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模拟/混合信号
嵌入式系统
处理器/DSP
测试与测量
电源管理
通信
PCB设计
EDA/IP/IC设计
医疗电子
消费电子
汽车电子
工业电子
手机设计
物联网
人工智能
EDN原创
创新/创客/DIY
FPGA
eeTV
技术杂谈
芯品汇
图集
全部标签
技术
实例
芯品汇
资源
视频中心
在线研讨会
EE直播间
资料下载
小测验
供应商资源
视频工作室
ASPENCORE学院
社区
论坛
博客
问答
下载中心
评测中心
面包芯语
技术文库
E币商城
社区活动
ASPENCORE学院
活动
2024第五届中国国际汽车电子高峰论坛
IIC Shenzhen 2024
2024MCU及嵌入式大会
2024国际AIoT生态大会
IIC Shanghai 2024
IIC Shenzhen 2023
2023第四届中国国际汽车电子高峰论坛
IIC Shanghai 2023
2023全球 MCU 生态发展大会
2023(第四届)国际 AIoT 生态发展大会
更多行业及技术活动
工程师社群活动
专题
用于电路分析和设计的SPICE仿真指南
QSPICE电子电路仿真系列教程
电力电子笔记
数字电子基础
技术子站
电源和信号完整性测试技术中心
泰克智能汽车测试技术中心
福禄克红外热像仪免费试用
芯源半导体MCU技术中心
英飞凌电容感应方案中心
器件射频和材料介电常数测试
是德科技 新能源汽车三电测试技术中心
西门子EDA 3D IC设计解决方案
车载总线测试和解码
Microchip 视频与资源中心
NI最新射频仪器专区
西门子EDA中心
汽车电子专题
E聘
NEW
IIC Shanghai 2025
IC设计成就奖投票
标题
简介
内容
作者
全部
标题
简介
内容
作者
全部
首页
资讯
模拟/混合信号
嵌入式系统
处理器/DSP
测试与测量
电源管理
通信
PCB设计
EDA/IP/IC设计
医疗电子
消费电子
汽车电子
工业电子
手机设计
物联网
人工智能
EDN原创
创新/创客/DIY
FPGA
eeTV
技术杂谈
芯品汇
技术
实例
芯品汇
资源
视频中心
在线研讨会
EE直播间
资料下载
小测验
供应商资源
ASPENCORE学院
社区
论坛
博客
问答
下载中心
评测中心
面包芯语
技术文库
E币商城
社区活动
ASPENCORE学院
活动
2024第五届中国国际汽车电子高峰论坛
IIC Shenzhen 2024
2024MCU及嵌入式大会
2024国际AIoT生态大会
IIC Shanghai 2024
IIC Shenzhen 2023
2023第四届中国国际汽车电子高峰论坛
IIC Shanghai 2023
2023全球 MCU 生态发展大会
2023(第四届)国际 AIoT 生态发展大会
更多行业及技术活动
工程师社群活动
专题
用于电路分析和设计的SPICE仿真指南
QSPICE电子电路仿真系列教程
电力电子笔记
数字电子基础
技术子站
电源和信号完整性测试技术中心
泰克智能汽车测试技术中心
福禄克红外热像仪免费试用
芯源半导体MCU技术中心
英飞凌电容感应方案中心
器件射频和材料介电常数测试
是德科技 新能源汽车三电测试技术中心
西门子EDA 3D IC设计解决方案
车载总线测试和解码
Microchip 视频与资源中心
NI最新射频仪器专区
西门子EDA中心
汽车电子专题
E聘
×
杂志声明
我司杂志提供免费订阅,任何第三方平台的赠送或售卖行为均未获得我司授权,我司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广告
信号完整性SI PI仿真:传输线的TDR阻抗为什么是上翘的?
时间:
2023-04-13
作者:
射频学堂
阅读:
分享
扫码分享到好友
海报分享
在做SI仿真时,经常需要查看差分线的TDR阻抗,我们经常发现即使是一段非常均匀的传输线,其TDR阻抗也是逐渐上翘的,这是为什么呢?
一、传输线的TDR阻抗为什么是上翘的?
