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的电子电气架构的热潮在几年以前就已经开始了,众多的OEM们大秀肌肉,展示自己在电子电气架构领域的实力,纷纷推出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电子电气架构。但时至今日,真正搭载全新架构的量产车型依然少之又少。
(图片来源:网络)
这背后的原因众多,但最主要的无外乎以下3种:
1. 全新架构的开发周期较长,想两三年就完全落地,有着极大的难度。大家可以回忆以下大众汽车的MEB平台的首款车型推迟半年多上市的情景——就连这些精确地像钟表一样的德国人都不得不推迟了SOP时间,说明做全新架构的难度是极大的。
(图片来源:网络)
2.资金投入巨大。新架构的实现所需要的资金总量是惊人的。由菲亚特克莱斯勒集团(FCA)和法国PSA合并而成的Stellantis集团去年曾宣布投资300亿欧元用于在软件和电气化领域的转型。虽然不知道具体投在新架构中的费用是多少,但肯定也是一个让人惊掉下巴的数字。另外一个可以参考的数字是大众的8000名软件开发人员,按照德国的工资水平,8000人每年的薪酬福利和相关费用肯定超过80亿RMB。几年下来就几百亿元投进去了,还不包括给供应商的费用、相关的各种基础设施的投入等。
(图片来源:网络)
3.缺少合格的人员。日益增长的人员需求与当前工程师群体数量的矛盾。
在传统架构时代,一个供应商的产品可以稍加改动一下给多个OEM使用,而在新架构时代,OEM都在思考自己做开发,各OEM的架构又差别巨大--这是一;
二,域控制器的开发工作量又远远超过传统的控制器;
三,也是最重要的了,市场上的相关工程师资源就这么多,其中,真正既懂软件还懂汽车的人少之又少……这3种因素作用下,各家OEM只能抢人了,抢来抢去,工程师资源得不到集中,每一家自然就都缺人了。这对于工程师们来说却是个利好消息:工资可以大幅度增长,可以跳槽的机会也大增~
(图片来源:网络)
虽然有着上述的诸多困难,但是各个OEM做新架构的热情依然不减。为啥?因为,大家都想在未来的智能车时代仍然占有一席之地,最好,能借此机会实现弯道超车,成为智能车时代的引领者。
(图片来源:网络)
然而,不论公司的老板们有多么宏大的理想和远大的抱负,打工者们却并非人人都想做新架构的开发。原因也很简单:
1.OEM的工程师们可能会觉得自己以前轻轻松松的就可以管理几个部件、做几个项目。但新架构却要求他们自己完成众多的以前没有做过的工作、使用没有用过的工具、工作的复杂度大幅度增长、不能再完全依靠供应商……
站着不如坐着,坐着不如靠着~~
(图片来源:网络)
2.OEM的项目总监们则会觉得自己负责的车型项目的成本在新架构下会增长,而功能却没有明显的增长。现在新架构能够实现的绝大部分功能在老架构上也能实现。而所谓的大数据、千人前面等好像也无法全面实现,至少终端用户可能很难直接感受到。
(图片来源:网络)
3. 不得不承认,上述的两个顾虑都是真真切切存在的,推广新架构的人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灵魂拷问:
Q:“你的新架构有什么功能是老架构实现不了的?”
A:“新架构支持全车OTA、大数据、功能安全、高等级智能驾驶……”
Q:“可是我的车不需要这些东西啊!”
A:“……”
诚然,如果只就单一车型而言,新架构好像并没有那么香。尤其是对于价格在十几万左右的售价较低的车更是如此。但新架构的开发与应用应该是一个企业级的战略选择,如果只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那么,这个企业很可能就无法进入未来的智能车时代。
进不去了
(图片来源:网络)
谈到智能车,人们通常都会拿苹果手机和诺基亚进行对比。如果我们回顾苹果的发展历程,就会发现:苹果在诞生之初并不是像现在这么无敌。至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人们还是会倾向于选择诺基亚。为什么?因为诺基亚质量好,功能也多,价格还相对便宜。也就是性价比高。但随着时间的发展,苹果的性价比高速增长,而诺基亚的性价比则提升有限。于是,智能机就逐渐取代了功能机的地位,成为市场的霸主。
(图片来源:网络)
当前,传统架构仍然处于优势地位:功能丰富、成本低、供应链成熟、质量好。而新架构却面临着诸多的问题:成本高、可选供应商少、开发难度大、诸多技术问题仍待解决、相比老架构,增加的功能有限……
(图片来源:网络)
然而,因为新架构有问题就不做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所有的技术都不是从诞生之日起就立刻成熟的,都需要一个漫长的发展期,然后会迅速突破,最终达到自己的极限点。当前的传统架构就是这么一个已经到达或接近极限点的技术形式。而新架构即将迎来自己的破局点。
(图片来源:网络)
如果现在不在新架构上进行投入,那么,等到竞争对手都已经踏上了增长的第二曲线的时候,你再想要努力追赶就会很难了。正如同诺基亚在智能机已经发展起来之后才发现自己已经没有能力追赶了,所以才不得不退出手机市场。因为,市场不会允许有真空期,任何一个空白都会被立刻填满。
(图片来源:网络)
力不从心啊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