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CES 2024:AI无所不在!

2024-01-16 16:17:49 Brian Dipert 阅读:
CES 2024,今年聚焦哪些主题?如果您还没猜到的话,那就是“人工智能无所不在”(AI Everywhere)。 不过,AI并不是今年CES发布的全部内容,除了AI,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亮点?

尽管今年的CES从上周(1月9日到12日)才正式揭幕,但实际上在上周之前就已经陆续展开,特别是开展前的记者会当天,让人联想起拥挤的日本地铁,或者如果你喜欢也可以想想拉斯韦加斯单轨列车(Las Vegas Monorail):zRLednc

这就像是在CES媒体日当天,一大堆新闻稿和各种发布渠道都从其先前的企业束缚中解放出来,让公众可以阅读了:zRLednc

然而,有些公司“操之过急”,抢在CES开始之前就发布了各种消息,试图抢在CES之前开始炒热气氛。因此,大部分的新闻已经曝光,剩下的就是挤在各会议中心和其他CES特定设施之间的群众,因为他们漫无目的地从一个展位徘徊到另一个展位,寻找些免费的小玩意。zRLednc

AI (即将)无所不在

zRLednc

人工智能(AI)的普及对大家来说都不意外。毕竟,两年前,在2014年5月举办的嵌入式视觉峰会(Embedded Vision Summit)上,自从我看到Facebook AI研究总监、纽约大学教授Yann LeCun基于深度学习的对象识别(由笔记本电脑中的NVIDIA GPU加速)的基本现场演示以来,我就写下了一些我很早就认为是不可避免的事:zRLednc

从一年前开始,我更热切地讨论生成式AI的各种实施形式,到了几个月前我又重新讨论了这个主题。而就在大约一周前,我对基于AI的大语言模型(LLM)的爆炸式普及做出了武断的评论。将想法转变为原型需要一段时间,更不用说进一步过渡到量产(如果能做到这一点的话)了,所以,对于那些以前只在每次财报会议和电梯游说(elevator pitch)中硬塞“AI”口号的高层及其公司来说,今年的CES可以说正是一个“全力以赴”(fish or cut bait;不要举棋不定)的时刻了!zRLednc

因此,我们从今年CES看到了AI增强的望远镜(这真是一个非常酷的设计)、语音控制的马桶座,事实上这个概念并不新鲜,只是价格点从最初约10,000美元降至现在“仅”约2,000美元。AI还为我们带来了“智能”猫门,可以防止你的毛孩将猎物带回家。zRLednc

毫无疑问地,AI迟早也会提供大量有形有益的产品。稍后我将进一步讨论从根本上实现这些突破的芯片、IP核心和软件。现在,先来重点介绍一项我认为特别厉害的技术:以AI驱动的技术升级。例如图形芯片利用传统技术升级一段时间了,出于可以理解的有益原因:它们可以利用性能较低的多边形到像素“引擎”(以及使用更少的专用图形内存),而不是渲染特定图形所需的分辨率帧,然后再将像素发送到屏幕之前放大像素。专用功能升级设备(先)和电视中的集成升级IC (后)为电视做了同样的事情,再次使用传统的“平均”(averaging)和其他方法,来创造在“真实”之间所添加的“中间像素”。zRLednc

但在过去几年来,由于如今在GPU中提供了大规模、功能灵活的并行性,这种升级现在越来越多地使用基于深度学习的更智能的算法来完成。现在,电视也是如此。我认为这种转变基本上就是由必要性所驱动的。电视供应商希望向我们出售更大的显示器。但是,无论每个面板中挤入多少像素,来源材料的分辨率都不会以相同的速度增加…4K内容仍然是例外,而不是常态,尤其是当您坐得很近和/或显示器十分巨大时,如果不放大或不进行处理,您将会看到单个的像素。zRLednc

透明显示器:昂贵的噱头还是有效的差异化因素?

zRLednc

说到电视…更大尺寸(如TCL的115英寸TV)、更薄、刷新速度更快(如LG的480Hz刷新率OLED)以及其他“更好”的显示器一如既往地盛行于CES。但无可否认,我对另一项创新感到惊讶:透明显示器,主要来自LG和三星(Samsung)。事实上,所谓的“透明显示器”(See-through Displays)根据维基百科显然已经存在了几年了,只不过这是他们第一次出现在我的雷达屏幕上。zRLednc

不可否认,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它们巧妙地解决了我在不久前发现的一个问题;越来越大的显示器日益占据​​其所安装房间的“空间”,从而损害了……家具或房间中原本可能的其他所有东西。可以做成透明的面板(随之而来的是对比度、动态范围和其他影像质量指标的下降,但当这些指标很重要时,您始终可以重新启用纯色背景)至少会产生房间空间更空旷的错觉。LG的原型机基于OLED,目前还没有确定的价格或生产计划。三星声称其基于MicroLED的替代方法非常优越,但其所展示的仍只是概念验证。zRLednc

