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最美不过逆向而行的白衣天使们,但与过去任何一次灾情发生时一样,这一次我们通信业也没有缺席。
2月2日,为更好的收治患者,武汉火神山医院在10天内落成。
与此同时,火神山医院4G/5G网络也开通了,借助优异网络,为远程重症监护、诊疗信息收集、医院远程会诊等方式提供高效、可靠的通信保障。
据各大媒体报道,从规划到落地,火神山医院4G/5G网络建设仅用了三天时间。
1月23日,在接到武汉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通知后,湖北移动、湖北联通武汉分公司迅速与华为公司和设计院等单位一起,组织网络规划、勘查设计施工人员队伍专班,并协调各项物资,包括5G基站、SPN传输设备和建设物资,紧急奔赴疫情第一线。
1月24日除夕当天,兵分多路,项目组上午完成现场勘查,确定建设方案,下午完成5G基站、SPN传输设备物料申领,搬运。
1月25日大年初一,上午完成光纤铺设、基站天线架设、主设备安装等工作,下午完成基站开通和调测,晚上进行业务测试和网络优化。
据悉,在火神山5G项目中,中国移动开通了3个4G和5G站点,中国联通开通了2个4G站点和3个5G站点,均采用华为设备。
3天开通5G网络!
30个小时建成5G基站!
这速度,是什么概念?
通常一个基站开通要花费约一个月时间。
简直是神速!
这背后是怎样做到的?
今天我们来理一理。
先来看看5G基站长啥样?
估计在很多人眼里的5G基站就是那些挂在铁塔或楼顶上的“铁盒子”。估计也有很多人认为,不就是挂几个“铁盒子”吗?安装起来也比较容易吧!
当然不是。
真实的5G站点是这样的…
如上图,5G站点组成复杂,主要包括基站主设备和配套设备两部分。其中,基站主设备包括BBU和AAU,配套设备包括电源系统、传输设备、天馈/光纤和GPS系统等。
5G站点分为室外和室内设备两部分。AAU和GPS天线位于室外,AAU称为有源天线,就是在火神山医院5G建设现场图片中我们看到的挂在楼顶抱杆上的“铁盒子”,而BBU、传输、配电等设备部署于机房室内。
由于5G站点组成复杂,要开通就必须考虑到方方面面,比如,电源容量怎么配,传输带宽是否满足,BBU安装在哪里,要不要新增机柜,机房空间够不够,AAU怎么安装,天面空间够不够等,每一处细节都必须考虑到位。
除此之外,基站建设工程是一套严谨而复杂的流程,主要包括勘察、设计、规划、安装、开通调测、工程验收、优化和维护等步骤。
在规划阶段,需对5G站点的负荷、覆盖场景和能力等进行评估,确定站址,并完成RF、邻区等参数规划。
在勘查设计阶段,需对机房环境、机房布置、室外天面、电源系统、传输系统、防雷接地等进行全方位的现场勘查,并完成工程施工设计。
在设备安装阶段,需严格按照设计标准和安装规范,对每一个支架,每一个设备、每一条布线,每一处接头,甚至每一颗螺丝钉进行标准化、规范化安装。
在开通调测阶段,需制作包括无线参数和传输参数的基站配置数据脚本,再对基站进行调测开通。
基站调测开通后,并没有完,还需要一轮工程优化,对覆盖信号和业务进行测试,对配置和参数进行优化,以确保基站提供最佳服务。
显然,5G基站建设并非易事。
事实上,在实际工作中还经常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阻碍进度,比如据现场工程师介绍,因本次项目与火神山医院同步建设,又刚好遇到武汉下雨,施工现场到处是淤泥,埋在地下的光缆被挖掘机挖断了几次,工程师们不得不多次跳进淤泥里重新接续光缆。
而火神山5G基站仅用了三天时间就开通了,可以说创造了通信工程的奇迹,这不禁让人发问,华为和运营商们是怎样做到的?
先让我们来看一下现场施工图…
想必从上图中你已经感受到了现场紧张有序的气氛了吧。没错,快速开通5G基站的背后离不开有序、合理的项目组织,更离不开一线通信人的日夜奋战。
现场工程师表示,华为在当天凌晨1点完成基站开通调测后,紧接着就开始工程优化,完成业务测试和优化后,已是凌晨4点。时间紧、任务重,为了争分夺秒开通网络,根本就没有时间吃饭,只能在现场直接坐在设备上靠泡面充饥。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神速开通火神山5G基站,还离不开一套极简、高效的5G解决方案。
首先是4/5G协同,统一硬件平台支持4G和5G。
华为早在2018年就发布了面向5G时代的SingleRAN Pro 解决方案,一体化BBU等硬件平台高度集成,支持多制式、多频段、多天线,从而简化站点空间。同时,一套全云化架构灵活支持DRAN(基站分布式)、CRAN(基站集中式)和CU-DU分离(基站分离部署)多个部署场景。
据悉,本次华为为中国移动制定的建网方案是:
其次是极简站点解决方案。
由于5G是在原有2/3/4G站点上叠加建设,这使得2/3/4/5G共存导致网络越来越复杂,也带来了站点站址空间紧张等问题,因此简化5G站点至关重要。为此,华为秉承将复杂留给自己,把简单交给客户的核心设计理念,推出了5G极简解决方案。
在华为极简站点方案中,AAU可通过频段合一、制式合一、有源和无源天线合一,极大简化天面,比如本次火神山宏站AAU正是在D频段的160MHz带宽上实现了4G和5G合一;刀片式BBU、刀片式电源体积小,可灵活的模块化拼装,从而可大幅节省站址空间,解决站址空间受限等问题,极大助力5G快速部署。除了火神山场景,华为还通过极简5G为其他不同的场景提供建网方案,解决站址选择困难、空间不够等问题。
再则是可视、可管、可控的5G数字化交付平台。
如前所述,基站工程建设的技术流程复杂,环节多,作业责任单位多,需多家单位在每一个环节、每一项作业、每一个细节无缝协同配合,才能实现高质量的整体交付。
但传统建设过程缺乏统一的多方协同平台,缺乏工作互联、信息共享等,比如施工方在现场完成安装后,得等验收方到现场质检,这个过程要花费一天的时间,而若发现质量问题,施工方又得二次上站整改;比如因施工留下隐患导致基站无法调测开通,或者在工程网优中发现业务测试存在问题,往往需多方工程师多次重复上站进行故障处理。
为此华为推出了统一、集成的5G数字化交付平台和工具,通过该平台和工具,可提前制定详细计划,保障工序衔接紧凑;可同步远程进度跟踪、偏差管理与现场实施进度,做到行为即记录,记录即数据,及时监控项目进度,及时发现问题和风险,实现进度可控、质量可控、问题可回溯。
比如在本次项目中,华为基于5G数字化交付平台和工具,在远端后台中心集中通过无线部署工具(WDT)同步监控站点施工,及时提供技术保障,90%的硬件故障能够在现场发现并解决;远程技术团队还通过云CME提前定制脚本,作业人员在现场通过WDT对网络设备进行配置下发、调测和排障,从而实现了项目可视、可管、可控,提升了工程交付质量。
没错,争分夺秒的“生死时速”背后,有夜以继日与死神抢时间的白衣天使和建设者们,也有最新ICT技术支撑。
城可封,人可隔,但通信永不中断。
致敬所有逆向而行的抗疫战士们!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本文授权自微信公众号网优雇佣军;责编:Demi X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