战欲,既然没有那就自己做一个。
(镭豆空气检测仪)
他自己也笑称:“无论是做武术网站、做纪录片,还是做空气检测产品,自己做什么跨界都很大,人生正是通过不同的经历才变得有意义和丰富。”而由一个完全不懂产品的人转做空气检测仪,正体现了李牧爱挑战、爱冒险、兴趣导向的性格。
既然下定决心要做一款空气检测仪,但是由于当时李牧对产品一窍不通,便和朋友在2013年底以及2014年初先后数次跑到广东东莞的工厂去“拜师学艺”,学习如何打造产品。在这个过程中,李牧从零开始,学习产品的开发、设计,了解产品开发的步骤等等。
2014年2月份李牧就决定和朋友一起创办公司origins(原点生活),后来更名为Kaiterra,其要做的产品就是镭豆空气检测仪。
有趣的是,另一个联合创始人是一位中国人,李牧风趣的称他为“中国版的我”。两人2008年在上海认识,因为都喜欢冒险、喜欢旅游,2009年两人便从西藏拉萨骑摩托车周游各地,并到达上海。李牧称“那才是真正的穷游,我们住过野外,每天消费都在十几块”。也正是相同的性格使他们走到了一起,共同创业。
2014年公司成立之初,加上李牧员工一共就三个人,为了节省开支,就在他两室一厅的家中办公,“唯一的支出就是买材料了”,李牧笑称。最开始他们的想法是做两款产品,一款是空气净化器,另一款就是镭豆空气检测仪。
他们三人在2014年当年就推出了空气净化器产品,李牧称,空气净化器的打造相对容易,当时空气净化器的核心部件像电机、滤网、电路板等都有现成的方案,所需要做的就是用更好的滤芯,将空气净化器整体的性能和体验调试好。
在打造空气净化器时,他并没有融资,而是采取一种更加朴素传统的商业思路,即用现有的钱做出第一批产品,然后拿到市场上去卖,拿到营收后再投入下一次生产。“当时北京好几个国际学校都在用我们的产品,还没推出就有了几百台的订单”,李牧谈了他做产品的思路,从来没想过用烧钱来获得用户,而是有小到大一步步做下去。
但是随着当时雾霾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越来越多的厂商和品牌涌入到这一市场,李牧称由于空气净化器门槛较低,2015年有近千款产品涌入市场,就如同今天的智能音箱一样,市场状况很乱,李牧团队也在这一年选择退出空气净化器市场,转而专心做空气检测仪。而如今那一波做空气净化器的厂商,现在也就剩下十多个不错的品牌,行业产品的迭代大多如此。
李牧也再一次将其狂热的态度带到空气检测领域,积极的学习各种气候以及雾霾的知识。他觉得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们要解决雾霾问题,必须要知道雾霾是从哪里来的、怎么形成的,而一个个镭豆就可以对雾霾进行感知,通过这些数据可以描绘雾霾的动态过程,这对于雾霾的治理十分重要”。
在2014年,市面很少有消费级的空气检测产品,而研究或专用的检测仪价格又很昂贵。因此不像空气净化器这样成熟的市场,镭豆空气检测仪的研发,李牧团队是从零做起的。而从零做起,意味着更高的研发投入,必须要有资本的支持。
2015年1月份,李牧找了天使投资人,获得了几百万元的天使轮投资,全力投入到检测仪产品的研发。第一轮融资后,李牧的团队也扩展到6个人,可以说小而精了。经过7个月左右的研发,镭豆第一代空气检测仪在2015年6月份就正式推出了。
由于当时市面的空气检测产品很少,镭豆产品也获得了不错的销量,而就在这时幸运之神再一次眷顾了李牧团队,也推动镭豆产品融入苹果的生态。
2015年10月份,苹果公司亚太区的一位负责人去上海出差,在上海办公室发现了镭豆空气检测仪,觉得不错,当天就给李牧团队联系。在2016年初,镭豆空气检测仪也顺利的进入了国内的苹果店销售。