在做SI仿真时,经常需要查看差分线的TDR阻抗,我们经常发现
即使是一段非常均匀的传输线,其TDR阻抗也是逐渐上翘的,这是为什么呢?
如下图所示,是一段5in长的差分微带线,其模型如下,导体材料是copper,电导率为5.8e7.
TDR阻抗
我们发现阻抗从104逐渐增加到107了,增加了3欧姆。那这段差分线的阻抗到底是多少呢?104还是107还是两者取平均?我们先用ADS自带的CILD来计算一下,如下图,差分阻抗是104.13欧姆。
ADS CILD计算结果
我们再看看polar计算的结果,是103.16欧,与104比较接近。这说明这段传输线的阻抗是104欧,应该以TDR的起始点作为阻抗值。那么为啥TDR阻抗要上翘呢?
Polar计算结果
二、TDR阻抗上翘的原理
先来看一个实验,如下图所示,同样的模型,我只改变介质损耗和导体的电导率,3种情况如下图所示,红色就是原始情况,既有导体损耗(默认电导率5.8e7)又有介质损耗(df=0.01)的情况下,TDR曲线是上翘的。而当把介质损耗加大到0.03时,红色TDR变成了蓝色曲线,也就是说上翘减小了,区域平坦了。这时候,再把铜导体改为PEC,我们发现蓝色曲线变成了粉色,TDR不但没有上翘,反而是下降趋势了。是不是觉得很奇怪,好像从来没有见过TDR阻抗往下飘的情况。不着急,且听我娓娓道来。
不同导体损耗和介质损耗下的TDR曲线
上面的实验表明,如果只有单纯的介质损耗,如粉粉色曲线所示,那么TDR其实是往下飘的,正是由于导体损耗的存在,导致了TDR往上飘了。总结以下就是介质损耗导致TDR曲线往下飘,导体损耗导致TDR往上飘。那么两者同时存在的时候,就看谁的比重大,就往哪个方向飘。所以导体损耗才是TDR上飘的罪魁祸首。换句话说,如果导体损耗和介质损耗的比例恰当,也可以不飘,如蓝色曲线所示。
在我们现实情况中,由于导体损耗是一定存在的,同时介质损耗比较低,所以往往看到的大多数情况是上飘。有时候也会看到比较平坦的长走线阻抗,这并不一定是PCB厂家牛逼,而可能是材料的介质损耗较大,如图纸蓝色曲线对应的情况,df=0.03,这是一个损耗较大的介质材料。
当然PCB厂家应该尽量把导体的粗糙度减小点,也会减小导体损耗,使得TDR阻抗更加平坦,这也是跟厂家的工艺相关的。那么作为一个对技术有追求的工程师,一定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即为什么导体损耗的存在会使得TDR就往上飘了呢?其实这要从传输线的阻抗公式说起,如下图所示,阻抗
图1
Z是RLGC的函数。在频率比较高的时候,虚部jwl和jwc占据主导,远远大于实部的R和G,因此,Z最终可以化简为下图2的公式。
图2
换句话说,Z其实是随频率变化的,只有当频率大于某个频率以后,阻抗才能化简为L/C的开方,并且跟频率不再相关。那么在某个频率之前,阻抗Z究竟是怎么变化的呢?为了研究这个变化的趋势,我们随便设计一段微带线,然后求出RLGC,再根据阻抗Z的公式画出阻抗Z随频率f的变化曲线,如下图:
50欧微带线
等效的RLGC
Z随频率f的变化曲线
在ads里面可以很方便地使用公式画出阻抗Z的曲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大约在300MHz以后,阻抗Z就呈现定值,不再随频率变化了。那么在1MHz之前,阻抗大约是高频时候的2.2倍左右达到110欧姆,也是一个定值。而从1MHz~300MHz之间特征阻抗呈现下降趋势。这一段频率范围称之为过渡区。
