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和大疆就像是一对双胞胎,无论是性格还是经历都太相似了。
它们都在深圳成立,都是理工男大厂,都在国外打出了名堂,也都因为所谓的“国家安全”问题被美国制裁,为了找增量,双方几乎同时跨入了汽车这条赛道,甚至都考虑过造车,但最后都把边界先定在了Tier-1内,只是实现路径大相径庭。
华为选择高举高打,一出现就是和极狐、阿维塔这样的高端品牌合作,一出手就是高难度的城区点对点自动驾驶功能,像是一位含着金钥匙出生的贵公子。
大疆车载却是反其道而行之,合作的第一款量产车是售价不到10万的宝骏KIWIEV,没有高算力,也没有激光雷达和高精地图,像个外貌平平,但功力深厚的武林大侠。
有一说一,搭载在KIWIEV上的这套系统惊艳了不少同行,毕竟能让鱼眼镜头参与行车感知,并能准确识别侧方车辆的,在量产辅助驾驶系统中属实罕见。
在这之前,所有车企在宣传辅助驾驶能力时,清一色都会强调传感器数量和芯片算力,导致的结果就是too expensive to buy,愿意买单的消费者寥寥无几,而大疆却是为数不多做减法的,据传和宝骏合作的这套L2+系统价格低至1万元左右[5]。
作为中国制造的两个标杆,大疆和华为过去在业务上并无交集,但随着两家公司在同一条赛道会师,未来针锋相对的场合只会越来越多。
做一个不恰当的的类比, 华为由于在芯片、算法、通信、光学等领域的深厚沉淀,更像是智能电动车领域里面的大商超,商品琳琅满目,就是有点贵,相比之下,大疆更像是一个专营小卖部,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围绕两者之间的差异化竞争,本文将主要回答三个问题:
1.为什么大疆会做自动驾驶?
2.大疆为什么会和宝骏合作?
3.为什么大疆的方案这么便宜?
众所周知,大疆是无人机之王,通过极强的垂直整合能力把一众外国对手打到生活不能自理,垄断了全球八成的市场份额,但再大的芝麻也只是芝麻,航拍无人机和专业摄像器材都太过小众,增速放缓是迟早的事。
大疆创始人汪滔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早在2016年,他就判断大疆(无人机)收入200亿就算到头了,而在这之前,他就瞄准了自动驾驶,2015年挖来了特斯拉负责开发Autopilot的工程总监Darren Liccardon,次年,大疆内部成立了一个小团队,开始研究自动驾驶。
对普通人来说,无人机和汽车,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看似毫无关联,但对工程师来说,无论是无人机,还是无人驾驶汽车,它们都属于“自由移动的机器人”,需要的能力是类似的,比如看清前方道路和障碍物。
而让大疆真正下定决心搞车是因为双目视觉方案的成熟。
2016年3月,大疆精灵4横空出世,它是第一个搭载了双目视觉解决方案的无人机,通过三对双目系统,它可以像古代的“二郎神”一样,可以精准感知到前方、后方以及下方的障碍物,通过算法可以实时构建出3D地图,从而做到定位、导航和路线规划。
这种避障能力是通过传统的传感器和测距方式无法实现的,无论是毫米波还是超声波雷达都有其限制,不能实现对现实三维世界的感知,理论上,激光雷达可以做到,但六年前,激光雷达还是奢侈品,而且体积大、功耗高,不适合消费无人机。
相比只有二维信息的单一照片,双目立体视觉就像是一个人看3D电影,能够获得一种身临其境的空间感,而它的工作原理也不复杂,用两个平行的摄像头拍摄,然后根据两张图片之间的视差,利用一系列复杂算法来推算出物体的三维位置。
某种意义上,双目视觉可以被看作是一个低成本的激光雷达,可以根据图像视差生成融合点云,但在汽车自动驾驶领域,双目立体一直都是个小众路线,只有斯巴鲁等少数车企采用,主要原因在于技术和成本都有些高不可攀。
在硬件上,两个摄像头要做到尽可能一样,如果两个摄像头每个都有5%的误差,那么对于后期调教的算法,难度就会增大许多[6],而且汽车的行驶环境比无人机飞行要复杂得多,无论是热胀冷缩还是剧烈抖动都会对系统造成不小的干扰,从而产生误判。
在软件上,双目系统要同时处理两个摄像头的图像数据,需要复杂的并行处理算法,对芯片算力和算法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重因素下,导致双目立体感知方案成本居高不下。因此,绝大部分公司都选择了技术门槛更低的单目和多目解决方案,比如自动驾驶领域的鼻祖Mobileye、特斯拉以及蔚来等国内新势力。
但基于单目的纯视觉感知方案并不完美,因为它过于依赖深度学习,需要对海量数据进行标注和训练,换言之,如果系统识别不出前方为何物,那么它就会当前方没东西,直接撞上去。
相比之下,双目立体方案虽然识别不出物体的性质,但优点在于不用学习就能察觉到障碍物的存在,并及时做出反应。
当时的大疆或许没有意识到,精灵4的诞生会为公司进入自动驾驶领域赢得一张入场券。随着量产经验的积累和算法能力的提升,大疆终于得到了整车厂的青睐,只不过,这是一个退而求其次的故事。
对大疆这样的跨界选手来说,如果能在一开始就获得大厂的背书,那绝对是梦幻般的开局。但实际上的入局之路有些一波三折。
