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的发展将使交通行业迎来巨变,美国智库兰德公司多年前就指出,到2035年自动驾驶技术将趋于成熟;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也曾预测,到2040年全球75%的新款汽车都将实现自动驾驶。在这样的背景下,自动驾驶公司应运而生,传统汽车制造商也开始了转型,各国政府相继制定相关政策和法案,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发展,抢占竞争高地。
为了实现智慧出行,智能网联汽车的中国方案是通过充分融合智能化与网联化特征,以车载终端平台、智能计算平台、云控基础平台、高精地图平台和信息安全平台等五大产业基础平台为载体,最终实现“人-车-路-云-网-图”一体化协同的创新发展。
为此,我国建立了很多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先导区,大家都在探索怎样将车和路协同起来。根据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今年7月的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全国已建设17个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地方性的测试场超过20多个;并已批复建设江苏无锡、天津西青、湖南长沙和重庆两江四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基本覆盖全部的一线和中东部二线城市。
图片来源: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
车联网先导区探索各有分工
我国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包括江苏(无锡)车联网先导区、湖南(长沙)车联网先导区、天津(西青)车联网先导区、重庆(两江新区)车联网先导区。
另外,2022年3月,四川(成都)车联网先导区建设项目一期由腾讯联合两大交通生态企业中标建设。
工信部对四个车联网先导区制定的任务目标基本一致,但探索方向也有分工:江苏(无锡)主要是路端建设;天津(西青)是标准认证的评价体系建设;湖南(长沙)是场景创新、运营模式;重庆(两江新区)车联网先导区是山地特色车路协同应用场景。
从四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建设情况来看:
江苏(无锡)车联网先导区进行大规模试点验证的一期项目建设完成,目前在探索二期的商用化、可落地场景。
湖南(长沙)车联网先导区立足“双100”(100公里智慧高速公路和100公里城市智慧开放道路)目标构建C-V2X网络,优先推动公交、出租等公共服务车辆应用场景创新,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天津(西青)车联网先导区开展协同环境构建,率先提出“运营指导建设”思路,探索无人物流配送、无人环卫等创新应用场景,一期项目正在建设实施。
重庆(两江新区)车联网先导区主打复杂道路交通特征和特殊路况全场景测试和规模化商用,处于起步建设阶段。
智能网联测试示范区各具特色
2022年8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和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发布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评估结果,8个测试示范区获得“2021年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能力评估优秀单位”。
国家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京冀)示范区(北京)已建成全国首个T5级别自动驾驶封闭测试场,可复现京津冀地区85%城市、90%高速、80%乡村交通场景。
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封闭场地测试基地(上海)2.0由临港科技城、上研智联参与建设,是在先期封闭测试场基础上继续投入资金打造的升级版封闭测试场。
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封闭场地测试基地(襄阳)按照工信部数字孪生自动驾驶测试标准建设,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将虚拟场景投射进现实测试场景,实现虚实结合场景测试。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北方)示范区封闭场地已投入运营,面积35万平方米,封闭道路3公里,有6大类99个测试场景,实现了高精地图和5G信号全覆盖。
国家智能交通综合测试基地(无锡)是面向自动驾驶汽车上路行驶考试和安全评估的测试场,封闭测试道路总长3.53公里,分为公路、多功能、城市街区、环道和高速测试区等。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上海)试点示范区是工信部批准的我国首个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开放的一期测试场地(封闭)建设了GPS差分基站、LTE-V通信基站、DSRC和LTE-V路侧单元、智能红绿灯等,可提供29种场景测试验证。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构建了完善的智能网联汽车虚拟仿真、封闭场地和开放道路测试能力,包括面向高级别自动驾驶的预期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验证能力。
