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清华、北大等12高校开设“未来技术学院”,怎么招生?学生怎么培养?对高考志愿有何影响?

2021-05-28 14:23:25 EDN China 阅读:
日前,教育部公布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内的首批12所未来技术学院建设高校名单。该通知一经发布,引起了网友的热议及质疑,未来技术学院到底是什么?包含了这么多学科的未来技术学院,怎么招生,学生怎么培养呢?选在2021年高考还剩10多天的时间公布名单,对高考将产生哪些影响?

日前,教育部公布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内的首批12所未来技术学院建设高校名单。PNnednc

PNnednc

通知指出,首批学院建设高校要明确建设目标。瞄准未来10—15年的前沿性、革命性、颠覆性技术,突破常规、突破约束、突破壁垒,强化变革、强化创新、强化引领,着力培养具有前瞻性、能够引领未来发展的技术创新领军人才,推动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型升级,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服务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基础。PNnednc

该通知一经发布,引起了网友的热议及质疑,未来技术学院到底是什么?包含了这么多学科的未来技术学院,怎么招生,学生怎么培养呢?选在2021年高考还剩10多天的时间公布名单,对高考将产生哪些影响?PNnednc

未来技术涵盖哪些学科?

EDN小编从已公布信息中整理出以下学科:PNnednc

高校 学科 备注

北京大学PNnednc

分子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大数据与生物医学人工智能、国家生物医学成像科学PNnednc

 

清华大学PNnednc

材料科学、微电子学(芯片)、人机交互技术、云计算PNnednc

未官方通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未来空天技术(空,天,信,医,交叉融合)、信息计算与安全PNnednc

 
天津大学

未来智能机器与系统、储能科学与工程、智慧城市、虚拟现实沉浸式交互设备PNnednc

 
东北大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机器人科学与工程等PNnednc

不设置专任教师岗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

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生命健康PNnednc

 
上海交通大学

能源环境、生命健康PNnednc

 
东南大学

芯片设计、信息材料、未来通信、智能感知PNnednc

以吴健雄学院为依托进行建设,PNnednc

“三制五化”人才培养模式PNnednc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地球与空间科学、物质科学PNnednc

未官方通告
华中科技大学

生物医学成像、光电子芯片与系统、人工智能、智能制造PNnednc

担任定制课表、跨专业选课PNnednc

本科生跨层次修研究生课程PNnednc

华南理工大学

人体感知及智慧健康、大数据与数字孪生、跨媒体感知和混合只能、数字普惠金融PNnednc

 
西安交通大学

储能科学工程、人工智能+X、医工交叉PNnednc

项目驱动,弹性学制

综合来看,各高校依据自身特点,侧重方向各不相同,但总的来说都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交叉学科。PNnednc

为何要建设未来技术学院?

其实,未来技术学院建设酝酿已久。早在2018年,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程院在共同印发的文件中,就提出“在科研实力强、学科综合优势明显的高校,面向未来发展趋势建立未来技术学院”。PNnednc

通过四年左右时间,2020年,教育部印发《未来技术学院建设指南(试行)》(下文简称《指南》)明确,在专业学科综合、整体实力强的部分高校建设一批未来技术学院,探索专业学科实质性复合交叉合作规律,探索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培养新模式,争取用十年左右时间打造能够引领未来科技发展和有效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教学科研高地。PNnednc

PNnednc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负责人表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随着科学的飞速发展,革命性、颠覆性技术突破正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深刻地影响社会发展的进程,深刻地影响国家的国际竞争地位。瞄准未来产业超前布局,围绕未来可能产生的变革性技术进行前沿探索,抢抓科技发展机遇,培养具有前瞻交叉思维的科技领军人才是高等教育承载的历史使命。PNnednc

那么未来技术有哪些?PNnednc

《指南》多次提到的一个概念是“交叉融合”,要打破传统按照学科门类划分的知识体系,促进理工结合、工工交叉、工文渗透、医工融合。PNnednc

虽然首批未来技术学院看起来主要以工科和医学为主,不过从《指南》中在“立项程序”部分的规定来看,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高校获得批准。PNnednc

未来技术学院如何培养人踩?

