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ADI在中国市场实施本土化战略的重要举措,ADI公司今日宣布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资,将亚德诺半导体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升级为亚德诺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并将其作为ADI在中国投资运营的总部型机构。根据战略合作备忘录,由ADI 100%控股的亚德诺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将落地上海黄浦,与当地在科研项目、生态建设、行业交流等各方面展开积极合作。
在今日的战略合作备忘录签署仪式上,ADI宣布亚德诺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落地
升级为亚德诺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后, 与原亚德诺半导体技术(上海)有限公司业务相比,以下六方面的变化最为显著:
ADI中国区总裁Jerry Fan表示,之所以选择在这个时间节点宣布,主要源于三方面的契机。首先,随着中国产业升级,迈向数字化,高速发展的中国市场在全球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特别是“新基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等国家战略的陆续提出,与ADI的核心技术、产品有着巨大的相关性;其次,中国本身不仅市场容量大,而且自我创新能力强,在全球新应用、新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引领者”的角色。第三,以《外商投资法》为代表的一系列政策法规的出台,对外国企业在中国加大投资、设立集团总部等做法上给予了大力支持,因其把研发与关键的运营设立在中国,被认同为中国本地公司,享有和其他中国本土半导体公司一样的产业政策支持。
“ADI希望抓住中国市场巨大的发展机会,更快速的响应中国市场和客户的需求,实现本土研发和本地运营,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融入产业链和本地的供应链,这符合中国经济双循环发展的要求。”Jerry Fan认为上述两点是ADI中国此次升级的核心变化。
尽管从“ADI(上海)”升级为“ADI(中国)”,让其拥有了从需求调研、产品定义、研发、市场销售与运营的全方面能力,但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也让外界对新公司未来产品和技术的知识产权问题产生了些许疑问。
Jerry Fan对此表示理解,并指出,知识产权是非常复杂的问题,在半导体行业尤其如此。究其原因在于所有的半导体企业目前都处于全球化部署阶段,很多的产品开发都是世界各地研发中心和研发人员共同合作开发的成果,针对最终产品做IP区域性切割,是件极其困难的事情。
此外,半导体行业拥有的“迭代”特性也不可忽视。由于很多半导体产品的开发是迭代式的,引进的技术每迭代一次,它本身的IP属性和IP比例就会变化一次,而IP最终的产权比例是按照投入的人力与花费的时间比例来计算的,所以很难在某个固定时间内拥有固定的IP比例与属性。
他相信随着ADI中国产品事业部的建立和对研发的持续投入,属于中国本土的IP累积会越来越多,发展会越来越快。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产品事业部成为产品决策者后,所有技术的都由ADI中国团队重头开始研发,“ADI中国针对中国市场定义、研发、执行项目的时候,我们会根据产品应用市场,商业模式,法律法规等元素,优先选择合适的IP”只有充分合理的利用ADI全球资源进行系统性整合,做出领先的创新型产品,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在谈及未来与本土模拟公司有可能发生越来越多的“遭遇战”时,Jerry Fan在强调,我们已经把自己看作是中国本土市场的一员了, 很多本土公司的发展很好, 高水平的竞争是这个行业要发展的必经之路,ADI(中国)的优势是“站在巨人肩膀上,可充分利用ADI 50多年来积累的全球IP”的同时,更突出了质量和供应链体系对一家模拟器件公司的重要性。
他表示,过去的15年里,ADI中国研发中心已经有了人才和技术的积累,在高性能模拟、电源管理、隔离等领域累计拥有63项专利,以及126项待审核专利,在面对中国市场进行自主决策时,将会拥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很快,公司就会面向汽车电气化、光通讯、健康医疗保健、消费类电子、以及电源隔离技术五大领域,推出专为中国市场量身打造的产品与方案。
魏少军教授在2020 ASPENCORE第三届“全球CEO峰会”上发表题为《人间正道是沧桑:关于大变局下的战略定力》的演讲时曾指出,中国已经融入全球技术体系,我们不可能离开这一体系去走回头路,另搞一套体系,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产业界也要防止用极端主义和封闭发展的错误思维来代替全球开放合作主旋律的做法,中美半导体产业中必须在竞争中才能发展。
而作为ADI历史上第一次成立的区域性控股公司,新运营模式下的中国研发团队不再是全球研发路线中的supporting role,而是变成了一个自主决策的产品中心,做什么产品,使用什么样的技术,都是由中国团队决定。在生产合作伙伴的选择上也会越来越多的考虑中国本地市场能力强的伙伴。这样的变化,保证了产品规格、上市时间以及供应稳定性符合中国市场的要求和节奏,得到了相当多头部客户的正面反馈,认为这正是他们想要看到的跨国公司在中国进行本土化决策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