而当时第一代镭豆产品并不支持苹果HomeKit智能家居标准,当时李牧团队也只有6人,靠着一个6人小团队将产品打入了对品质要求极高的苹果生态。
当李牧谈到团队时,他希望保持一个小巧而富有战斗力的团队,他打趣到,镭豆所有的生产只有不到一个人在打理,因为他同时兼具其他事物。目前李牧团队也只有20人左右,他也向我吐槽招人比较难,“我们的团队文化就是爱玩、爱挑战、超越自我,技术、文化都达标的人就比较少了”。
李牧团队真正开始做苹果HomeKit智能家居产品是从2016年夏天开始的。
要做HomeKit产品必须要了解它的标准,而HomeKit在苹果官网上有数百页的英文说明,但这对于李牧来说就相对容易多了。了解HomeKit的相关标准,李牧也找了苹果MFi认证(苹果配件认证标准)的工厂Foxlink(富士康老大郭台铭的胞弟郭台强所办),来生产镭豆。
HomeKit的产品审核主要在2块,一块是加密安全性,要使用苹果推出的加密芯片;另一块就是用户体验,只有真正好用并且高质量的产品才能进入苹果生态。围绕着这些做出产品后,关键的一环就是送到美国苹果公司进行审核,只是审核认证就花了近5个月的时间,需要对产品进行反复修改。“因为产品开发有很多不清楚的地方,需要边开发边学习,我们做的还算比较顺利的”,李牧解释到。最终花了10个月的时间,到2017年4月份,镭豆2正式推出,售价599元。
从2017年开始,苹果HomeKit也开始逐渐加强HomeKit的推进力度,简化开发门槛和流程,以及推出软件加密来替代之前的加密芯片等等。有了之前的研发经验,李牧团队5个月就推出了通过HomeKit认证的镭豆2+,支持更多空气监测功能,并于同年八九月份上线销售。
相比镭豆2的“10月怀胎”,镭豆2+只用了5个月的研发时间便推出了,李牧团队将落地HomeKit产品的时间提升了一倍。“一方面是苹果简化了流程,另一方面是我们已经对苹果的认证非常熟悉了,就更加容易通过认证”,李牧自豪的解释到。
镭豆空气检测仪是面向消费端的产品,除此之外,李牧团队也打造了一款商用空气检测仪睿石,发力B端市场,在今年四月份刚刚推出。他介绍到,这款产品在商场场景、楼宇市场很受欢迎,比如楼宇的中央空调和新风系统是非常耗电的,如果你能够预测到未来三小时空气如何,从而进行调整,就能够节约很多能源和成本,会是非常有价值的。
在2018年初,李牧团队又获得新一轮千万级别的融资。李牧笑称,投资方有中国的、德国的、美国的,就像团队成员一样,也是一个全球性的组合。
李牧团队也从最初的3人扩展到6人再到现在的20多人,仍然保持一个小巧高效的团队。此外,他也在印度开了一个分公司,扩展印度市场。但在研发上仍然以北京为主,印度主要负责销售业务。
对于一家创业公司而言,要有好的产品,还要有好的销售渠道,产品和渠道就如同一架马车的双轮,双轮驱动才能获得快速发展。在渠道方面,首先通过苹果HomeKit认证,苹果会在官网、直营店、授权店对镭豆产品进行销售,目前中国的苹果直营店有40多家,这是镭豆主要的销售渠道。有趣的是,李牧称北京的一些大型超市都有卖镭豆产品。在线上,李牧团队也将产品放到京东、天猫、亚马逊上去卖。
除了中国市场,李牧团队还积极扩展国际市场,比如新加坡、印度、欧洲等地。李牧称,印度市场和德国市场卖的也比较好,现在也在开拓美国和波兰市场等,很快也会在这些地区上线产品。
(商用检测仪睿石)
对于面向B端的睿石空气检测仪,他也表示在跟几个大的地产商、楼宇公司合作,并且B端产品的销量很快会超过消费端的镭豆产品。
