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过孔STUB的长短决定DDR信号的强弱?

2022-05-09 高速先生 阅读:
之前的板子DDR4数据信号没有达到3200Mbps的预期速率。客户反馈前一版本已经可以跑到2933Mbps, 改板的需求也很简单,就是能稳定运行到3200Mbps,毕竟,上一版离目标速率也就差那么一点点。

Layout组有个雷工,大家叫他老雷,尽管画板多年阅板无数,但还是被SI同事给出的DDR4信号优化建议整懵圈了;SI组也有个雷工,大家叫他小雷,尽管初出茅庐时默默无闻,但是在他优化的这版一驱九DDR4稳定运行在3200Mbps后,他将被尊称为豹哥。r91ednc

一驱九DDR4设计一直是行业公认的难点,尤其是板载颗粒的方案,当然,具体难度也因板而异。不幸的是,两位雷工这次遇到的是个硬骨头,不光是板载颗粒设计,还是个改板,之所以改板,原因很简单,之前的板子DDR4数据信号没有达到3200Mbps的预期速率。客户反馈前一版本已经可以跑到2933Mbps, 改板的需求也很简单,就是能稳定运行到3200Mbps,毕竟,上一版离目标速率也就差那么一点点。r91ednc

与客户的乐观不同,小雷觉得事情可能不像预期的那么容易。可以判断的是,上一版是裕量不足导致的marginal fail,问题是,从2933Mbps到3200Mbps,这点看似不起眼的裕量去哪找?r91ednc

熟悉高速先生文章的朋友一定还记得,一驱多DDRX,难点往往不在速率较高的数据信号,而在于速率只有数据信号一半的地址控制类信号,原因这里再解释哈:数据信号一般都是点到点的拓扑,而且大多有片上端接(ODT),走线拓扑简单,又有端接,信号想跑不起来都难;地址控制类信号的处境就难多了,难就难在一驱多的走线拓扑对信号的影响太大,即便速率相比数据信号减半。r91ednc

小雷也深知这一点,所以上一版数据信号跑不到3200Mbps,大概率是因为DDR4的地址控制类信号达不到1600Mbps,于是查板从此类信号入手,上一版的走线拓扑为Clamshell,看不懂单词没关系,画出来你就秒懂了:r91ednc

对于空间受限的单板而言,一驱九DDR4选择这个拓扑也算合理。Clamshell拓扑可以认为是Flyby拓扑和T拓扑的组合,所以既有Flyby拓扑的特点,也就是近端颗粒的信号质量特别差;也有T拓扑的特点,近端的DRAM1和DRAM2一样差。小雷的仿真结果也验证了这一点,上一版近端颗粒的眼图(地址信号速率1600Mbps)确实在Pass和Fail的边缘疯狂试探,无怪乎压力测试速率总是差那么一点点。r91ednc

令人沮丧的是,无论小雷如何调整Clamshell拓扑参数,近端颗粒的信号质量始终不见改善,看来前一版的设计也是下过功夫的。关键时刻,客户提供了另外一个信息:同样的主控芯片,在板载颗粒方案之前,有过DIMM条成功的案例,当时的DIMM条上的DDR颗粒采用Flyby拓扑,设计如下:r91ednc

苦无良方的小雷决定照葫芦画瓢,让老雷把板载颗粒也改为Flyby拓扑试试,不过,由于单板空间不像DIMM条充足,板载DDR芯片需要双面布局,调整后的地址信号拓扑如下:r91ednc

老雷不愧设计老炮儿,三下五除二把板子改了出来,除了因空间受限与DIMM条的布局无法做到一样,DDR信号的各段走线长度、阻抗控制都与DIMM条保持一致,还很贴心了调整了信号走线层,让过孔stub尽量短。r91ednc

小雷查板之后相当满意,老雷得到认可后也很得意,甚至自信满满的与客户确定了投板日期,万事俱备,只欠仿真验证了。r91ednc

调整为Flyby拓扑的板载颗粒方案仿真结果居然又翻车了,近端颗粒信号质量略有改善,但是仍没达到预期效果:r91ednc

小雷迷茫了,目前的仿真结果显然无法支持数据信号稳定运行到3200Mbps。拓扑、走线、阻抗都控制的和DIMM一毛一样,为啥结果还差着一截?r91ednc

一定是漏了什么?小雷对着DIMM条和板载设计的Flyby一点点的排查,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整天的对比验证,终于发现了关键影响因素。最后给出的优化方案让老雷惊掉了下巴:调整主控芯片与近端颗粒之间走线的层面,控制过孔stub越长越好。r91ednc

