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射频工程师,能够留名青史的不多。我们大家所熟悉的除了Smith 大神和Wilkinson 大神,另一个就是Julius Lange 了。Smith圆图和Wilkinson功分器都不用再多做介绍了。我们今天来讲述一下另一个留名射频史的工程师 Julius Lange 和他的Lange 耦合器。 No.1 Lange 耦合器的历史 1969年,当时在TI工作的Dr. Lange 接到了一个棘手的项目。当时的TI要研发一款基于陶瓷基板的射频放大器,在这个放大器里面需要一个3dB耦合器,然而在当时的条件下,微带耦合器很难实现3dB的紧耦合。即使现在,在同层PCB上,靠窄边耦合,也很难实现如此大的强耦合。如果这个问题给你,你会怎么解决呢?很快我们都会想到了交指,用交指来实现微带线见的强耦合,这个在现在滤波器设计中会经常用到,比如下面这张图。实际上 Lange也想到了这个方法,但是在实际设计中又遇到了对称性的问题,在这一个一个问题的排查解决过程中,一个伟大的耦合器就此产生——Lange耦合器。 J. Lange 是幸运的,他接到了一个好项目,让他有机会去寻找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换做是你,也许这个耦合器前面加的就是你自己的名字。不能怪我们不够聪明,只能说自己生的太晚了。 Dr. Lange 紧接着就发表了这篇著名的论文“Interdigitated Strip-Line Quadrature Hybrid”,当然也拥有了这个耦合器的专利US3516024。(需要的同学可以在公众号对话框输入 Lange,获得下载链接。) No.2 Lange 耦合器的原理 Lange耦合器是一种正交混合耦合器,在输出端口(端口2和端口3)之间有90°的相位差。Lange耦合器的微带电路设计如下图所示。为了达到强耦合,此处用了四根相连接的耦合线,这种耦合线很容易实现强耦合,并且有一倍频程以上的带宽。其难点是实际加工比较困难,主要是线比较窄且间隙很小,另外的横跨在线之间的连接线也很难实现。 于是人们就把原始的Lange耦合器做了展开设计,如下图所示。 展开型的Lange耦合器设计就稍微简单点,但是原理同Lange原型一样。展开型的Lange耦合器可以用等效电路模拟,如下图所示,它由四根导线组成,所有这些导线都有相同的线宽和间隙。如果我们假设每根导线只与相邻的导线进行耦合,忽略较远的导线的耦合,那么其等效电路可以展开成两根平行耦合线。然后就可以用耦合线的分析方法去分析Lange耦合器。 分析方法我们不再详述,具体可参考论文“A NOVEL APPROACH TO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3 dB LANGE COUPLER FOR MMIC Ka-BAND QPSK MODULATOR” 比较方便的是很多的射频仿真软件上集成了Lange 耦合器的模型,我们可以直接调用模型进行仿真。比如ADS里面的这个模型。 我们调用这个模型就可以进行仿真。 这个看似复杂的Lange耦合器,其实原理也很简单。我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很多时候,自然而然的就解开了。所以,不要怕出问题。没问题才是最可怕的。当你解开时,会发现,其实原理就是这么简单。这也是我们在【射频学堂】不断地去嚼书本,去啃基础知识的原因。 这个交指结构在微波滤波器设计中会经常用到,尤其是在宽带电容耦合情况下。 关于Lange耦合器的一些论文和专利下载请在公众号对话框输入:Lange 获取下载链接。 参考文献: 1, Interdigitated Strip-Line Quadrature Hybrid, Julius Lange 2,Microwave engineering David Pozer 往期推荐 更多内容,请关注公众号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