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如果我发现了永动机,怎样在最短时间内让它世人皆知?

2023-03-13 中科院物理所 阅读:
论文投稿,一个上至院士大牛,下至普通本科生都十分关注的过程,一个平等给予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等所有科研相关人员痛苦的过程,一个用发量换数量和质量的过程,是学术成果发表的重要一环。

论文投稿,一个上至院士大牛,下至普通本科生都十分关注的过程,一个平等给予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等所有科研相关人员痛苦的过程,一个用发量换数量和质量的过程,是学术成果发表的重要一环。ut8ednc

ut8ednc

可以说,现代的成果多与少全看你论文投得好不好,发表多与少。那么在各种各样的科学杂志期刊出现之前,科学家们是如何让大家知道自己的研究成果的呢?论文投出之后,又是经历了怎样的审核才能见刊呢?ut8ednc

ut8ednc

01ut8ednc

前互联网时代的学术交流ut8ednc

设想这样的场景,你穿越到1665年发明了永动机。你高兴坏了,心想这不拳打万有引力脚踢相对论,诺贝尔奖随便拿?啊不好意思诺贝尔还没出生。那退而求其次《Nautre》《Science》总该随便发了吧,要求不高一篇混个毕业就行。可惜发不得,这时候最早的学术期刊才刚在今年成立。ut8ednc

ut8ednc

事实上,受限于生产力、管理方式等因素影响,学术期刊在出现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影响力有限,科学家们的研究成果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公布。ut8ednc

首先是写信。写给谁?写给朋友,写给前辈,写给大佬,可以多写给几个人,也可以写给有足够分量的人。正所谓山不就我我去就山,互联网没出查不到你的论文,你就把论文塞给足够多的人看,这样也算成功公布。ut8ednc

比如华莱士在发现了自然选择论之后就开始写信,写给了谁呢?达尔文!达尔文这时候也想到了自然选择论啊,写《物种起源》正写到一半,一看信两个人用的术语都差不多。达尔文心想咱一不能违背学术道德昧了人家成果,二这成果也是自己心血不能说给就给,于是找了几个朋友大家一起努力,最后两个人以共同署名的方式发表了描述物种进化的自然选择机制的论文,实现双赢。ut8ednc

ut8ednc

这说到共同发现,那就不得不提一下——牛顿-莱布尼兹公式了。两个人发现的用两个人名字命名,很合理对不对?但当时关于谁发现的可是吵了很久。原来虽然理论上牛顿爵爷发明微积分更早一些,但是莱布尼兹在1684年抢先发表了介绍微积分的论文。爵爷对这一偷跑行为多少是带点儿委屈的,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第一版和第二版中都有写道:“十年前在我和最杰出的几何学家莱布尼兹的通信中,我表明我已经知道确定极大值和极小值的方法、作切线的方法以及类似的方法,但我在交换的信件中隐瞒了这方法,……这位最卓越的科学家在回信中写道,他也发现了一种同样的方法。他并诉述了他的方法,它与我的方法几乎没有什么不同,除了他的措词和符号而外。”最后这争论一直到两个人去世才告一段落。ut8ednc

ut8ednc

除了写信,还可以写书。《几何原本》、《化学原理》、《论两门新科学的对话》、《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物种几何》、《一般集合论基础》、《电磁论》......能写出其中一本,便可以青史留名。ut8ednc

ut8ednc

高中大家应该都有过被老师强调要写整齐草稿的经历,是不是想着工作以后就可以放飞自我草稿随便写了?并非如此。计算手稿可是后人了解你的成果的重要途径,在遇见争议时手稿更是有力证据。前文提到后世普遍认为牛顿在莱布尼兹之前就发明了微积分,这就是从手稿日期的追溯判断出来的。ut8ednc

除了整齐之外大家还要注意,千万不要因为“这里的空白太小,我写不下”这样的理由就放弃写下你美妙的证明,因为这个证明可能就会困扰后世好几个世纪。这里我要批评一个人,因为大家都知道是谁我就不点名了。ut8ednc

ut8ednc

1670年再版《算术》一书,书中将费马的传世名言评论收录了进去。(图片中下方大写字母C开头的一段) |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ut8ednc