高端电视供应商选择不断扩展丰富

zRLednc

Roku宣布了一个新的高端电视系列,实现了上述的升级和其他影像增强功能。但这有什么大不了的,而且这和LG和三星又有什么关系?事实上,这两家公司历来都是全球最大的液晶电视面板供应商,而且遥遥领先。但如今,中国供应商的市场份额正在迅速扩大,部分原因是LG和三星转而努力让消费者转向更先进的显示技术,例如前面提到的OLED和microLED,以及QLED。zRLednc

当然,LG和三星不仅制造显示面板,还生产基于这些自产面板的电视,从历史上看,他们可能倾向于为自家保留最好的面板。但现在,Roku是由中国面板制造商供货的,这些制造商还没有品牌知名度,无法向美国和其他西方市场销售自己的电视。Roku显然并不害怕直接挑战LG和三星等其他电视供应商,Roku此前曾渴望与这些供应商合作,整合对其流媒体平台的支持。zRLednc

优质智能手机逆势而上

zRLednc

说到对高端市场的渴望…就在几周前,我对新智能手机销售的近期复苏的预测仍表示怀疑。虽然我在广义上还坚持这一前提,但市场中有一部分似乎仍然健康,至少相对而言如此:即高端品牌和型号。如高通(Qualcomm)去年10月推出的最新高通Snapdragon 8 Gen 3 SoC平台。这同样解释了CES推出的第一轮高端智能手机,这些智能手机基于Snapdragon 8 Gen 3以及Apple和MediaTek等公司的竞争芯片组。zRLednc

zRLednc

以OPPO Find X7 Ultra为例。Apple iPhone 15 Pro Max可能有一个潜望镜相机,但OPPO的新款高端智能手机却有两个!顺道一提,如果你感觉到任何讽刺语气,那也都是故意的……因为我还是喜欢独立相机,而且也为没有因为购买了最新款手机而感到自豪。zRLednc

Wi-Fi速度更快更稳定 vs 速度慢但距离远

zRLednc

说到无线通信…Wi-Fi联盟发布的Wi-Fi 7最新版本(又称IEEE 802.11be)已于本月获得正式认证。可以预见的是,与该标准过去的版本一样,制造商已提前开始开发并出样芯片组(以及基于这些芯片的系统);希望所有基于“草案”规格的设备都能够通过固件升级到最新版本。简言之,Wi-Fi 7建立在Wi-Fi 6 (IEEE 802.11ax)和Wi-Fi 6e的基础上,它也已经增加了对MU-MIMO和OFDMA的支持;而Wi-Fi 6e则已增加了对6GHz免许可频段的支持,有几个关键的潜在增强功能:zRLednc

  • 更宽的信道:在5GHz频段上支持高达80MHz (之前为20MHz),6GHz频段支持高达320MHz (之前为160MHz)
  • 多链路操作:发射器到接收器连接可以同时使用多个频段中的多个通道,以获得更高的性能和/或可靠性
  • 更高QAM级实现更密集的数据封装:4K-QAM,相比之下,在Wi-Fi 6中仅支持1,024-QAM,在Wi-Fi 5则支持256-QAM。

当然,这一切的关键词是“潜力”。首先,连接两端的设备都必须支持Wi-Fi 7,否则它将降低到较低版本的标准。宽信道的使用取决于频谱的可用性,而另一方面也相关:它的使用也可能对其他基于ISM的设备产生不利影响。QAM级相关性基本上是由信号强度和竞争干扰源而定义的…即4K-QAM仅在近距离等因素时相关。zRLednc

而比起Wi-Fi的速度较慢但范围较远的另一同级技术——Wi-Fi HaLow (IEEE 802.11ah)也在今年的CES上亮相,对我来说实际上是更有趣的无线通信标准。这里的关键词是“标准”。老读者们可能还记得我之前对Blink户外安全摄像头设置的讨论:zRLednc

Blink销售的家用安全摄像头系统包括一个摄像头或是多个摄像头的选择,每一个小型摄像头都能以Wi-Fi直接连接公用路由器或接入点中继设备(然后再连上互联网),也能通过专属的LFR远程900MHz频道连接共享(而且外观也很小)的“同步模块”(Sync Module)控制点(该控制点会通过Wi-Fi连接相同的路由器或是接入点中继设备)。zRLednc

对于那些(像我一样)以前使用过独立相机的人来说,同步模块的用途可能并不直观……直到每个摄像头都号称能以包括两颗AA锂电池芯的单一电池组运作至少两年。也许很明显,如此“吝啬”的耗电显然是排除了每个摄像头的连续视频广播,也巧妙地保留了可用LAN/WAN带宽。Android/iOS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应用程序首先与同步模块通信,并使用它启动来自网络连接摄像头的后续传输(不幸的是,无法使用通用网络浏览器访问摄像头,尽管您也可以查看摄像头的从独立的Echo Show或Spot或处于Echo Show模式的Kindle Fire平板电脑的输出)。zRLednc

