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过往,亲切又真实;思考总结,乐观且前行。
时间过的可真快啊,毕业参加工作至今4年,在智能驾驶/自动驾驶的这个行业内,变化很快,也简单记录下这几年的心历路程。
01.
选择进入
时间拉回到2018年3月份,硕士顺利毕业,读研期间研究方向是:摄像头和毫米波的目标级别融合算法研究。鉴于研究生期间的想法,就着要将技术和管理并重的路线去择业,然后循规蹈矩的随大流地应聘了一众汽车行业的公司。
回首当时:
在2017年初3月左右,当时的“蔚来”在创新港有着在上海排得上名气的办公室,各种工种的人群让人眼花缭乱,当然也有着各种各样的fashion,连办公室的命名都是类似“London”等充满着全球视野的地名。但重要的ADAS研发却没有被安排到这样高端霸气的办公室,而是在其附近的一个类似秘密研发的地方,这个办公室就很一般了。周围的同事,基本上都是清华的圈子和各种BAT互联网的大神,那个时间段是互联网跳槽到汽车的初始阶段,工资也很高,相比于互联网又没有那么累,所以大家都是朝气蓬勃,很愿意干事。在那个时间,恰逢17年上海车展,NIO的展台高端霸气,从入职到展台就一直觉得NIO是真的有钱。清晰的记得,给我们培训的老师是在上汽工作了10+的老法师,在被问到“蔚来什么时间最关键?”的时候,他的回答是2018年年中,届时ES8的第一批用户反馈就会决定NIO的发展。IPO虽然也在路上,但总体感觉,那时的大家都很担心自己的高薪能够持续,NIO是否会坚持不下去,尽管大家都很努力的工作。
现在总结:
1. 担心其“不稳定”
当时看到的是对职场对表面的认知,第一个正式实习的地方,让人印象深刻。蔚来这个品牌也还没有被外界广为熟知,以至于在择业的时候,还担心其存活的时间,也就是大家说的“不稳定”。后来的故事,大家也都熟知了,NIO在2018年上市,随后股票低至1美元,CEO李斌也被选了2019最惨的人,在2018年到2019年有很多人在这个时间选择放弃了股权和高薪,及时跳槽离去,也就是大家担心的“不稳定”。可是,在这个世界上,哪有什么稳定,都是相对而言。
其实,一群愿意做事情的人作为同事,一个多次创业成功又再次创业的老板,一个当时工资也不低的公司,其实,应该也还不错。
2. 担心其“学不到东西”
不要在意工资,要学习点东西,然后才能立业。当时,行业的潮流要么去OEM,要么去老牌Tire1。去OEM是因为甲方虽然很多不是自己做,但是可以让各方供应商来“朝拜”,进而了解学习各方所长;去Tire1是因为作为供应商需要自己很了解算法,学习进步更快。但当时对于NIO来讲,各个方面还不够成熟,所以有可能“学不到东西”。其实,现在感受是,只要公司有你感兴趣的项目在运行,有内部高层或者甲方的督促,项目立项后的方向要SOP,则在项目中的成长是无与伦比的,学习的东西自然而然也会得到。SAIC-上汽乘用车
回首当时:
时间应该是2017年的暑期实习,作为黄渡理工院校的必备项目,更是汽车人的不可缺少的一个实习,每天80的实习工资已经持续了好多年,但依然是炙手可热的offer,最大的原因是可以留用,很多人也以此来所谓的“保底”。我也不例外,炙热的烈日,上乘的园区可是真的大,各个矗立的高楼和严格的打卡让一些不熟悉的部门看起来格外神秘。当时实习的部门,还是前瞻技术研究部,整个暑期实习最主要就是研究了Yolo算法,但更多的是对大公司整个体系的了解和工作氛围的感受。届时RX5车型的大卖,以及上乘薪资的调整,都让人心向往之。依稀记得,全国各地的985/211的研究生们齐聚,应该得有几百人之多,大家各显神通,以至于整个园区都有青春洋溢的笑脸,话说回来SAIC的实习可谓真的丰富,各种展览,甚至在短暂的2个月实习,竟然还有辩论赛这种活动。
现在总结:
1,担心其“过于稳定”。