《指南》中明确指出,坚持“学生中心”,探索从选拔到“本硕博”贯通的全过程培养机制。PNnednc

包括以学生兴趣为激励,问题导向和创新驱动,创新学业考核评价机制提升学业挑战度,强化阅读量和阅读能力考查。PNnednc

具体一点的有,搭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科学猜想平台,激励学生提出新的科学猜想,尝试解决已有的科学猜想。PNnednc

《指南》明确了未来技术学院七个方面的建设任务:PNnednc

  • 一是凝炼未来技术特色。探索未来专业交叉融合机制,加大学科交叉融合和跨界整合的力度,推动应用理科向工科延伸,布局新型理工科专业建设,凝练基于专业交叉的未来技术方向领域,构建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兴专业体系。
  • 二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培养学生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坚定服务国家、造福人类的责任感、使命感。坚持“学生中心”,探索从选拔到“本硕博”贯通的全过程培养机制。探索科技领军人才知识、能力、素质模型,构建面向未来技术的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学模式、评价机制,实现新技术、新工具、新标准在教学中的深度应用。建设若干适应未来技术研究所需的科教资源平台和数字化资源。
  • 三是革新教学组织形式。鼓励高校大胆革新,创新教学组织形式,营造有利于产生各类颠覆性、突破性成果的创新氛围和人才培养环境。
  • 四是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适应未来技术人才培养特点,推动大师领航,建设一支满足培养未来技术领军人才培养需求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 五是深化国际合作。引入国际一流学术、教育资源,互学互鉴,吸引国际知名学术大师参与学生培养。吸引高水平国外本科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对人类未来挑战提供人才保障。
  • 六是汇聚各方资源。汇聚科研院所、企业、投资机构等多方资源,为未来技术学院的人才培养等工作提供技术、经费、师资等全方位有力支撑。
  • 七是优化管理机制。构建与未来技术学院建设目标相适应的运行、管理、评价、质量保障等相关机制,及时准确反馈未来技术学院的人才培养效果和建设情况,推动未来技术学院建设持续改进。

网友评论:对高考产生哪些影响?

知乎用户@南湖若光 表示,选在2021年高考还剩10多天的时间公布名单,耐人寻味!PNnednc

信息技术、前沿技术涉及的学科本就高考报志愿的热门,未来技术学院一出,预计各省高分考生会涌向这些入选高校的未来技术学院所涉学科方向专业。那些传统工科所报志愿预计会更加分流到这些新工科专业。也有人说未来技术学院会和人工智能学院等一样,数年之后又沉寂,换汤不换药。教育部这次发文战略布局未来技术,虽是自主申报,要是有一定理工基础的高校都不申报,可想一所高校对未来技术都不主动、不热心,怎会吸引优质考生。PNnednc

资本界最热心未来技术、前沿技术,大牛成长股出自前沿技术的比例很高。预计这些入选高校的未来技术学院以后的毕业生是资本界的关注热点,当然也是华为等新科技巨头的用人首选院校毕业生。PNnednc

此次未来技术的定位,大大超出此前几次高教改革,这次是跨学科的融合,即使部分试错失败,那也是通向未来的学费。双一流是高校在国家战略布局的体现,AB之分也是动态调整的,有进有出。在新一轮双一流名单即将出台的背景下出台未来技术学院,高考志愿的方向性可想而知。PNnednc

理工科考生选这12所一点问题都没有,当然第二批及以后入选的也很优秀;经济学,可以选择入选国家首批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的院校;其他学科,参考教育部学科排名。PNnednc