总而言之,WiFi HaLow采用专有的LFR远程900MHz频道,并使其成为业界标准。而CES 2024首次亮相的Wi-Fi HaLow产品之一是Abode Systems Edge Camera,该产品是联手芯片合作伙伴Morse Micro和软件合作伙伴Xailent共同开发的,将于本季度晚些时候投入生产,售价为199.99美元,广播范围为1.5英里,其集成的6,000mAh充电锂离子电池使用寿命为一年。该技术预计将对于物联网和其他应用带来更广泛的影响。zRLednc

(原文刊登于EDN美国版,参考链接:The 2024 CES: Its “AI everywhere”, if you hadnt already guessed,由Susan Hong编译)zRLednc

责编:Ricardo
本文为电子技术设计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请尊重知识产权,违者本司保留追究责任的权利。
  • 微信扫一扫
    一键转发
  • 最前沿的电子设计资讯
    请关注“电子技术设计微信公众号”
  • 新一代MCU向着边缘AI和实时控制发展 在工业和汽车领域,电机驱动和数字电源转换是典型的实时控制系统,要求处理器具有高实时性和强大的数学计算与处理能力。这些应用需要优质的ADC和PWM功能,并通过联动机制,形成高效、有机的实时控制系统。
  • Arm年度技术大会:2025年底预计将有1,000亿台具备AI能力 近日,作为 Arm 一年一度的技术盛会,2024 年度技术大会 (Arm Tech Symposia 2024) 在上海和深圳成功举办。这次的大会十分特殊,以往 Arm 年度技术大会往往会专注于特定的应用市场,而今年的大会只聚焦于一个领域——AI···
  • Arm Tech Symposia 年度技术大会顺利收官,继续构建 作为当今时代最重大的技术变革之一,AI 极有潜力成为人类毕生最重要的技术。Arm 不仅提供了应用广泛的通用计算平台,还通过将 IP 与开源软件和工具乃至广泛的行业领先生态系统相结合,让全球 2,000 万开发者都能够使用 Arm 计算平台作为 AI 创新基础···
  • 继联网传输视频、图片之后,现在连气味也能远程传送了? 这是一家名为Osmo的“数字嗅觉”公司推出的技术,该公司在最近成功利用 AI 技术分析一个位置的气味,并在无需人工干预的情况下在其他地方复制它,实现了气味的远程传送···
  • AI 大模型迈向多模态,助力具身智能与机器人实现创新 你听过莫拉维克悖论 (Moravec's paradox) 吗?该悖论指出,对于人工智能 (AI) 系统而言,高级推理只需非常少的计算能力,而实现人类习以为常的感知运动技能却需要耗费巨大的计算资源···
  • 2024诺贝尔奖公布,竟然有两项都颁给了AI? 诺贝尔奖被普遍认为是在世界范围内,所有颁奖领域内能够取得的最高荣誉,最近,2024年的诺贝尔奖获奖名单也陆续公布了出来,而在目前公布的奖项中竟然有两项都与人工智能相关···
  • 无处不在的 Arm 软硬件生态赋能开发者 AI 创新 人工智能 (AI) 是当今最重大的技术变革之一,并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着各行各业的发展···
  • AI普及给嵌入式设计人员带来新挑战 探讨了人工智能(AI)的普及给嵌入式设计人员带来的新挑战。在创建“边缘机器学习(ML)”应用时,设计人员必须确保其能有效运行,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处理器和存储开销,以及物联网(IoT)设备的功耗。
  • 自制一个能拍照、能回答问题的智能眼镜,只要180块? 在Meta近日举办的Llama 3 hackathon黑客马拉松活动中,一项名为“Open Glass AI”的开源项目仅花费了20美元(约144元人民币)的物料成本就将一副普通的眼镜改装成了智能眼镜,成功斩获了比赛第一名···
  • 设计汽车雷达系统的挑战 高清雷达在任何天气条件下都能有效地进行基于人工智能的前端物体探测,与其他传感器通道相辅相成,进一步提高了准确性和安全性。对于构建高价值嵌入式雷达系统的制造商来说,市场潜力巨大。然而,如何有竞争力地发掘这一潜力却充满挑战。在本文中,我们探讨了其中一些挑战。
  • 英特尔推出全球最大神经拟态系统,速度比人脑快200倍 4月18日,英特尔宣布,其打造出了全球最大的神经拟态系统——Hala Point,该系统内置1152个英特尔Loihi 2处理器,拥有11.5 亿个神经元和1280亿个突触,速度最高可达人脑的 200 倍···
  • Meta推出下一代AI基础设施MTIA芯片,整体性能提升达3倍 2023年,Meta推出了元训练和推理加速器(MTIA)v1,这是一款专为Meta的深度学习推荐模型设计的第一代人工智能推理加速器,与上一代相比,最新版本芯片的性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广告
热门推荐
广告
广告
广告
EE直播间
在线研讨会
广告
面包芯语
广告
向右滑动:上一篇 向左滑动:下一篇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