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导电塑料而不是硅的有机半导体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包括数字显示器、太阳能电池、LED、传感器、植入物和能量存储等。然而,为了提高其导电性和改善其性能,通常需要引入掺杂,但传统的掺杂剂往往都会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反应性强(不稳定)、价格昂贵、制造困难等。
而在最近,瑞典林雪平大学的研究人员取得了一项重大突破,他们开发出了一种新方法,只需要使用空气作为掺杂剂,就能使有机半导体变得更具导电性。
该研究团队使用的新方法受到了大自然的启发,是一种类似于光合作用的过程,其利用光激活掺杂过程,将低效掺杂剂(例如氧)作为主要掺杂剂,可以在室温下实现掺杂。
具体来说,研究人员将导电塑料浸入特殊的盐溶液(一种光催化剂)中,然后用光照射一小段时间,不同的照明的持续时间决定了不同的材料掺杂程度。完成照射后,就能获得一种p掺杂的导电塑料,而溶液是可以被回收再利用的,唯一消耗的物质就是空气中的氧气。
据介绍,这一方法可应用于各种有机半导体和光催化剂,产生超过3000 S cm–1的电导率,并且还可以在同一个反应中结合p型掺杂和n型掺杂,对于一些同时需要进行这两种掺杂的电子器件,如温差发电机,可以一次性完成掺杂,大大简化电子器件的生产,也使得掺杂过程更具有拓展性。
据悉,光催化掺杂为有机半导体的发展打开了新的大门,研究人员表示,他们正在进一步探索这一方法的机制,并寻找其他潜在的应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