再回到时域TDR测量,由于TDR测量阻抗采用的是时域反射的方法,其信号源是一个跃阶信号的上升沿,其包含非常高的频率分量,很显然,在信号源从0开始上升的瞬间,频率是最高的,包含较多的高频分量(这跟上升沿的时间有关系),所以刚开始的阻抗对用的其实是高频分量感受到的阻抗。随着时间的推移,频率分量从高频往低频下降,那么阻抗就是会逐渐上升的,如上如所示。随着时间越长(走线长度越长),低频分量越低,其阻抗也会越高,因此会看到往上飘的趋势。具体飘到多高主要取决于传输线的长度,也就是信号传输的延迟了。所以TDR曲线在时间上的上飘其实对应着阻抗随频率的下降。
TDR的跃阶信号源
同样,如果是理想导体,没有导体损耗的时候,TDR就是往下飘的,我们也可以用此方法进行分析。如下图是理想导体时,只有介质损耗存在的RLGC。
理想导体下的Z曲线
可以看到,如果导体是理想的,只有介质损耗存在时,通过RLGC值可以画出阻抗Z的曲线就是逐渐上升的。相应的TDR曲线就是往下飘的。
所以在低频的时候,其实主要取决于R/G的比值,当R>>G的时候,其比值就会很大,这时候Z就非常大,那么阻抗频率曲线就是下降的,当R<
三、学习小结
1、综上对于一段长的均匀传输线来说,其TDR上翘的原因是两方面构成:
一是由于导体损耗的存在,即R>>G;
二是TDR测量阻抗的原理是发射跃阶信号源,刚开始上升的很短时刻首先是大部分高频分量(>300MHz)先感受到这个阻抗,随着时间的推移小于300MHz的低频分量再感受到这个阻抗。
所以虽然TDR是时域测量阻抗的方法,但是其时域波形里面仍然包含着不同频率分量所感受到的阻抗,上翘的背后其实是代表着不同频率所感受到的阻抗。而且我们看到,走线越长,这种上翘越明显。同时这种现象也让我们体会到了时域与频域是如何相互转化的过程,即时间从0开始往后增加的过程,其实对应的就是频率从高频往低频下降的过程。
2、在理论上存在TDR阻抗往下的趋势或者平坦的趋势,但现实中基本看不到TDR往下飘的曲线,这是因为现实中的导体损耗不可能忽略,因为不可能存在理想导体。同时也不会存在理想介质。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对PCB工艺的控制,尽量去减小导体损耗,从而使得曲线更加趋于平坦或者说不要飘的那么厉害。
责编:Ricardo
文章来源及版权属于射频学堂,EDN电子技术设计仅作转载分享,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有疑问,请联系
Demi.xia@aspencore.com
有理有据,好文,学习了
阅读全文,请先
射频学堂
学无线,学射频,就来【射频学堂】!射频学堂专注于无线通信射频技术学习和科普,致力于传播无线射频知识,分享各种学习资料,助力全体无线射频人……
进入专栏
分享到:
返回列表
上一篇:
电能质量监测第2部分:符合标准的电能质量仪表的设计考虑因素
下一篇:
RFIC设计讲义4:Power Amplifier Design
微信扫一扫
一键转发
最前沿的电子设计资讯
请关注
“电子技术设计微信公众号”
推荐内容
兴趣推荐
2024年西班牙汽车销量突破百万!市场深度分析
2024年西班牙汽车市场的复苏不仅反映了消费者信心的回升,也显示出市场格局的动态演变···
拆解报告:小米四合一双头分线器
小米四合一双头分线器具备四个USB-A接口和一个USB-C供电接口,不仅性能方面可以满足日常办公需求,而且也可连接
比亚迪也在做机器人?——战略布局和思考
我们将深入探讨比亚迪机器人布局的推进方式、技术运用、产品迭代,以及分析其在人形机器人赛道的发展潜力与竞
特斯拉:自动驾驶与人形机器人最新进展!