一位知情人士对《远川汽车评论》透露,2019年,大众中国一个辅助驾驶项目对外招标,大疆、华为以及国内一家自动驾驶创业公司进入最后一轮,最后大疆赢了,“但不知是因为技术还是其他原因,合作一直没有落地,所以出现了今年年初大众收购华为自动驾驶部门的传闻。”
这段往事说明大疆在技术、成本控制和量产能力上的确有两把刷子,但另一方面也说明,像大疆这样的新面孔想打入传统大厂的供应链并不容易。
长久以来,整车厂是整个汽车产业链的主导者,拥有绝对的话语权,但随着自动驾驶等技术的成熟,新的供应商开始出现,新的供应关系开始形成,在新的领域,“主导权归谁”成为一个绕不开的问题。
去年,上汽董事长陈虹表示和华为合作会被偷走“灵魂”,而上个月,广汽埃安副总经理肖勇在行业论坛上公开喊话,“华为是大牌供应商”,与华为合作“基本上没有议价能力”[4]。
对于华为和大疆这样比较强势的增量零部件供应商来说,想要避免这样的争执,最好的办法是选择比较弱势的车企或者是新公司合作,事实上,它们也是这么干的,华为自动驾驶全家桶第一个搭载的车型是北汽极狐旗下的阿尔法S,而大疆选择了曾经的爆款制造机:宝骏。
宝骏属于上汽通用五菱,背靠上汽和通用两大豪门,2017年销量突破100万辆,当年的风光程度不亚于现在的比亚迪,但此后因为质量和品牌等问题开始走下坡路,今年上半年销量只有区区6万多辆,不到比亚迪一个月的三分之一。
去年,宝骏推出了一款电动小车KIWIEV,售价6.98万起,在竞争白热化、薄利多销的A00级市场中并不突出,每月平均销量只有2000辆,相当于同门兄弟五菱MINIEV的零头,为了改变这种低迷的现状,宝骏决定在新款的KIWI上搭载大疆的灵犀系统。
对大疆来说,宝骏的知名度和销量虽然不及大众,但作为曾经的国民品牌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一方面,通过产品的大规模落地,大疆可以积累丰富的经验和数据,从而训练模型和优化算法,另一方面,在这之前,大疆在车载领域已经默默投入了五六年时间,团队人数近一千人,在没有单独融资的背景下,不可能一直靠无人机业务养着,如果新款KIWIEV大卖,大疆成为智能驾驶供应商的道路会越走越宽广。
03
在无人机领域,大疆被称为“价格屠夫”,靠性价比卷死了不少同行,但即便如此,大疆仍然有让同行艳羡的利润率,今年年初,日本一家公司拆了一台大疆Mavic Air 2,发现材料成本只有售价的20%,低于智能手机的30%-35%[7],而这种花小钱办大事的能力也被大疆用到了汽车领域。
但具体到宝骏KIWIEV上,大疆又是如何实现极致性价比的呢?简单来说,就是三点:极简传感器+低算力平台+垂直一体化。
宝骏KIWIEV搭载的是大疆灵犀D80方案,这也是大疆四套智能驾驶系统中最基础、最廉价的一个,包括一套200万像素的双目摄像头,1个高精度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雷达,4个环视摄像头,仅此而已。
这样的硬件配置无论是和与华为合作的阿尔法S HI版相比,还是吉利星越L这样的大众车型相比,都显得有些寒酸,比如阿尔法S HI版搭载了3个激光雷达、6个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雷达、13个高清摄像头。
最值得一提的是,宝骏KIWI大疆版上没有侧视摄像头,而是被鱼眼镜头所取代。按照行业常识,由于鱼眼镜头存在比较严重的边缘畸变,通常只会参与泊车时的感知,而大疆通过一套独特的像差修正和3D物体检测算法可以识别出行车过程中的侧方车辆,从而实现LCC、打灯变道等功能。
在芯片选择上,大疆和宝骏没有选择英伟达Orin(一颗价格高达400美元)这样的SoC或者是华为MDC 810(算力高达400TOPS)这样的计算平台,而是选择了两枚制程更成熟、价格更亲民的德仪TDA4,单颗算力只有8TOPS。
大疆创新公关总监谢阗地在接受采访时说,智能驾驶的四座大山是传感器、算力、算法和数据,硬件能提高一套系统性能的下限,而数据和算法才能决定这套系统的天花板,对大疆来说,即便是16TOPS的算力也足够支撑一个好用的L2+辅助驾驶系统。
和其他ADAS供应商相比,大疆的优势不仅在于强大的算法能力,更重要的是有成熟的量产经验,而这是整车厂在挑选合作伙伴时非常看重的,尤其是对于生产要求极为苛刻的双目系统。大疆在2019年自建了年产能40万台的智能工厂,自产摄像头模组与域控制器,一方面节约成本,另一方面则用于保证品控。
从目前来看,由于切入场景不同,华为和大疆暂时没有直接竞争,但这不意味以后不会有,实际上,大疆除了有D80这样的基础套餐之外,还有更高级别的D130+方案,往后看,两家公司避免不了一场恶战。
参考资料
[1] 头顶200亿天花板,大疆天空悬停,伯虎财经
[2] 大疆造车疑云,36氪
[3] RoboMaster官方网站,大疆创新
[4] 华为与广汽深度合作或遇波折,财新
[5] 大疆智能驾驶首发五菱KIWI:不会飞,但很好用,汽车之心
[6] 自动驾驶里的单目/双目/三目到底有什么区别?易车网
[7] 大疆无人机拆解分析:一切都很好,但部分美国器件仍无法替代,技术邻CAD学习
编辑:罗松松
视觉设计:疏睿
责任编辑:罗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