人真的是矛盾的联合体,不稳定的嫌弃,稳定的又担心没有挑战。哎,真奇怪。很多小伙伴,当时都拿了其offer,但是很多没有去,是因为害怕“养老”。SAIC名副其实是所大学,稳定不是缺点,自己随环境而变才是关键。其实,现在来看,对于一个不求“卷”的人来说,SAIC是一个可选的地方。标准而又成熟的流程,虽然有时略显桎梏,但恰恰也是品质的把握。最终
A公司
当时的自动驾驶是真的开始热起来了,嗅觉敏锐的公司,尤其是在国外这种资本敏锐的行家们,又开始做文章了----“拆分”,剥离出其ADAS业务部门,组成新公司单独上市融资。其2017年自动驾驶的排名比较火的一张图,之前只关注Leaders的角色,现在才知道当时的Tesla远没有现在这么强。
凭借着其在领先地位中唯一的一家Tire1,和其出色的毫米波雷达性能,让当时的我充满着迷。新名字,新公司,新产品,确实可以让人眼前一亮。当时,连ADAS算法工程师和ADAS系统工程师都傻傻分不清,竟把BSW误认为是算法工程师;算法工程师是系统工程师,于是虎头虎脑地由系统工程师开启了职业生涯。人这一生,就是这么神奇,尽管你还没有完全理清楚其中关键,但心中的那不变的念头还是会指引着你向前走。为了技术和管理并重,又要在开始时从技术入手,就选了“ADAS算法”的系统工程师。人,是真神奇。
思考现在:
勇于询问。
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没有之前那么“敢于问问题”啦。在任何时候,勇于问自己不知道的是一种本事,尤其是在大会上当众发问。现在回想,如果当时对于职位或者不清楚的地方,如果要再勇敢一些,可能就会有些不一样。了解事情过后的决定才更加精准。
回首过往,或许你认为纠结很久的决定,一定是你跟随了你还没有完全了解的内心声音才做的,也恰恰是这样的决定影响了你今后的人生。所以,大可不必遗憾,如果有机会再来一遍,你还是会做同向的选择。只不过,在今后的工作中,思考问题要勇于打破传统的思维,“不稳定?”与“太稳定?”;“学得到东西?学不到东西?”要看到问题的更深一层,到底是什么?自己在心中所列的选择,才是最符合自己的。
2018年的择业,教会我:无畏遗憾,勇于向前。
02.
有人离开
读大学或者读研究生的时候,目标是毕业拿证,所以绝大部分人并没有考虑过离开或者跳槽,按部就班,如期拿证。但职业生涯就不一样了,没有人规定一定要在一个单位/公司工作的时长,没有模板,没有规定,一直有人加入,也有人离开。江湖就是这样。
跳槽
2018年,对于ADAS/自动驾驶真的是疯狂的一年。2018年之前,敏锐的资本早已经开始了布局,有能力的创业大拿也已经开创了自己的电动品牌,传统的OEM也开始了重构的萌芽,投石问路,摸石头过河。站在那个节点,没有人对未来清楚,但却丝毫不影响大家的热情。尽管2018年,对于绝大部分工科生来说,互联网依然是香饽饽,高薪的行业代表,但是从现在回顾来看,那一年也许变化已经悄然发生。
大佬们振臂一呼,小弟便摇旗呐喊。跟随时代的步伐,于那时我也成为了一名ADAS的系统工程师,在公司的部署下,我司与华南某OEM率先开展了当时宣称L3的量产项目。话说当时,我司最不缺的就是项目,领先的技术,华尔街的资本新宠(拆分后的公司),并收购了Ottimatika,风光无二。就连Bosch老大哥,虽然体量比不过,但就ADAS方向,我当时就觉得我司更NB一点。
有了项目那就撸起袖子,埋下头,开干呗。小组成员也都比较优秀,工作多年的留英博士,留德海归,以及众多清一色985硕,甭管有没有经验,有国外强有力的技术背景,国内之前量产项目的支撑,如期推进只是时间问题。在技术方向的逐步前进的同时,也让我了解到一个项目要想成功就需要各个方面的同事共同努力才能完成。这其中,就有一个职位,叫做:项目经理,Project Manger。当时的我,还不太懂,就是觉得这个人不太懂技术,但是能管理项目,这是什么鬼...(((m -__-)m!现在回首来看,项目经理太重要啦,好的项目经理,让人心旷神怡,工作也很开心啊。
第一个人开始离开....