责编:DemiPNnednc

  • 如何培养人“踩”?用脚交呗~~
EDN China
暂无简介...
  • 微信扫一扫
    一键转发
  • 最前沿的电子设计资讯
    请关注“电子技术设计微信公众号”
  • 盘点CES 2025上基于Arm架构的AI创新和技术亮点 近期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的 CES 2025 再次彰显了其作为展示最新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今年展会上所呈现的众多前沿产品和新的发布将推动各个行业的变革与发展···
  • 芯耀辉:从传统IP到IP2.0,AI时代国产IP机遇与挑战齐飞 2024年,集成电路行业在变革与机遇中持续发展。面对全球经济的新常态、技术创新的加速以及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集成电路企业如何在新的一年里保持竞争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 Arm 技术预测:2025 年及未来的技术趋势 Arm 对 2025 年及未来的技术发展做出了预测,范围涵盖技术的各个方面,从 AI 的未来发展到芯片设计,再到不同技术市场的主要趋势···
  • CES 2025:Edge AI硬件加速再掀热潮 边缘计算/边缘人工智能(Edge AI)一直是热门话题,在CES 2025也不例外。然而,实现边缘计算/智能的底层硬件是什么?又是如何实现与应用的呢?
  • 下载|汽车动力与底盘MCU市场现状研究报告 本报告选择汽车动力(Powertrain)与底盘(Chassis)系统中的MCU做探讨,一方面是因为,就车规MCU的角度来看,这两个组成部分更为关键、复杂,对安全性要求更高,更具实现难度;另一方面,即便是传统汽车角度,动力与底盘系统的电子控制也更加由来已久和具代表性。
  • 2025值得关注的八大前沿技术 2024年临近尾声,在这一年又有哪些技术得到了突破?这些技术又将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EDN分析师团队将继续从行业背景、技术思路和未来应用三个层面出发,为读者朋友们献上2025年最值得关注的前沿技术!
  • 莱迪思聚焦低功耗中小型FPGA创新,并计划发展大规模FPGA 在最新的开发者大会上,莱迪思展示了其FPGA产品在广泛市场中的应用及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据莱迪思亚太地区应用工程高级总监谢征帆介绍,随着莱迪思FPGA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产品差异化的推进,全球已有超过1万客户选择使用莱迪思的FPGA产品,部署的许可证数量也已超过3.5万。
  • 帕特·基辛格退休:工程师CEO的回归也救不回英特尔? 在执掌英特尔三年多之后,魅力十足、雄心勃勃的英特尔首席执行官Pat Gelsinger下台了,这家摇摇欲坠的美国半导体巨头开始寻找继任者···
  • 从碳化硅到机器人:ST描绘未来工业发展蓝图 意法半导体(ST)第六届工业峰会于2024年10月29日召开,延续以“激发智能,持续创新”为主题,聚焦工业市场前沿技术和解决方案。峰会演讲嘉宾深入探讨了电源与能源、电机控制、自动化等领域的技术发展趋势和ST的创新成果,为构建更可持续的未来描绘了宏伟蓝图···
  • 活动预告|第三届南渡江智慧医疗与康复产业高峰论坛即 第三届南渡江智慧医疗与康复产业高峰论坛将于2024年11月22日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本届论坛由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海南省商务厅、海口市人民政府、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指导,海口市科学技术工业信息化局和芯原微电子(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主办,芯原微电子(海南)有限公司承办,将深度探讨数字疗法、脑机接口和康复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和机遇,以期推动智慧医疗与康复,以及大健康产业的发展···
  • TPLD助力工程师在数分钟内完成分立式逻辑设计 通过将多达40个逻辑元件集成到单个芯片上,工程师可以大幅减小电路板尺寸。使用德州仪器的InterConnect Studio工具,工程师无需软件知识即可在数分钟内轻松设计、仿真和配置德州仪器的可编程逻辑器件。
  • 硬核科技,赋能未来:解码芯片产业创新趋势 在近日举办的E维智库第12届中国硬科技产业链创新趋势峰会暨百家媒体论坛上,邀请了来自艾迈斯欧司朗、Qorvo、RAMXEED(原富士通半导体)、飞凌微、安谋科技、清纯半导体等企业的多位行业专家,共同探讨芯片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方向···
广告
热门推荐
广告
广告
广告
EE直播间
在线研讨会
广告
面包芯语
广告
向右滑动:上一篇 向左滑动:下一篇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