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在量子计算机、量子通信及量子雷达等量子技术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也让“量子”一次被广大消费者而熟知,在消费者眼中,“量子”也俨然成为了高大上的代词。
不少无良商家也借此在产品上加入“量子”字样,让产品带上高科技、健康的标签,以此来吸引消费者购买,如“量子项链”、“量子内裤”、“量子美容仪”、“量子水杯”等。
这些所谓的“量子产品”往往宣称拥有比较强大的功能,如“改善缓解身体各种疾病”“打通内循环”,或是叠加“量子能量”“负离子”“太赫兹”等听起来十分“高大上”的概念。
基本都是和健康养生、预防治疗疾病有关,夸张一点的都可以增强身体能量了。
很多不懂的消费者,尤其是中老年消费者,被这种“伪科技”诱导最后上当受骗,花了不少冤枉钱。
EDN小编发现,中国消费者协会针对这一现象,特意发布了《所谓“量子产品”是“伪科学”,神奇功效涉虚假宣传》文章,用以警示消费者。
解读量子科技还要从量子力学说起。量子力学发源于20世纪初,是研究物质世界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物理学分支,如果一个物理量存在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基本单位,则这个物理量是量子化的。
量子力学中有一些“违背常理”的特点,如著名的难知死活的“薛定谔的猫”等。但相关理论不断获得实验支持,在一百多年里催生了许多重大发明——原子弹、激光、晶体管、核磁共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等,改变了世界面貌。
中国消协的文章指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院长潘建伟院士、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主任郭光灿院士等多位专家均表示,量子科技主要应用在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及量子精密测量等领域,相应技术对实验环境要求非常苛刻,经济成本也特别高昂,目前很难普及应用于民用领域。这也是各主要科技大国重点抢占的战略技术高地。
量子通信是利用量子力学相关原理解决信息安全问题的通信技术。其中一个著名原理就是量子纠缠,两个处于纠缠状态的量子就像有“心灵感应”,无论相隔多远,一个量子状态变化,另一个也会随之改变,爱因斯坦称之为“鬼魅般的超距作用”。传统的通信方式有被窃听的风险,而在量子通信中,窃听者必然被察觉并被通信双方规避。量子通信因此常被称作信息安全传输的“保护盾”,在保密领域有很大应用前景。
量子计算是各国优先发展的另一重点科技领域。<meta charset="utf-8" />与传统计算机相比,量子计算机有独特优势。传统计算机中1个比特在某个时间只能是0或1中的一个状态,而在量子计算机里,由于量子叠加态的存在,1个量子比特可同时记录0和1两个状态。因此,量子计算机拥有计算能力远超传统计算机的潜力。但目前人类能同时操纵的量子比特还不多,量子计算机尚未走向大规模实用。
量子测量是一种更高的分辨率或灵敏度的测量技术。利用量子相干、量子纠缠、量子统计等特性可以突破经典力学框架下的测量极限,从而实现更高精度的测量。量子测量涵盖电磁场、重力应力、方向旋转、温度压力等物理量,应用范围涉及基础科研、空间探测、材料分析、惯性制导、地质勘测、灾害预防等诸多领域,通过对不同种类量子系统中独特的量子特性进行控制与检测,可以实现量子惯性导航、量子目标识别、量子重力测量、量子磁场测量、量子时间基准等领域的测量传感,未来发展趋势主要有高精度、小型化和芯片化。量子测量技术涉及军事、民生、科研诸多领域,各国竞相布局。 欧美国家量子测量领域多为高校、研究机构、企业、军队、政府多方联合助力,共同推进技术发展和产业推广,实现研究成果落地和产品化。
<meta charset="utf-8" />
虽然美国和日本在量子通信领域的早期专利申请量较多,但近年来,专利申请地域向中国转移。
对比专利申请和专利授权来看,由于早期中国专利申请量较少,所以目前看中国授权专利数量少于美国,但是随着我国在量子通信基础研究和应用探索的不断深入,以及量子保密通信产业的发展,预计未来专利授权量还将继续上升,而且也将吸引更多的外国公司来华布局专利。
量子通信领域专利申请和专利授权发展趋势
根据IPRdaily 的数据,对截至2020年9月30日,在全球公开的量子计算领域发明专利申请数量进行统计排名。入榜前100名企业主要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美国占比43%,日本占比14%,中国占比12%。其中来自美国的科技公司IBM以554件专利位列第一,加拿大量子计算公司D-Wave以430件专利、美国科技公司Google以372件专利分别排名第二位和第三位。
总体来看,在三大量子信息技术中,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已经走到了世界前列,在量子计算和量子测量方面,虽然在一些领域也取得了世界领先,但整体上还和美国等科技强国有些实力差距。
(本文综合自中国消费者协会、知乎)
责编:De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