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给每平方厘米的铜箔打孔800个,追求极致小且薄后的电子元部件长什么样?

2023-09-14 10:54:45 夏菲 阅读:
随着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不断地向小型化、薄型化发展,散热系统同样也面临小型化、薄型化的挑战。就在第24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上,笔者在村田的展台上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电子设备散热部件——“配备吸液芯的热导板”。据介绍,该吸液芯每平方厘米需打孔800个,正因为工艺需求高,因此有能力加工该吸液芯的厂商屈指可数。

手机厂商的内卷逐渐养刁了消费者的“胃口”,高性能、大容量、5G通信质量再到摄影功能,消费者要求越来越高的同时,在使用体验上还对散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YcVednc

据笔者了解,智能手机在散热技术方面的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2009年iPhones 3gs上的金属板导热,之后在iPhone 4上升级到了石墨散热贴纸,然而石墨散贴纸似乎并不能满足芯片日益强大后的散热需求,苹果只好在iPhone 4主动地限制了A4芯片的频率,而据了解,iPad上A4的主频比iPhone上搭载的A4高了25%。YcVednc

为了完全释放智能手机芯片的性能,各大手机厂商与零部件制造商开始钻研散热技术,从石墨散热膜、铜管散热,到华为的微胶囊散热和三重热管设计+液态冷却技术,再到小米MIX 4魔改版的全新环形冷泵散热系统,但手机厂商与零部件制造商们并没有止步于此,而随着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不断地向小型化、薄型化发展,散热系统同样也面临小型化、薄型化的挑战。YcVednc

每平方厘米需打孔800个的铜箔吸液芯

就在第24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上,笔者在村田的展台上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电子设备散热部件——“配备吸液芯的热导板”。YcVednc

YcVednc

据介绍,热导板是一种将工质液体(如纯水)和吸液芯封装在由薄金属箔贴合而成的外壳(容器)中而制成的热扩散设备。热源产生的热量使工作液蒸发,通过蒸汽在热导板内部扩散进行散热。热量放出后,水蒸气再次凝结成液体,通过带有细微间隙的吸液芯再次循环到热源。从而实现整机发热的均匀性,防止局部过热的产生。YcVednc

YcVednc

YcVednc

迄今为止,传统吸液芯一般使用金属网和金属粉末烧结,而新吸液芯则使用了村田和安永共同开发的精细形状加工箔,据介绍,该吸液芯每平方厘米需打孔800个,正因为工艺需求高,因此有能力加工该吸液芯的厂商屈指可数。YcVednc

下图显示了在热导板中嵌入新吸液芯和传统吸液芯(金属网)时的性能。与传统吸液芯相比,新吸液芯具有数倍的毛细管力,因此有望进一步提高热导板的性能并减少其厚度。YcVednc

YcVednc

由于使用了新吸液芯,开发厚度小于200μm的超薄型热导板获得了成功。尽管采用了超薄型结构,但即使在智能手机所需的热输入量下也能实现较高的热均匀性。YcVednc

YcVednc

YcVednc

目前该热导板已可应用于可穿戴手表、智能手机以及无人机上。YcVednc

在进一步参观村田展台后笔者发现,村田所有产品都对小型化、薄型化和低功耗有着极致的技术追求。YcVednc

头发丝大小的高容量MLCC

在村田展出的多款适用于交换机及路由器或光收发器的多层陶瓷电容器产品(MLCC),多层结构帮助产品实现小型化的同时具有大容量化的特点。YcVednc

YcVednc

村田高容量MLCC产品YcVednc

现场展出的打线型金电极MLCC可高密度封装,能够内藏于IC等封装内,进一步减少布线,帮助解决数据中心在设计时的空间问题,实现低噪化和高性能化。YcVednc

特有3D构造的硅电容

基于5G技术的逐渐普及,Beyond 5G提上日程,光模块发展迎来了成本、能耗双降挑战。针对于此,村田推出特有3D构造的面向光通信市场的硅电容产品,其极低的插入损耗和极小的尺寸有助于降低功率和占板空间。YcVednc

YcVednc

即便在面临温度、电压和老化等条件下,村田的硅电容产品仍然具有高电容稳定性,高容值密度及高集成化的特性。YcVednc

采用两级架构与错相技术的电源解决方案

村田在展台还展示了高效、高可靠的电源解决方案,采用了两级架构与错相技术,内部前级采用村田特殊开关电容技术,后级采用传统buck拓扑技术,能够帮助客户在相干和非相干领域的高速光模块中实现低功耗,低波纹以及提供前端的设计需求。YcVednc

YcVednc

电感与静噪滤波器

为应对未来通信技术发展所面临的高速率、高流畅性挑战,村田还带来了丰富的电感和静噪滤波器系列产品,能够提供在宽带内插损特性优越的电感组合,为高速光收发器带来杰出的高频特性及小尺寸的电感器件,助力加速构建算力新时代。YcVednc

YcVednc

大电流对应铁氧体磁珠BLE系列则具有高磁饱和特性,在大电流的应用场景下,噪声抑制能力(阻抗)也不会衰减,适用于各种网络设备、基站、智能加速卡、大功率快充等应用场景。YcVednc

YcVednc

自研单层陶瓷底座的光模块用时钟元件

此外,村田还展示了具备小型化、高可靠性和高精度的光模块用时钟元件,该产品采用村田特有结构设计,以树脂封装代替传统的金属封装,使晶振具有高可靠性;使用自研单层陶瓷底座,使供应更加稳定。村田还提供免费的匹配服务,帮助晶振达到最佳工作条件,提供稳定振荡频率,并改善时钟信号,提升系统信号质量。YcVednc

