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在科学杂志《自然》上发表的一篇新文章中正式宣布已实现“量子霸权”,但一个月前,谷歌的论文草稿,“意外”在NASA官网发布,结果非常震撼,称200秒的量子计算实现了最强超算1万年的结果。
但不料论文匆匆下架,反而引起更大关注。
EDN也对该事件进行了详细报道:《谷歌声称已达到“量子霸权” ,但论文为何被“秒删”?》
如今只过了一个月,论文便登上了Nature,是否真的代表谷歌实现了量子霸权呢?我们来看看具体论文内容是什么?
谷歌在论文摘要中说:
“我们使用具有53个超导量子比特的可编程处理器,占用状态空间为253≈1016。重复实验的测量结果会采样相应的概率分布。”
经典计算机中的比特只能处于0或者1两种状态,而薛定谔猫告诉我们,猫可以处于死和活两种状态的叠加,量子比特也一样,能同时处于0和1两种状态。
1个量子比特只能表示2个状态,2个量子比特就能表示4个状态,3个量子比特就能表示8个状态,以此类推。
由于量子力学中物体的状态正是在这种叠加状态空间中演化,再加上不同量子比特之间的耦合,就可以模拟出更多的状态。
因此只需53个量子比特就可以模拟1016种状态,而这个数字已经超出了当今超级计算机的运算能力。
说完了量子计算机的基本概念,下面我们看一下谷歌量子计算机的硬件。
谷歌把这个实现量子优越性的量子处理器叫做“Sycamore”。它由54个transmon量子比特的二维阵列组成,每个比特与周围的4个比特相耦合。
上图展示了Sycamore处理器的布局,包含54个量子位的阵列(以灰色×表示),每个矩形都通过耦合器(以蓝色方块表示)连接到其四个最近的近邻。
整个处理器的外观和普通的CPU芯片非常相似。
该处理器使用铝制造,实现了低温超导中的约瑟夫森结,并使用铟制造两个硅晶片之间的凸点。芯片被引线连接到到超导电路板上,并在稀释制冷装置中被冷却至20mK以下。
这一温度只比绝对零度高百分之二度,之所以要如此冷,是为了将将环境热能降低到大大低于量子势能,防止外界热量对量子处理器的干扰。
处理器通过滤波器和衰减器连接到室温电子设备,后者可合成控制信号。所有量子位的状态可以通过同时利用频率复用的技术来读取。
为了完全控制这个量子处理器,谷歌还精心设计了277个数模转换器。
那么谷歌,用量子力学原理,和这样一个超级复杂的量子硬件解决了什么问题呢?
恰恰是一个经典计算所不善于解决的量子电路采样问题,在这个问题上,经典计算机的运算能力显得捉襟见肘了。
量子计算机上每次运行随机量子电路都会产生一个位串,例如0000101。由于量子干涉,就像激光在通过狭缝后形成的散斑一样,进行重复多次实验时(采样),某些位串比其他位串更容易出现。
然而,随着量子比特的数量n(宽度)和门循环数量m(深度)的增加,用经典计算机为随机量子电路找到最可能的位串变得越来越困难。
在实验中,谷歌首先运行12到53量子比特的随机简化电路,保持电路深度恒定。
验证系统正常运行后,谷歌运行了53量子比特且深度不断增加的随机硬电路,当深度m增加到20时,经典仿真变得完全不可用。
图注:根据 薛定谔-费曼算法绘制的量子优越性电路实验结果示意图,图中自变量为量子比特数目和运行循环数量。图中的红色星是用经典计算验证对应的实验电路所需的时间。
在量子处理器上获得一百万个样本需要200秒,而在一百万个内核上进行相等保真度经典采样将花费1万年,而对保真度的验证将花费数百万年。
谷歌在论文中只是展示了量子计算机的一种应用,未来可以用它来解决包括量子物理学和量子化学模拟在内的问题。
量子计算的突破,还能促成机器学习的新应用,加速解决世界正在面临的一些最紧迫而复杂的问题。比如气候变化的模拟,比如探究哪一些分子能够制造更有效的药物。
自 2011 年 John Preskill 教授在一次演讲中提出「量子霸权」的概念,IBM、Google、Intel、微软,以及一些创业公司就开始加大对量子计算的投资和研发;该领域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虽然,IBM 本次拆台 Google 看起来似乎是一个充满挑衅的举动,但 IBM 顶级量子研究人员兼量子计算总裁(也是本次论文的合著者之一)Jay Gambetta 表示,他们的动机主要是基于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对「量子霸权」这种说法的不满,而不是存心与 Google 对抗。
就连 John Preskill 教授自己最近也开始反思「量子霸权」一词的不妥之处。他在《量子》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并总结了公众对于这个词的两个主要反对意见:
第一,「量子霸权」这个术语使得科技公司和媒体对量子技术的报道更加肆无忌惮
第二,「量子霸权」容易使人联想到“白人至上”(按:量子霸权的英文为 quantum supremacy,“supremacy”一词还有“至上”的意思),这会引发人们的反感
IBM 在其官方博客中表示,上述两个反对意见都是合理的;此外,它还补充了一个观点,即“霸权”和“实现量子霸权”等字眼会误导公众。首先,正如上文所提到的,真正的量子霸权尚未实现;其次,每种计算机都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因此,量子计算机也不会凌驾于传统计算机之上。
此外,IBM 还呼吁行业对诸如「量子计算机首次超越传统计算机,实现 XXX」之类的说法存疑,因为建立合适的衡量基准是极其复杂的。
(综合整理自量子位、ifanr、雷锋网;责编:Demi X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