除开上述方式,开会也是一个好办法,并且在今天学术会议仍在学术交流中占据重要地位。比如前不久火遍朋友圈的室温超导体的发现,就是在美国物理学年度会议上公布的。包括著名“诸神之战”的照片就是第五届索维尔会议的合照(见下图),会议上爱因斯坦和玻尔关于量子力学产生了激烈的争论,是量子力学的两大学派首次公开论战。ut8ednc

ut8ednc

索维尔会议 |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ut8ednc

02ut8ednc

投稿与见刊,两者只差“亿”点点ut8ednc

论文写好投出去当然不意味着能够见刊,这之间的差距可能有那么“亿”点点。ut8ednc

ut8ednc

以顶级科学期刊Nature为例,当你投稿到Nature时,你的文章首先会被分配给一个或两个主编,他们会根据文章的主题、质量、创新型和重要性来决定是否送审;接下来就是同行评议环节,主编会邀请至少两名合适的审稿人来评价你的文章,审稿人会对你的文章提出意见和建议,并给出接受、拒绝或修改的建议;最后主编会根据审稿人的意见再次审查你的文章,并作出接受、拒绝或修改的最终决定,如果你的文章需要修改,你可以按照主编和审稿人的要求进行修改之后再重新提交。接受之后只需耐心等待,经过文字编辑和排版等流程,最能够发表出去了。ut8ednc

这其中需要花费的时间不定,文章的主题、质量、创新型和重要性都会影响这一时间的长短,但一般来说需要几个月的时间。Naut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官网给出的数据显示,从投稿到最终接受的时间中位数是200天。多轮的审稿和修改要占据这一时间的大头。(当然如果你的文章被拒稿的话可能会很快,只要几个周的时间ut8ednc

那么让每一位投稿人为之头秃的审稿机制是如何发展到今天的样子的呢?ut8ednc

目前学术界公认的最早的学术期刊是法国的《学者周刊》,该刊正式创办于1665年1月5日。同年英国皇家学会出版的《哲学汇刊》正式开启了审稿机制的做法。《哲学汇刊》编辑奥尔登堡为了保证期刊内容质量,在收到投稿后会将其转交给其他皇家学会成员进行评价,并根据他们提供的反馈来决定是否接受投稿。ut8ednc

ut8ednc

《哲学汇刊》 |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ut8ednc

我们现在熟知的同行评议(peer review)出现在19世纪早期。从1832年开始,英国皇家学会开始找人撰写评议报告,以确保编辑能得到更多专业支持,这一年也被视为评审机制开始之年。ut8ednc

ut8ednc

英国皇家学会会标 |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ut8ednc

但同行评议并没有立刻被所有杂志期刊采用,实际上到一个世纪后仍有人拒绝接受同行评审。1936年,顶级科学期刊Physical Review将爱因斯坦的手稿送去评审,爱因斯坦本人在知道后感到十分惊讶以及“难以置信的愤怒”,他撤回了手稿并抗议他没有授权编辑这样做。ut8ednc

ut8ednc

面对日益激增的投稿数量以及参差不齐的投稿质量,采用同行评议机制终究是大势所趋。Science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使用外部评议,1973年Nature将外部评议设为了出版论文的一项要求,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同行评议基本被所有学术期刊采用。ut8ednc

目前的主流评审有两种模式:单盲评审以及双盲评审。单盲评审就是作者信息公开给审稿人看,但审稿人信息保密不公开给作者看;双盲评审则指作者信息和审稿人信息都保密不公开给彼此看。这两种模式各有优缺点:单盲评审可以让审稿人更好地了解作者背景和领域动态,但也可能让审稿人受到作者名气、机构、国籍等因素的影响。双盲评审可以避免这些影响,提高公平性和客观性,但也可能导致审稿人难以判断论文的创新性和重要性 ,或者无法发现作者的造假或抄袭行为。ut8ednc

除了这两种评审方式,各大学术期刊也在积极探索更加高效、准确、便捷的评审方式。比如从2020年开始,Science开始尝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审稿人进行评价和反馈;而就在不久之前,Nature宣布开始接受一种全新的论文形式——注册报告(Registered Reports),作者可以在实验结果出来之前就进行投稿,如果能通过同行评议便可发表论文。ut8ednc

责编:Ricardo
文章来源及版权属于中科院物理所,EDN电子技术设计仅作转载分享,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有疑问,请联系Demi.xia@aspencore.com
中科院物理所
物理所科研动态和综合新闻;物理学前沿和科学传播。
  • 微信扫一扫
    一键转发
  • 最前沿的电子设计资讯
    请关注“电子技术设计微信公众号”
广告
广告
热门推荐
广告
广告
EE直播间
在线研讨会
广告
面包芯语
广告
向右滑动:上一篇 向左滑动:下一篇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