国家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应用示范公共服务平台(重庆)测试区已建成开放,有50个城市交通测试场景,涵盖弯道、隧道、坡道、桥梁、十字交叉口,为车企提供测试服务。
综上,一类是国家规划的车联网先导区,旨在有所侧重地探索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一些问题;另一类是封闭测试区或开放道路测试区,主要是为解决智能网联汽车辆的测试场景问题。
各种测试区、示范区、测试或示范基地比比皆是,但如何走出一条既有特色又有实效,真正解决城市建设、交通拥堵和交通管理矛盾的路子值得探讨。
创新思路:
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城市融合发展
最近,上海金桥智能网联测试示范区正式启动,国内首条中心城区自动驾驶开放测试道路在浦东金桥正式启用。第一批开放的测试道路有12条,共计29.3公里,有57个信控路口,是目前上海风险等级(总体被评为3级,最高4级)最高的开放测试道路。
事实上,在首批开放的测试道路背后还蕴含着更深层次的内涵:金桥是要打造全国乃至全球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的引领性标杆,促进汽车产业智能化转型升级与城市建设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协同发展。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公布《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赋予浦东新区改革开放新的重大任务,同时赋予浦东以立法权,将进一步加快智能网联汽车的立法进展。
2022年6月,为全力培育上海产业高端转型新动能,促进智能终端产业带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发展,上海印发的《上海市促进智能终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年)》提出,到2025年,上海智能终端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其中,智能网联汽车产值超过5000亿元,具备先进智能网联功能的新车产量占比超50%。具体目标包括,重点打造10款以上爆款智能网联汽车、10个以上商用智能网联汽车标杆应用场景;推动核心芯片、基础软件等关键技术创新突破,加快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智能座舱等终端系统技术产业化;在浦东等重点区域培育3个以上智能网联汽车应用落地示范区域。
2022年9月,上海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加快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将初步建成国内领先的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体系。目前,浦东金桥、临港、嘉定等区域都有智能网联测试道路,也有各自的区域政策,其中浦东更具立法优势,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方面的立法工作正在快速推进,在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撑下,浦东有望实现智能网联汽车各方面真正的有法可依。
浦东金桥的思路是“聪明城市,智慧出行”,在城市建设之初就将智能网联汽车融入进来,在这方面,金桥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立足“四个高地”,
推进智能网联汽车落地
区别于其他智能网联测试示范区,金桥具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产业高地、政策高地、场景高地和标准高地四个方面。
产业高地:产城融合发展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金桥管理局副局长严俊杰介绍说,金桥有最完整的智能网联产业生态,既有上汽通用、泛亚技术研究中心等汽车产业链,也有华为、中移动上海研究院、中国信通华东分院等信息产业机构。这里集聚的基础非常雄厚,也非常完整。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圈有助于实践5G+新基建+智能汽车融合发展路线,结合产城融合优势,构建开放、融合、共享的技术平台、数据平台,优化支撑产业转化孵化的软硬件环境,开发出最有特色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政策高地:既务实又突破
严俊杰表示,浦东引领区拥有独立立法权,首先将智能网联汽车作为第一批推进的立法项目,支撑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金桥示范区将用好相关立法创新突破的政策优势,探索无驾驶员智能网联汽车/无人驾驶装备的道路测试、示范应用、运营收费、高快速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的先行先试,吸引智能网联汽车在浦东实现更高层次的集聚和发展。
他说:“政府的着力点是打造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新产业需要新的扶持政策,通过加大支持力度,将有助于推进测试区场景建设和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应用落地,促进更多创新型企业形成集聚效应,研发出更多新产品。特别是在金桥从出口加工区向城市副中心转型过程中,更需要打造更多更优质的产业承载空间来吸引产业集聚。”
他告诉记者,管委会会把企业的一些相关诉求从立法角度表达出来,推进立法进展。“浦东立法还是比较务实的,一直在稳步推进,例如企业集中关注的无驾驶员上路测试、允许从事商业运营、下一步的商业运营化收费,以及尽快放开路权、高快速路测试许可、无人配送车辆上路等。”他说。
