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4年,武汉大学和泰斗微电子、中兴通讯就联合研制的一款北斗高精度定位手机样机。这款手机采用了我国自主研制的北斗/GNSS芯片,融合北斗系统及羲和系统增强信号,实现了1米级精度的室外定位能力。
除了利用北斗进行通信的手机外,手机厂商也优化自身的手机产品。比如普通的手机可以和北斗卫星进行互动,利用北斗导航的短报文功能,可以通过短信形式,告诉用户所处的位置。
比如,2013年时海南一渔民通过北斗导航终端发出求救信号并获救。据北京北斗星通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胡刚介绍,渔船用其他卫星通信手段太贵,而用北斗和手机相连的系统,渔民给家里人发手机短信只需3毛钱一条。台风警报发布时,也可以利用北斗系统不断给渔民发送警报信息。
此外,在大众消费市场上还有一个相对较火的产品——北斗手表。
除了应用于个人消费品,北斗导航系统更重要的应用在于行业应用。目前,北斗导航的位置、导航及授时功能已经成功应用于车船监管、电力、农业等市场。北斗导航系统还被用于应急救援、航空运输、气象应用、水运等领域。
在智慧城市行业,北斗系统主要应用于智慧交通、智慧养老、城镇供热、供水排水等方面,国家北斗服务网已经为全国超300座城市的各种行业应用提供北斗服务。
在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北斗系统主要应用于:自动驾驶、智能座舱、车路协同等方面,北斗系统的高精度定位是智能网联汽车感知的关键基础技术。
作为与GPS一样的全球性的导航定位系统,北斗这位后起之秀可以说是GPS最大的挑战者。
从时间上看,GPS比北斗的资历更老。早在1978年,美国就开始组建GPS系统,1994年就已经完成了GPS的组网。反观北斗,2000年才开始发射第一颗卫星,去年年底才刚刚完成组网,面向全球商用。而在此时,GPS已经占据了民用市场的大部分市场份额,具有先机性。
从建设的速度来看,GPS用了16年建设完成,而中国的北斗导航系统建设了19年。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北斗导航系统实际上经历了两个阶段,最初中国采用的是双星方案,随后推翻建设多星方案。按照原计划,北斗导航系统预计在2020年商用,但在2018年北斗导航系统提前两年完成了组网。值得一提的是,在2018年,北斗导航系统一共发射了十颗卫星,创造了卫星年发射量新的记录。
相比于GPS,北斗系统有一个优势就是它可以实现双向通信,也就是所说的短报文功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之前在采访中表示,这意味着使用北斗,不仅仅像其他卫星导航系统一样可以知道自己在哪里,同时也可以让别人知道你在哪里,自己也能知道别人在哪里。
此外,北斗导航系统民用还有一个重要优势在于国家的推广。中国自主建设的卫星导航系统在本土获得大力度的推广自然不用言说,整个围绕北斗导航系统建立的产业链也正在快速地发展。
除了在中国市场的快速发展,北斗导航系统在海外也在不断发展壮大。2018年年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覆盖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包括巴基斯坦、老挝以及印度尼西亚在内的30个国家。北斗系统也被称为“太空丝绸之路”。
(综合整理自电子工程专辑、智东西;责编:Demi X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