“都知道SI同事的套路深,没想到这么深。众所周知过孔stub越短越好,小雷为何这次却不走寻常路,偏偏要加长?”老雷将信将疑,还是耐着性子按照小雷的要求调整走线层,过孔stub由调整前的35mil增加到94mil。不曾想,仿真结果再次颠覆了老雷的认知,近端颗粒的信号质量竟然鬼使神差的好了起来:r91ednc

老雷心中疑云密布:“为什么会这样?难道以前的经验有错?”r91ednc

小雷仿佛看透了老雷的想法,于是解释起来:“其实,一开始自己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后来从stub的特点切入,才慢慢有了眉目:过孔stub本质是一种能量泄放的通道,越是高频的能量受到的影响越大,因此,高速串行信号需要控制过孔stub尽量短,以避免能量损耗。但是,本项目的特殊之处在于主控芯片的驱动较强,加上一驱多拓扑的反射更容易在近端颗粒处积累,所以近端颗粒的信号质量就成了通道的瓶颈,增加近端颗粒的过孔stub长度能够很好的衰减高频分量,使主芯片输出的强度减弱,上升沿变缓,最终达到减少反射的目的,相应的,信号质量也得到了改善。不过,这也是一家之言,要深入理解这个现象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r91ednc

“这是不是说所有DDRX的Flyby信号拓扑都要控制近端颗粒过孔stub尽量长呢?”老雷继续问道。r91ednc

小雷沉吟半晌:“不是,增加过孔stub这种非常规操作需要慎用,这个项目这么做也是因为有仿真的验证。如果主控芯片的驱动本身比较弱,这时再增加过孔stub可能就适得其反了。”r91ednc

老雷秒懂了:“所以,It depends!实在拿不准的还是要仿真。”r91ednc

两人会心一笑,顺利投板。两个月以后,客户反馈了改板调试成功的消息,给这个项目画上了圆满的句号。r91ednc

— end —r91ednc

本期提问:r91ednc

大家接触过的DDRX最多拖了几个颗粒呢?地址信号采用什么拓扑?欢迎分享r91ednc

如果不想错过“高速先生”的精彩内容,请记得点击上方蓝字“高速先生”,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可第一时间看到高速先生的推文,感谢大家的关注和支持!r91ednc

回复数字获取往期文章。(向上滑阅览)r91ednc

回复36→高速串行之S参数系列r91ednc

回复35→高速串行之编码系列r91ednc

回复34→高速串行之S参数-连接器系列r91ednc

回复33→高速串行简史系列r91ednc

回复32→电源系列(下)r91ednc

回复31→电源系列(上)r91ednc

回复30→DDR系列(下)r91ednc

回复29→DDR系列(上)r91ednc

回复28→层叠系列(下)r91ednc

回复27→层叠系列(上)r91ednc

回复26→拓扑和端接系列(下)r91ednc

回复25→拓扑和端接系列(上)r91ednc

回复24→反射详解系列文章r91ednc

回复23→阻抗系列(下)r91ednc

回复22→阻抗系列(中)r91ednc

回复21→阻抗系列(上)r91ednc

回复20→绕线与时序r91ednc

回复19→SERDES与CDR系列r91ednc

回复18→既等长,为何不等时系列r91ednc

回复17→cadence等长处理&规则设置r91ednc

回复16→DDR时序学习笔记系列r91ednc

回复15→串行系列r91ednc

回复14→DDR信号完整性仿真介绍系列r91ednc

回复13→PCB设计技巧分享一二r91ednc

回复12→高速设计三座大山r91ednc

回复11→PCB设计十大误区-绕不完的等长系列r91ednc

回复10→PCB设计十大误区三r91ednc

回复09→DDRX系列r91ednc

回复08→高速串行系列r91ednc

回复07→设计先生之回流设计系列r91ednc

回复06→略谈Allegro Pcb Design 小技巧r91ednc

回复05→PCB设计十大误区一二r91ednc

回复04→微带线系列r91ednc

回复03→抽丝剥茧系列r91ednc

回复02→串扰探秘系列r91ednc

回复01→案例分享系列r91ednc

扫码关注r91ednc

微信号|高速先生r91ednc

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点个“在看”呗r91ednc

责编:Echo
文章来源及版权属于高速先生,EDN电子技术设计仅作转载分享,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有疑问,请联系Demi.xia@aspencore.com
高速先生
浅显易懂的高速电路设计掌上图书馆。
  • 微信扫一扫
    一键转发
  • 最前沿的电子设计资讯
    请关注“电子技术设计微信公众号”
广告
广告
热门推荐
广告
广告
EE直播间
在线研讨会
广告
面包芯语
广告
向右滑动:上一篇 向左滑动:下一篇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