李牧透露到,在2014年公司三个人只做了几个月,就拿到了一两百万的销售额,2015年营收翻了几倍,2016年营收就过了千万。2017年因为专注于研发产品以及拓展海外市场,盈利就相对缓慢一些。
此外,李牧还透露他们也在做另一款HomeKit产品,试生产6月份就会完成。
在国外,亚马逊与谷歌在争抢智能音箱入口外,也围绕智能家居平台进行激烈的争夺。据外媒报答, 亚马逊Alexa已经兼容12000款智能家居设备,而Google Assistant也已经支持5000多个智能家居设备,但是苹果HomeKit目前仅支持200款左右。
而苹果HomeKit平台在2014年就已经推出,尽管苹果自2017年以来也在简化流程、降低前期的开发门槛,接入产品数目也在不断增长,比如从2017年的100余款扩展到2018年的近200款,但这仍与亚马逊、谷歌存在巨大差距。
李牧谈到,产品成本、标准与认证周期、研发周期等都是限制苹果HomeKit产品快速增长的原因。他举例到,苹果的标准是全英文的、内容也非常多,这可能对于国内企业本身就是一个门槛。在研发产品时,你必须要使用苹果的加密芯片,这就增加了研发成本。当你做好产品后,送到苹果总部进行审核认证,由于是苹果自身员工负责,并且认证标准较高,很多公司会被反复打回来修改,认证周期多在半年甚至以上,这无疑又反过来影响产品的上市时间和研发周期,无形中又增加了研发成本。
此外,苹果HomeKit产品因为以上因素,导致价格也会在同类产品中比较高,也限制了HomeKit产品在销量上的快速增长,这反过来也影响苹果HomeKit生态的繁荣。
但是他也谈到,HomeKit产品的优势在于安全性更高,这对于物联网产品十分重要,并且由于HomeKit是跑在终端上的,没有延迟产品体验更好,还能获得苹果渠道的支持。并且如果你的产品通过了苹果HomeKit认证,无疑对于品牌的形象和价值都有帮助。
“苹果的很多东西都不是最快的,但是最后往往是胜利的那一个”,尽管HomeKit看上去进展的相对缓慢,但李牧还是看好,“因为产品最终会回归到体验”。
尽管看好苹果HomeKit,但他认为HomeKit今年要爆发很难,应该会平稳发展。他认为,目前来看HomeKit在中国很难爆发, 一方面是中国对价格相对比较敏感,另一方面没有Apple TV等的支持,HomeKit在中国的体验还有待提升。
15岁来华学习武术,偶然间看到中国的发展速度,满怀激动与理想的李牧看到了他在中国的可能性,也因为中国文化而爱上中国。“人生的一半都在中国,并且是最影响你生活的那一半岁月”,李牧笑称自己与中国人没有什么区别。
爱冒险、爱挑战、痴迷于兴趣爱好,并将兴趣做到极致,从他身上我们可以清晰的感受到这一点,当谈到一件有趣的事情,他同样会兴奋的手舞足蹈。
当谈到未来的计划时,他不假思索的称“没有计划”,喜欢什么就会全身心的投入其中。他做什么跨界都很大,但也正因为如此,人生通过不同的经历变得更有意义和丰富。
当谈到金钱与物质时,他称会坚持兴趣导向,比如做武术教育网站、做影视等等,他说如果再坚持几年可能就会很赚钱,但是那不是他想做的事情,“不要把5年时间花在你不愿意做的事情上”。
在他看来,物质可以帮你做很多精彩的事情,但物质不是终极目的,只是工具,不然你就很糊涂了。他也指出目前中国创业存在的一种怪圈,“创业就一定要种子轮、天使轮、ABC轮融资下去,然后卖BAT,是否要融资还应该看实际需要”。
“如果创业是为了发财,发财是为了活的更好,活的更好又是为了什么呢?很多创业的人可能都没想好。”身为创业者的李牧也对创业者抛出了终极质问。
(来源:智东西;作者:寓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