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2022北京冬奥会圆满收官,总导演张艺谋再次通过艺术与科技,诠释了中国式浪漫与双奥情怀。
从开幕式综合运用人工智能、5G、裸眼3D和云计算等多种科技成果起,人工智能、8K+5G转播、数字孪生、智能机器人、辅助驾驶、虚拟数字人等新兴技术齐上阵,为冬奥会保驾护航。
到闭幕式的数字表演与仿真技术、100%国产设备挑大梁以及以火箭运载思路设计的电池系统等,让中国科技在世界面前大放异彩。
所有的大型活动,势必会有预演彩排,但冬奥会开闭幕式如此大型的表演,是如何彩排的呢?
据EDN小编了解,冬奥会开闭幕式的训练彩排,是在北京理工大学数字表演与仿真技术实验室主任丁刚毅团队原创的“虚拟开幕式”平台上完成的。
据悉,针对大型表演智能化创编排演一体化服务平台关键技术项目突破了数字化训练彩排方案生成技术、表演预演技术等关键技术,丁刚毅团队研发了“冬奥会闭幕式仿真与排练系统”。
冬奥会闭幕式仿真系统集成灯光、机械、道具、舞美、视频、演员、焰火等要素,针对冬奥闭幕式完成从开场欢迎仪式到奥运圣火熄灭全流程内容可视化仿真, 针对仪式环节,对领导入场、运动员入场、颁奖仪式等环节测算入场时间,系统规划人员流线,优化流程方案,解决包括熄火环节多个大型装置的运行过程仿真测算等。针对重要表演环节,系统生成演员排练素材3588份,优化生成表演方案百余个。
北京理工大学教师黄天羽说:“这么简短的时间内,我们用所有的仿真技术为整个闭幕式解决了很多的问题。比如:第一点就是大屏幕的渲染,16k的,全世界没有这么大的屏幕,这么高的分辨率,我们搭建了1个集群,这个集群比以往的视频渲染能力可以提高10倍,让我们在1天晚上可以解决10个大地面工程的渲染。”
北京理工大学数字表演与仿真技术实验室主任丁刚毅团队通过三维仿真技术,模拟出冬奥会闭幕式全流程,对演员、灯光、音乐、烟花、奥运火炬,甚至转播机位等全要素进行全方位‘排兵布阵’。是闭幕式演出背后的‘科技大脑’,能够帮助导演团队直观了解闭幕式的整体效果。
据悉,团队研究仿真技术已有20余年,从2019年10月开始,团队就参与到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开闭幕式的创意工作中。
本届冬奥会开闭幕式整个地面舞台系统施工面积约21000平方米,由4万多块屏幕组成了10522平米的超大地面显示屏。
其中地面显示系统作为开幕式演出显示系统和表演舞台,承载了开幕式60%以上的演出创意,是目前世界最大的LED三维立体舞台。其实际分辨率达到14880×7248,接近4个8K,可以完美呈现裸眼3D效果。
北京冬奥会闭幕式导演锋尚文化沙晓岚说,2008年整个鸟巢80%用的是进口设备,音响是100%的进口设备,到2022年是100%的中国产品,全是国产设备在挑起大梁。
所有的灯具、LED产品都是中国产的,所有互动影像都是中国艺术家创造的。
闭幕式上,无数条红丝带从四面八方飞入鸟巢,将雪花火炬台装点成巨大的红色中国结。
巨型中国结由数字AR(增强现实)技术生成,AR能在现实世界中展现出原本不存在的虚拟物体,以超高精细度形成逼真的视觉效果,看起来就像真有一个巨大的实体中国结悬于上空。
开幕式上客松相迎,闭幕式上折柳相送。
伴随着经典歌曲《送别》,80名舞者缓缓走入场内,随着舞者脚步,一个垂柳图逐渐呈现出来。
在场地中央,无数绿色的光束穿过雪花火炬台,直达天空,形成由光束组成的大树。
据悉,这场光影盛宴,采用了由杭州中科极光研发的“真激光”显示技术。
该技术以三基色激光为光源,是目前唯一能够全面实现BT.2020国际最新标准的显示技术,这也体现由中国自研的激光显示技术已经跃居国际“第一梯队”。
张艺谋发文说:“我们特别把光调成绿色的,意味着生命、希望和成长,我们没有太多的悲伤,更多的是一种深沉的纪念。”
折柳送别,中国人民依依惜别的情谊,和平友谊的心声,随着柳枝传递出去。和平之意,友谊之心,在这春风绿意中,茁壮成长。
本土专家、本土艺术家通过他们的作品,通过中国的高光时刻将文化自信转播到全世界去,赢得全世界的赞叹。
不同于2008年不到5分钟的“惊鸿一瞥”,冬奥会闭幕式上的梦幻五环要求悬挂时间不少于1小时。
为满足梦幻五环的不间断供电需求,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所属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的全资公司北京长征天民高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民公司”)对蓄电池系统做了大幅提升。
天民公司设计团队以航天惯有的安全性、可靠性设计为指导思想,采用新一代运载火箭“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设计思路,蓄电池系统其实包含了2套子系统,分别为五环内LED和播控系统提供不少于60分钟的不间断供电。
这套系统也同样在开幕式的冰雪五环上有着出色的表现。据该公司现场项目队员透露,直到现在,开幕式时所用供电系统的电池还有剩余电量。
作为目前国内最大的体育场露天舞台,鸟巢内LED地屏面积达11500平方米,同时,五环的传输电台在舞台下方的地仓中,五环在距地面25米高的半空,且演出当天现场通讯频段多达2000多个。
这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大面积信号干扰层。
为保证演出时控制点亮五环不被干扰,设计团队选用了8000米传输距离的电台,同时还配备了应急手动点亮按钮,与航天发射一样做到万无一失。
此外,航天系统的质量管理体系与“降本增效”理念还被使用到了中央升降台上。
据了解,闭幕式上,致敬送别的一幕,用到了开幕式上雪花火炬出场时使用的地面中央升降台。为保证整场演出的节奏流畅和视觉感受,升降台采用“先下沉、再平移、最后上升”的“小开合”方式,其运行时,对舞台的影响只在16米直径的圆形范围内,舞台其他位置的表演不受任何影响,效果制造能力直接拉满。,舞台的使用率和视觉美感都得到了提升,且在经过开闭幕式间的大量工程改造后,依然能完美运行、不差毫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