他说:“我们将通过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区、车路协同新基建、商业化应用探索,实现为浦东新区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目标。”
场景高地:形成商业闭环
据介绍,围绕城市副中心建设,金桥正在开发六片全新区域——打造“六朵金花”综合体,形成“地上一座城、地下一座城、云端一座城”的规划建设格局。全新打造的城市立体空间涵盖现成的地铁、地面道路,以及新建的办公楼、酒店、商业综合体、剧场、学校、住宅及地下停车库,在所有的要素中将融入智慧城市和智能网联汽车的最新技术。
严俊杰解释说:“因为是在白纸上打造一座新城,没有历史问题的束缚,可以将未来车和自动驾驶要素融入进去,包括智慧城市的传感器、数字孪生等,这样更容易实现突破;同时更有利于积累经验,最终在原有城市的不断更新改造中全面铺开,这应该是一条非常好的路径。”
那么,“三座城”的理念如何与自动驾驶测试区有机结合呢?金桥给出的答案是繁荣共生、融合发展,测试区对智能网联汽车的探索就是要解决如何融入未来城市和未来生活的问题;而新城打造也为智能网联汽车的落地提供了承载力和落地空间。
严俊杰指出:“实现和研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特色应用场景必须注重深度和温度。除了技术问题,特别要解决场景的商业化落地,特别是解决用户的刚需,如中心城区交通拥堵、停车带来的焦虑。有刚需用户就愿意付费,就会形成商业闭环。”
标准高地:引领行业发展
浦东一直致力于打造引领行业发展的“浦东标准”,制定具有示范作用的行业标准体系,打造具有引领性的标杆项目,全新的金桥模式正在逐步沉淀可复制、可推广的浦东经验。
为更好地推进金桥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建设,在上海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的指导下,由上海金桥(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电科智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了上海金桥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有限公司。
公司将为金桥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提供技术支撑和运营管理,助力浦东新区打造“未来车”产业的智能网联汽车管理运营功能性平台;作为浦东新区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示范的第三方机构,将从金桥测试示范区起步,承担浦东范围内逐步开放的其他区域测试道路的建设、运营和管理工作。
总经理林瑜表示:“我们的技术着力点是探索将作为未来数字化终端的智能网联汽车融入智慧城市数字化转型。在政府投入打造的公共数据平台基础上对接路侧数据、监管数据、运行数据,为智能网联汽车研发制造企业的车辆赋能,同时为城市交通管理和城市运营赋能。”
在这方面,金桥打造的云平台或大数据中心能够实现双向交互,重点解决数据标准、信息安全方面的关键问题,实现创新突破。
挑战和难点不容小觑
谈到推进智能网联示范区过程中的挑战和难点,林瑜认为,首先是法律法规的问题,这是先行先试要突破的难点;第二是不同层次的建设机制,各地各有千秋,没有固定模式,浦东也在探索;第三是建设涉及部门繁多,技术、产业、交通管理、公安等方方面面需要协调,在共识基础上平衡各方面的诉求;第四是效益评估问题,需要更加清晰和量化的投入和产出,以利于后续从示范区推广到整个城市。
林瑜解释说,车路协同、车辆智能化为城市带来了效益,也带来了挑战。效益评估牵扯的问题最多,汽车方面的效益更多是新产品研发,因为智能网联汽车不是在实验室里,要能够在城市道路上运行,无论车路协同还是智慧城市,未来车赋能到什么程度需要评估。
另外,车辆对城市管理、交通安全、用户安全、公众生活便利度、节省多少时间、提升多少幸福感和获得感也需要进行评估。如果能够有几个维度的效益评估模型,对于后续从示范区走向大面积推广非常有益。
未来规划与阶段性目标
林瑜坦承:“中国智能网联示范区确实很多,上海也不止一个。从里程数看金桥并不多,但我们的最大特色和优势在于产业厚度、技术深度和生活温度。”
谈到下一步发展,他表示,未来测试区的阶段性目标是为测试开放更大的路权,以金桥部分典型城市道路为起点,争取在一两年内从第一阶段的29.3公里拓展到金桥全域,同时推动高速、高架的开放,然后是浦东全域开放;在示范应用方面,主要是打造商业化应用场景,结合城市建设重点推动无人驾驶出租车、无人驾驶公交接驳、无人驾驶装备和地下车库自主泊车等应用场景,加快产业集聚和商业落地。
他最后强调,作为浦东金桥全产业链参与金桥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建设与发展的纽带,上海金桥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有限公司将结合浦东新区金色中环建设任务,贯彻金桥集团“三座城”规划建设理念,发挥“浦东优势”,打通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实现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与智慧城市的融合发展,打造未来特大型城市“聪明城市+智慧交通+智能驾驶”的融合标杆。
参考资料:
1. 我国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发展现状及测试互认研究,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公维洁;
2. 智慧交通一张网,我国已建四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智能交通技术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