黄教主在CES演讲之后,他对于自动驾驶的判断和方法论引发了很多的讨论。我们把目光投向目前在领先的特斯拉,其
拆解报告:嘉楠140W USB-C氮化镓电源适配器
嘉楠140W氮化镓电源适配器采用规整长方体造型设计,同时壳体加入透明风格设计更具辨识度。产品支持110-240V宽
拆解报告:ring 7.5W USB-A电源适配器
ring室内摄像头电源适配器采用白色方块机身,配备澳规两插插脚,支持100-240V全球宽电压输入,输出为USB-A母座,输
拆解报告:极空间T2私有云
极空间T2私有云内置M.2固态硬盘用于数据存储,并使用USB-C接口供电,能够方便的使用自带的电源适配器和移动电源
AI应用的最佳载体?6款智能眼镜产品和4款主流方案汇总
近两年来,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革命性进展,各行业纷纷掀起了AI化的浪潮。在消费电子领域,AI技术不仅与笔记本电
越南11月汽车市场销量同比增长58%
越南汽车市场在2024年11月实现销量大幅增长,显示出市场对经济复苏和政府支持政策的积极响应。然而,目前市场仍
展望2025汽车行业:AI、智驾的两大战役打响
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快速迭代,2025年将成为AI智驾技术发展的关键年份。在这个被定义为“AI智驾元年”的新时代
2024年12月和全年,各大品牌汽车销量汇总!
头部品牌的市场份额在持续提升,中小品牌则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需要通过差异化定位和创新产品来突破市场瓶颈·
吉利发布“智能汽车全域AI”,极氪智驾控制器应用英伟达Thor芯片
在CES 2025上,吉利以及极氪品牌分别出牌,发布了一系列重磅内容和产品···
领克900:定位“高端”,目标细分市场前三!
领克 900 的诞生,是领克品牌迈向高端化的重要一步。这款旗舰车型的先进技术、精准的定位和突破性的设计,向传
无酸纸有了,我来教你搞定变色油墨!
变色油墨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技术原理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揭开变色油墨的神秘面纱!
智能手机快充渗透率创历史新高!
充电头网通过统计了解到,2024年主流手机品牌累计推出166款智能手机,同时手机快充渗透率达 96%,仅7款百元机无快
吉利集团第50周销量,5.8万!
2024年12月9日至12月15日,中国汽车市场持续保持活跃,吉利集团四大主品牌总销量为5.8万台,各品牌销量普遍增长·
2024年印度尼西亚汽车市场分析,中国品牌逐渐立足
2024年印度尼西亚汽车市场经历了艰难的一年,中国车企的崛起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尤其是比亚迪、奇瑞和名爵等
2024年,BBA全球销量都在下跌!
2024年不光特斯拉全球销量下降了,奔驰、宝马、奥迪(BBA)三大传统豪华汽车品牌全球销量齐跌,可以看到全球经济低
意法半导体基金会:通过数字统一计划弥合数字鸿沟
在意法半导体,我们致力于以正向影响力促进专业技能的发展,并透过 ST 基金会在全球推行多元教育计划。我们的使
拆解报告:白牌电动工具电池多功能放电转换器
这款白牌多功能放电转换器适配得伟电动工具电池使用,将电动工具电池和放电转换器组装起来,即可组成移动电源和
使用MSO 5/6内置AWG进行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双脉冲测试
在本文中,宽禁带功率器件供应商Qorvo与Tektronix合作,基于实际的SiC被测器件 (DUT),描述了实用的解决方案··
嵌入式Rust:我们如今身处何方?
Rust对于一般应用开发来说很有意义,但对于嵌入式软件团队来说真的有意义吗?Rust如今的情况如何,它是否就是大家
毫米波雷达与音频技术重塑汽车驾乘新体验
汽车行业的发展正由两大创新领域主导:更为精准可靠的车内感知系统和高质量音频系统。传统方法如增加传感器或
631.2亿美元的市场,创新制造工艺将为柔性电子带来什么?
柔性电子设备的新型制造技术正在迅速涌现。有些人可能想知道它们是否比传统方法更好,以及它们什么时候会商业
广告
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换一换
换一换
广告
热门推荐
广告
广告
EE直播间
更多>>
在线研讨会
更多>>
学院
录播课
直播课
更多>>
更多>>
更多>>
更多>>
广告
最新下载
最新帖子
最新博文
面包芯语
更多>>
热门TAGS
产业前沿
消费电子
技术实例
EDN原创
电源管理
新品
汽车电子
处理器/DSP
通信
传感器/MEMS
模拟/混合信号/RF
工业电子
无线技术
人工智能
制造/工艺/封装
EDA/IP/IC设计
安全与可靠性
测试与测量
查看更多TAGS
广告
×
向右滑动:上一篇
向左滑动:下一篇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