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动力电池安全管理全面从严:标准解读

2024-06-03 汽车电子设计 阅读:
前几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布GB 38031《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征求意见稿)》,这标志着行业发展已不仅仅局限于补贴和税收政策的激励,更强调了对安全方面的提高要求。

 An3ednc

今年锂电池的安全问题引起了更广泛的关注。在电动自行车领域,锂电池事故频发,带来很大的挑战。而新能源汽车是我们产业新三样里面核心两件(电车、电池),所以动力电池的安全性成为行业发展的核心议题。An3ednc

前几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布GB 38031《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征求意见稿)》,这标志着行业发展已不仅仅局限于补贴和税收政策的激励,更强调了对安全方面的提高要求。An3ednc

这一更严格的标准设定,将推动行业持续提升动力电池的安全性能,为新能源汽车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本文深入解析此次征求意见稿的要点,并探讨其对行业的影响。An3ednc

An3ednc

Part 1

动力电池安全:An3ednc

新能源汽车的命脉An3ednc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使得动力电池的安全问题愈发凸显。作为车辆的能量心脏,动力电池的安全不仅关乎车辆性能,更是直接关系到驾乘人员的生命安全及公共财产的保护。当前动力电池安全事故频发仍是制约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痛点。An3ednc

新发布的征求意见稿在既有标准基础上进一步加严了对动力电池的安全要求:An3ednc

● 触发方法An3ednc

将内加热触发方法作为推荐方法后,标准中的触发方法增加到三种。An3ednc

An3ednc

企业可选择其中一种或其他方法来触发热失控。如果三种方法都未触发热失控,试验通过;如果触发热失控,需在5分钟内检查:An3ednc

◎ 是否有报警信号。An3ednc

◎ 是否起火、爆炸。An3ednc

◎ 烟气是否进入乘客舱。An3ednc

没有报警信号或发生起火、爆炸、烟气进入乘客舱,则试验失败。否则,试验通过。An3ednc

An3ednc

● 底部球击An3ednc

新能源汽车因底部撞击引发的电池起火事故增多,但现行标准中没有相关测试项目。行业内认可两种底部碰撞工况:刮底(X向)和托底(Z向)An3ednc

 刮底指车辆前部撞击障碍物,An3ednc

◎ 托底指飞石等异物撞击车辆底部(争论在于测试电池还是整车,整车测试更贴近实际但耗时长,电池测试简单但不全面),在标准中开发基于整车工况的电池底部碰撞测试。An3ednc

An3ednc

具体方案:An3ednc

◎ 撞击球头尺寸:根据数据,80%以上损伤直径≥30mm,故球头直径定为30mm,材质为钢。An3ednc

 撞击能量:根据损伤能量统计,设定为150J。An3ednc

 撞击位置:选电池包或系统的薄弱位置,由制造商提供。An3ednc

◎ 豁免条件:未在底部安装电池包的车型无需测试。离地间隙大的车型是否豁免需进一步研究。An3ednc

◎ 判定条件:测试后电池包应无泄漏、破裂、起火或爆炸。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00 Ω/V,交流电路不小于500Ω/V。An3ednc

● 快充使用后的安全性An3ednc

An3ednc

GB 38031 已考查过充、过流保护,但对于长期快充是否增加安全风险,行业存在分歧。部分数据表明快充循环后电池安全性降低,但行业部分企业则认为电池设计已考虑充放电工况,认为快充循环后电池无额外安全风险。An3ednc

制定了以下征求意见稿方案:An3ednc

◎ 试验对象:20%SOC-80%SOC充电时间小于15分钟的电池单体(不包括不可外接充电混合动力车用电池)An3ednc

◎ 循环次数:按12万公里,快充对应里程400公里,设定为300次。An3ednc

◎ 测试方法:快充循环后进行外部短路测试,以评估电池的安全性。An3ednc

考虑到快充循环可能导致电池内部副反应加剧和局部性能劣化,测试将评估长期快充循环电池在高温升情况下的反应速度和起火风险。征求意见阶段将进一步收集行业意见并进行验证测试、优化方案。An3ednc

An3ednc

Part 2

行业影响与企业应对An3ednc

面对更为严格的安全标准,部分人担忧是否会增加企业的研发负担,基于当前行业安全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多数企业已有相关技术储备,能够满足不起火、不爆炸的热扩散要求。An3ednc

征求意见阶段是一个方向,很多企业会提前升级技术方案,来让电车更安全。An3ednc

小结An3ednc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征求意见稿)》提出了更严格的安全标准,在电动汽车普及率达到50%的情况下,这将通过切实有效的措施降低动力电池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未来,新能源汽车行业将迎来更为光明的发展前景,动力来源也将变得更加安全可靠。
责编:Ricardo
文章来源及版权属于汽车电子设计,EDN电子技术设计仅作转载分享,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有疑问,请联系Demi.xia@aspencore.com
汽车电子设计
博主和汽车电子的行业的工程师们一起交流、探讨、思考的小结,以作为技术交流和沟通的桥梁。
  • 微信扫一扫
    一键转发
  • 最前沿的电子设计资讯
    请关注“电子技术设计微信公众号”
广告
广告
热门推荐
广告
广告
EE直播间
在线研讨会
广告
面包芯语
广告
向右滑动:上一篇 向左滑动:下一篇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