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中国团队找到减慢光速新方法,损耗降到记录的五分之一

2024-01-09 15:12:51 综合报道 阅读: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在光子芯片上减慢光速的新方法,有望极大地提高慢光光子芯片器件的性能···

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也是所有物质和信息传播的速度上限,被认为是无法超越的。虽然光速不能被超越,但能被减慢,例如光通过玻璃或水之类的介质时速度就会放缓。将光速减慢,有助于更好地操控光子,进而提升对光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与缓存能力以及相关应用和器件的性能。因此,如何将光速减慢一直是科学家重点突破的关键目标之一。ulWednc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在光子芯片上减慢光速的新方法,有望极大地提高慢光光子芯片器件的性能,相关研究成果以“Ultrahigh-Q Metasurface Transparency Band Induced by Collective–Collective Coupling”为题发表在纳米科技领域国际顶级期刊《Nano Letters》。ulWednc

ulWednc

据介绍,常规材料对光速的减慢十分有限,为了将光速大幅减慢,人们提出了包括电磁诱导透明(EIT)、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光子晶体等多种技术来实现强慢光效应。其中,EIT技术是最早实现强慢光效应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原子系统跃迁通道之间的量子相干效应来消除电磁波传播过程中介质的影响。基于EIT技术,早在1999年哈佛大学的研究团队就在450nK的超冷原子中实现了17m/s的极慢光速。然而,对于所有这些强慢光器件损耗是其一大核心限制因素。ulWednc

为此,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晶格共振与晶格共振发生耦合诱导产生的新型类EIT现象,极大地抑制了其损耗,从而在100nm高度的硅纳米柱阵列上实现了慢光效应,将光速减慢了1万多倍,真空中光速为3×108m/s,也就是光速被减慢到了3×104m/s以下。ulWednc

于此同时,团队在实验上测得了高达2750的超高品质因子,是现有纪录品质因子483的五倍以上,也即意味着损耗不到目前记录的五分之一,损耗极低。该研究还进一步发现了一种具有连续域束缚态(BIC)特性的集体型类EIT现象,其品质因子和慢光指数在理论上均按照反二次函数发散到无穷大。ulWednc

据悉,研究团队此次实现的超低损耗强慢光效应,有望在光传感、光通信、光计算、光存储和光缓存等领域获得广泛的应用,也为慢光超构表面硅基光子芯片的设计和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ulWednc

责编:Ricardo
  • 微信扫一扫
    一键转发
  • 最前沿的电子设计资讯
    请关注“电子技术设计微信公众号”
  • 安森美用什么驱动可持续的未来:电源、智能感知,还是碳化 近日,全球领先的半导体方案供应商安森美参加了深圳国际电力元件、可再生能源管理展览会(PCIM Asia 2024),并在展会期间举行了媒体交流会,主题为“创新,为了更美好的未来”。会议聚焦安森美在电源管理、智能感知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最新技术、解决方案和战略布局,并深入探讨了产品技术细节···
  • 首次充电这样做,可延长电池50%寿命 SLAC-斯坦福电池中心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在锂离子电池出厂前以大电流充电可使充电速度提高 30 倍,并可延长电池寿命 50%。
  • 优傲发布2024年制造业技术转型趋势调研 全球协作机器人制造商,优傲机器人(Universal Robots, 以下简称“优傲”)发布最新调研结果,揭示了全球近1200家制造企业对新兴技术的态度与看法,以及不同企业在短期和长期内的投资愿景···
  • 采用RISC-V架构,紫光同芯发布全球首颗开放式架构安全芯 近日,紫光同芯发布了全球首颗开放式架构安全芯片E450R,这款芯片不仅同时具有开放式硬件+软件架构,还获得了多项权威认证,标志着安全芯片领域的重大突破···
  • 中科海芯:车规级微控制器年内完成认证 目前在车规领域,中科海芯已取得ISO 26262功能安全流程认证ASIL D等级证书,年内将完成两款产品认证。海芯与新能源汽车国家创新中心、北京市开源芯片研究院共同成立“RISC-V车规芯片联合实验室”。IM100系列芯片将是基于自研RISC-V内核并率先通过AEC-Q100测试的国产芯片。
  • 物奇微电子:独创新型架构,自研RISC-V Wi-Fi 6芯片受关 虽然现在4G、5G已经很便宜了,但在公司和办公室里还是大量使用Wi-Fi上网,所以物奇微电子认为Wi-Fi会是通信的底座。目前,高阶Wi-Fi基本都由高通、MTK等国际大厂垄断,而采用自主可控的RISC-V开源架构,正成为国内芯片厂商的重要选择。
  • 首款智慧家庭RISC-V FTTR光网络芯片通过运营商认证 当时,市场普遍认为DPU需要集成一个CPU和数据通路处理模块,主流CPU多以Arm为主,例如A72和更先进的A78。然而,随着时间推移,RISC-V在市场上逐渐替代Arm正成为趋势。
  • 深耕汽车赛道,琪埔维RISC-V车规级MCU取得突破 电机控制芯片不但对性能要求高,同时还需要具备小巧的体积和低廉的成本。高集成度单芯片是必然方向。否则,如果不使用单芯片方案,就会面临许多电磁干扰(EMI)的问题。
  • 全球首款RISC-V内核超级SIM芯片打通智能安全卡“任督 提到SIM卡,大家通常想到的是‘接入、连接’的能力,但随着应用、场景和形态的发展,SIM卡的功能越来越多。那么,接踵而至的,便是存储资源受限、传输速率瓶颈、运算性能不足等问题。
  • AR/VR应用即将迎来爆发,国产高性能SoC已做好准备 从数据存储角度来看,伴随而来的大量数据需要通过“去中心化”进行存储,因此,理想当中的元宇宙背后是各种各样的连接、计算、仿真、人工智能、软件以及区块链这样的技术在做依托。迄今为止,能够连接人和虚拟世界的窗口是AR/VR,但AR/VR设备距离“元宇宙”这个目标还很远。
  • 融合AI算力,进迭时空全球首款8核RISC-V AI CPU面世 过去两年中,进迭时空已经已经完成两款智算核SpacemiT X60和X100的研发工作,并基于SpacemiT X60 智算核心推出全球首颗8核RISC-V AI CPU—SpacemiT Key Stone K1,以及可量产的MUSE系列生态产品。
  • 万物智联时代,RISC-V+AI能否震撼CUDA生态壁垒? 国产AI芯片公司,包括国际上的一些AI芯片公司一般会采用“打不过就加入”的思路,即采用兼容CUDA软件生态,特别是走GPGPU路线的做法;另外一些AI芯片公司走的则是非CUDA路线,整体上呈现“小、散、弱”的局面。
广告
热门推荐
广告
广告
广告
EE直播间
在线研讨会
广告
面包芯语
广告
向右滑动:上一篇 向左滑动:下一篇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