YcVednc

/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

针对数据中心和光模块应用中的温度监测、光纤识别等痛点,村田还展出了具备出色热响应性能的热敏电阻,帮助实现光模块和数据中心、服务器中的温度检测、温度补偿和过流保护;可实现快速高效配对和认证的RFID标签产品,实现光纤识别,消除链接错误的同时降低成本节约时间,为终端设备提供科学有效的管控模式。YcVednc

YcVednc

小结

村田的展台并不大,但完整看下来却是产品与技术点干货满满,不仅展示出多款应用于光通信、数据中心领域的产品组合,还展示了最新的散热材料,充分展显示其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能力。YcVednc

似乎正契合了村田将小型化、大容量、高可靠、低功耗等技术追求到“极致”的风格。正如村田所说的,村田作为电子行业的创新者,始终对不断变化的市场保持高度敏锐,把握最新应用领域趋势,快速响应并将持续提供高性能产品,助力光电产业持续发展。YcVednc

责编:Demi
夏菲
Aspencore助理产业分析师,专注行业市场前沿及技术发展趋势。
  • 微信扫一扫
    一键转发
  • 最前沿的电子设计资讯
    请关注“电子技术设计微信公众号”
  • 盘点CES 2025上基于Arm架构的AI创新和技术亮点 近期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的 CES 2025 再次彰显了其作为展示最新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今年展会上所呈现的众多前沿产品和新的发布将推动各个行业的变革与发展···
  • 芯耀辉:从传统IP到IP2.0,AI时代国产IP机遇与挑战齐飞 2024年,集成电路行业在变革与机遇中持续发展。面对全球经济的新常态、技术创新的加速以及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集成电路企业如何在新的一年里保持竞争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 Arm 技术预测:2025 年及未来的技术趋势 Arm 对 2025 年及未来的技术发展做出了预测,范围涵盖技术的各个方面,从 AI 的未来发展到芯片设计,再到不同技术市场的主要趋势···
  • CES 2025:Edge AI硬件加速再掀热潮 边缘计算/边缘人工智能(Edge AI)一直是热门话题,在CES 2025也不例外。然而,实现边缘计算/智能的底层硬件是什么?又是如何实现与应用的呢?
  • 下载|汽车动力与底盘MCU市场现状研究报告 本报告选择汽车动力(Powertrain)与底盘(Chassis)系统中的MCU做探讨,一方面是因为,就车规MCU的角度来看,这两个组成部分更为关键、复杂,对安全性要求更高,更具实现难度;另一方面,即便是传统汽车角度,动力与底盘系统的电子控制也更加由来已久和具代表性。
  • 2025值得关注的八大前沿技术 2024年临近尾声,在这一年又有哪些技术得到了突破?这些技术又将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EDN分析师团队将继续从行业背景、技术思路和未来应用三个层面出发,为读者朋友们献上2025年最值得关注的前沿技术!
  • 莱迪思聚焦低功耗中小型FPGA创新,并计划发展大规模FPGA 在最新的开发者大会上,莱迪思展示了其FPGA产品在广泛市场中的应用及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据莱迪思亚太地区应用工程高级总监谢征帆介绍,随着莱迪思FPGA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产品差异化的推进,全球已有超过1万客户选择使用莱迪思的FPGA产品,部署的许可证数量也已超过3.5万。
  • 帕特·基辛格退休:工程师CEO的回归也救不回英特尔? 在执掌英特尔三年多之后,魅力十足、雄心勃勃的英特尔首席执行官Pat Gelsinger下台了,这家摇摇欲坠的美国半导体巨头开始寻找继任者···
  • 从碳化硅到机器人:ST描绘未来工业发展蓝图 意法半导体(ST)第六届工业峰会于2024年10月29日召开,延续以“激发智能,持续创新”为主题,聚焦工业市场前沿技术和解决方案。峰会演讲嘉宾深入探讨了电源与能源、电机控制、自动化等领域的技术发展趋势和ST的创新成果,为构建更可持续的未来描绘了宏伟蓝图···
  • 活动预告|第三届南渡江智慧医疗与康复产业高峰论坛即 第三届南渡江智慧医疗与康复产业高峰论坛将于2024年11月22日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本届论坛由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海南省商务厅、海口市人民政府、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指导,海口市科学技术工业信息化局和芯原微电子(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主办,芯原微电子(海南)有限公司承办,将深度探讨数字疗法、脑机接口和康复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和机遇,以期推动智慧医疗与康复,以及大健康产业的发展···
  • 继联网传输视频、图片之后,现在连气味也能远程传送了? 这是一家名为Osmo的“数字嗅觉”公司推出的技术,该公司在最近成功利用 AI 技术分析一个位置的气味,并在无需人工干预的情况下在其他地方复制它,实现了气味的远程传送···
  • TPLD助力工程师在数分钟内完成分立式逻辑设计 通过将多达40个逻辑元件集成到单个芯片上,工程师可以大幅减小电路板尺寸。使用德州仪器的InterConnect Studio工具,工程师无需软件知识即可在数分钟内轻松设计、仿真和配置德州仪器的可编程逻辑器件。
广告
热门推荐
广告
广告
广告
EE直播间
在线研讨会
广告
面包芯语
广告
向右滑动:上一篇 向左滑动:下一篇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