职业里面的故事,并不是童话世界里那么完美,甚至有点残忍和血腥。为了支撑L3项目的顺利SOP,需要前期验证一些算法模型;诶,问题来了,OEM造车需要时间啊,那前期验证就需要实车啊,没有怎么办呢?那就买呗,那一年,最流行的车是 Lincoln MKZ,并不是因为别的,而是这款车能够被改装成可以被计算机控制的样车,也就是可以知道整车关键的控制信号!(不说不过瘾:改装的公司叫DATASPEED,改装一台MKZ,60个W,还得排队。讲真, 我是有点无语 。)
所有事情都已经完毕,我们MKZ的PM也到位了,我们就叫他Chris_Y吧。我从入职小白,除了搞明白信号列表CAN matrix;使用CANcase 去实际测试数据;整清楚握手逻辑,还得去工厂安装我们自己的雷达摄像头,数据记录及管理各种事情;我们的Chris_Y老哥,尽职尽责帮我们解决一切技术路上的障碍,也会在工厂里面请我们喝饮料,当然也特别能讲,包括他自己人生路是如何错过支付宝等重大财务自由机会的。自己写文章,自己周末进取考各种证书,包括组织team聚会,各种技能拉满。日子一天天过,我的职场生活依旧逐步升级,内心充满战斗工作的热情,感觉世界我有,感觉为梦想而战,特别的团队也都是实干一族,PM也很给力。那我这下一步不就得是技术骨干,升职加薪,指日可待。哈哈哈。。。
然而事情却发生了变化,在Chris_Y入职不到半年的某次充满着一片欢乐祥和的聚餐中,我们的PM告诉大家他即将离开,去寻找新的机会。What! 这么好的团队,一片祥和之中,公司团队都在上升期,他!怎么选择了离开!!!完全不理解啊?!!!震惊(○´・д・)ノ,第一次感觉有些许失落,不理解,不明白。为什么呀?!从现在的视角回首发现:每一个人的离开都不会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原因。尽管当时团队很诧异,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快就有人进来,重新组局开场。一切甚至像没有发生,一切如旧。大概是在公司后面的一两年里面,才知道chris_Y之所以选择在那个时间离开,是因为他本来有一个PM director的职位,但鉴于不能直接跳走,来我们这里过渡一下。
Chris_Y的离开,对我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并不是因为他在工作上的影响,而是让我明白,每一个人都得有自己的职业生涯计划,没有人为你操心,也没有人替你决定。在职场上,不能像是在学校,考试成绩对应工资,大家就努力学习就可以;在职场,每个人的经历不一样,每个人想要的也不一样,每个人能力也不一样,每个人的心态也不一样,所以要做的就是,根据自己的节奏,走好自己的路。
2018年的职场,教会我,自己的路要自己走,没有规则,自己成长。当然,爱长不长,没人管你。
故事没有结束,也只是开始。。。
03.
纷纷离去
2021年的4月,春日的暖风还没有吹醒大地,我还没来得及缓过神来,众人便纷纷离去,哦,注意:不是有人开始离开,而是很多人开始离开,就像断线珍珠,纷纷落下。
身在自动驾驶行业,知道很火,但是对于刚工作3年不到的我来说,不知道这个火到底是有多火。现在回首来看,虽然热度依旧,但是盛况已不若去年。
这个行业太深,太大,太高端,当然也太耗钱。高端的人才是真的高端,去年就听说华东某位大佬院长跳槽竟然跳了2个亿!!!吼吼,惊掉下巴,赶快查了查我司的CEO工资,据SalaryCom显示,2020年共计到31.3Million,Amazing!!!
然后又想了想自己,一阵悲伤袭来,不能言语。
路还得走,活还得干,看着左手的CANoe和线束 ,右手的电脑上面放的域控制器,那简直了,我不是还差多少的问题,我是后面还差多少个0的问题啊。
不过,庸人何必自扰,这些离我还很遥远,人要学会横向对比才能容易获得心安。高端的大大佬们,都不在身边,何必感叹弗如。看看身边的同事,亲切感倍增啊,大家还都不是拿着一样的钱干着一样的活嘛!985怎么了!海归怎么了!都是同事嘛,单纯的心里顿时好受了许多。
本着,不必瞻仰高山,时刻注意脚下的理念;不去看摸不着的,就从身边去感受到行业的火热。
A君是我司资深算法工程师,已经是第二次进来我司,中间去了趟狼性团队著称的公司,据说喜提百万年薪,但依然放弃回归我司。A人很好,当我还不太会用Autobox的时候,还借我工具和指导我如何操作,人很奈斯,在此感谢一下。可惜的是,还没回归没多久,再次被猎头高价猎走,瞬间公司盛传该君年薪150个W。听了还是蛮震撼的,不过心里想,我要好好干,假以时日,那我。。。哈哈哈。加油!祝福。
Z君是从我之前实习的公司跳过来的。在2019年的时候,其前东家股票跌至1美元的时候,我们还感叹其真是机智,敢于在关键时刻放弃几万股的股票,甚至还赔了点钱,主动跳出来到我司。随后,李斌被评为了最惨的人,股票应声下跌至1美元,关于破产的传闻甚嚣尘上。后面的故事大家也都知道了,随后的时间,合肥入资,起死回生,其股票高点时,翻了50倍左右。哎,长叹息以掩涕兮,遗憾呀,可是没有后悔药,之所以选择离开,一定是有了更好的选择。就像是我们当时选择了来到这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只要技术在手,天下何愁。虽然我每每想起还是替他惋惜,但人家能力傍身,叱咤各种会议,又被猎头高薪列走,年薪超百万。听了还是蛮震撼的,不过心里想,我要好好干,假以时日,那我。。。哈哈哈。加油!祝福。
D君是我司系统工程师。入职后没多久就听说很NB,作为系统,基本就是Handle全场,人狠话少,懂系统,懂算法,懂底软,懂测试,懂功能,绝了!那会是我心里的榜样,太到位了。不像我新手系统,即使把问题定位到某处,需要去浅浅沟通下,那也得客客气气,关键是人家还很忙不一定及时回你。这位D君,那就不一样了,算法的错,一击必中;软件的错,直接定位到多少行,那简直了,咋说呢,确实有点NB。这种选手就很容易被盯上,果不其然,被嘉定某芯片公司高薪搞走,几十万的期权。听了还是蛮震撼的,不过心里想,我要好好干,假以时日,那我。。。哈哈哈。加油!祝福。
如果说这些都是工作经验丰富了的,还不够横向对比,那么有几个和我工作时长差不多,能力相仿的哥们,举起一个例子T君,该君入职略晚于我,系统转算法,能干,下功夫,平常不显山不露水,突然有天和我说,要走了,外边翻了近一倍,让我好好考虑下。我TM这会不能再说,假以时日了吧。只能默默祝福了。
虽然这些没有第一个项目经理的离开让我诧异,但这些人跳槽的速度,这些人的数量,这些人的薪资让我震惊。
回首过去,我还没有反应过来,他们便已经早早选好了路,去了远方。
有时候,行业的火热和资本的助推真的容易让人迷失,每个人都说这这行业太多的泡沫,早晚要崩,但是大家还是争先恐后的投入其中。
2021年的职场教会我,机会来的时候,没有人会等你准备,更没有人替你规划未来,你要做的就是瞄准,出击。
04.
去向何处
08年汶川地震,晃动了半个中国,大家众志成城,共同救灾;同年南方雪灾,全国人民上下一心;直至近年,北京暴雨,郑州暴雨,19年武汉疫情,国民在灾难面前总是选择共同面对,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但直至22年上海疫情,我才知道,有些事情即使我们扼腕叹息,心生怜悯,但只有这些事情真正发生在自己周围的时候,我才会明白有些时候并不能感同身受。尽管你想,但是却无法真正的理解。就像是自动驾驶的行业,你不在其中,你很难真正地理解。
自动驾驶风口中的每一个人都在发光发热,但大佬的身影总是在我们身旁引领和鞭笞着我们前行。尽管成功的道路不可复制,但是努力汲取,内心渴望进步的年轻人们总是在低头搬砖期间,观察着周围人的情况。2021年是资本助推的一年,是各个公司争抢人才的一年,我身边的也不例外,就在前文中提到的那样,这些人都去了哪里呢?(为了避免认出,仅仅字母代替,薪资略有差别,仅供参考。)
A,硕士3年,ADAS算法,现嘉定创新广场智能驾驶公司,55+;
B,本科7年,ADAS算法,现嘉定创新广场智能驾驶公司,65+;
C,本科7年,ADAS系统架构,某豪华电动车初创OEM,65+;
D,85年左右,ADAS系统大佬,跳嘉定某智能驾驶初创芯片独角兽,工资不详,据说股权30W股左右;
E,英留学硕士,ADAS系统,跳嘉定某智能驾驶初创芯片独角兽,50;
F,83年博士,ADAS系统大佬,跳北京某想初创OEM,100+;
G,85年,ADAS系统,跳苏州某明星初创独角兽,70+;
H,90年,ADAS系统,跳嘉定某来明星初创OEM做算法,70+;
I,。。。。。
当然,你别问我怎么知道的,我就是知道,哈哈哈。以上都是比较优秀的小伙伴们,工作态度以及工作能力都没得说。他们的每一份付出都是为了让自己沉甸甸收获时充满愉悦的快乐。
每个人离职的时候,各级领导和HR都会和大家谈谈心,大家也都会谈谈自己的想法,但是基本没有人会说是感觉自己工资低而走。但是当我请与我相关的小伙伴喝上最后一杯餐厅咖啡时,大家也都会毫不客气地说出真正的原因。害,这满满的职场文化真让人不知说啥。
本科毕业时,很流行的一句话:”愿我们聚时一团火,散作满天星。“大家在工作时,同心协力,共度交付的艰苦时光,回味起来成就感满满;但当各自散去,我还是满不舍的,毕竟我是个恋旧的人。
回首过往,每个人的选择各有不同,没有好坏,只有适合与否,我相信肯定会有一部分人做了即使在日后回首时依然无比正确的选择,带领他走上更高的一个台阶,当然其中也有他自己的努力和智慧,也正是这些看起来不起眼每一小步,让大家走向不同。
2022年的职场教会我:你已经长大,无畏好坏,冷静分析,大胆抉择,不要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