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自主品牌强势崛起,合资车企要开始反攻了!

2025-03-28 汽车电子设计 阅读:
2025年中国汽车产业真正走到了残酷的下半场,从智驾平权引发的一系列平权浪潮,中国自主品牌强势崛起,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地位让我们看到最直接的变化,产品力的落后到市场份额的持续下滑,让合资品牌站在了悬崖边缘···
 

2025年中国汽车产业真正走到了残酷的下半场,从智驾平权引发的一系列平权浪潮,中国自主品牌强势崛起,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地位让我们看到最直接的变化,产品力的落后到市场份额的持续下滑,让合资品牌站在了悬崖边缘。iNbednc

 iNbednc

我们尝试去剖析合资品牌当前的困境与应对策略,总结目前的应对措施,包括智能化技术的补齐、价格策略的调整以及销售渠道的改革,同时探讨合资车企在中国市场的底牌及其未来意义。iNbednc

 iNbednc

● 分为两大部分:

 iNbednc

◎ 分析合资企业自救的具体措施及其底牌;

 iNbednc

◎ 展望合资车企在中国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作用。

 iNbednc

这也算是对中国汽车产业上半场过去的总结,对未来的下半场展望!iNbednc

图片
Part 1
合资企业自救措施与底牌分析

合资品牌的自救措施有哪些?答案是。智能化补齐、价格调整与渠道改革。iNbednc

面对中国自主品牌在电动化与智能化领域的快速突破,合资品牌的市场竞争力受到严重冲击。为扭转颓势,在全球总部拿不出方案的时候,得到放权的合资车企正在采取多维度自救措施:iNbednc

● 智能化补齐:拥抱中国科技力量

2025年比亚迪开启了智能驾驶平权,这一波自主品牌(吉利、奇瑞、广汽、极氪)的组合拳下来,全中国的消费者都意识到,智能化已成为中国消费者购车的重要考量因素,智能化短板是市场失速的关键原因。iNbednc

不管是智能驾驶还是智能座舱,中国都是跑在了世界的前面。iNbednc

为此,许多合资品牌开始放下技术自研的固有模式,转而与中国本土智驾供应商深度合作,以快速提升产品竞争力。iNbednc

◎ 例如,2025款一汽大众探岳L引入卓驭科技的IQ. Pilot高阶智能辅助驾驶方案,基于“9V5R12U”硬件配置,支持智能车道保持、智能拨杆变道和智能避障等功能;
◎ 东风日产N7与Momenta合作,率先推出基于端到端智驾大模型的高阶智驾方案;
◎ 广汽丰田铂智3X搭载Momenta 5.0高阶智驾系统,配备激光雷达和英伟达Orin-X芯片(算力254TOPS),实现全场景无图智驾领航。

合资品牌正通过“借力”中国智驾供应链,加速补齐技术短板,提升产品在智能化领域的吸引力。iNbednc

当然并非所有合资品牌都能迅速适应这一趋势,东风本田S7虽然搭载了Honda CONNECT 4.0和华为智驾方案,但未配备激光雷达,在25.99万-30.99万元的价位区间内,与配备更高阶智驾配置的自主品牌车型相比,仍显竞争力不足。不同的品牌对于产品的需求,在智能化转型上的步伐是不一致的。iNbednc

● 价格策略调整:放下身段,贴近市场

在价格策略上,部分合资品牌开始放弃传统的品牌溢价模式,推出更具性价比的产品,以应对自主品牌的“价格战”。iNbednc

以广汽丰田铂智3X为例,其售价区间为10.98万-15.98万元,顶配车型配备激光雷达和全场景智驾功能,置换补贴后价格低至13.98万元。铂智3X的价格不仅在合资品牌中极具竞争力,甚至对标部分自主品牌车型,展现出明显的“接地气”姿态。iNbednc

相比之下,东风本田S7的定价高达25.99万-30.99万元,在同价位段内,其智能化配置与市场预期存在差距,这确实全球公司对合资企业的掌控力是不同的,结果也不一样。不放弃品牌溢价,现实就会教育大家。iNbednc

● 销售渠道改革:“一口价”模式的探索

为提升消费者购车体验并优化渠道效率,合资品牌还尝试改革传统销售模式,其中“一口价”策略成为重要突破口。iNbednc

上汽通用别克率先在合资阵营中全面推行“一口价”模式,即全国统一价,增强价格透明度,减少消费者议价困扰。例如,别克昂科威Plus和君越在推行限时“一口价”后,销量显著提升,2024年12月昂科威家族月销超2万辆,君越销量同比增长105.5%。iNbednc

这一模式帮助上汽通用消化了23.8万辆库存车,广汽丰田、一汽大众等品牌也纷纷加入“一口价”行列,试图通过价格稳定和渠道重构重获市场信任。当然这里很明显看出来,不是每台车每个车企都能从“一口价”中获益的。iNbednc

我们分析合资车企在中国市场的底牌,主要是过往累积的老客户和老客户中的品牌影响力。合资品牌在燃油车领域数十年的技术积累为其转型奠定了基础。iNbednc

合资品牌在老客户消费者心中的认可度和品牌影响力依然存在,尤其是在中高端市场,奔驰、宝马、奥迪等豪华品牌和大众、丰田等强势品牌,还是有自己的历史口碑。iNbednc

合资品牌背靠跨国集团,拥有全球化的供应链和研发网络,简单一句话来说,就是有钱,有其他市场赚的钱,这为其在中国市场的本土化转型提供了资源支持。iNbednc

◎ 大众集团提出“在中国为中国”战略,计划2026年推出全新PHEV和REEV车型;
◎ 丰田则通过与中国企业的合作,加速本土化研发,全球的钱与本土化结合的能力,叠加与中国科技企业的合作红利,这就使得合资企业的定位开始转变了。
合资品牌通过与中国智驾供应商的合作,不仅弥补了技术短板,还获得了融入中国智能生态的机会。
◎ 东风日产与华为、Momenta合作;
◎ 广汽丰田与腾讯、小马智行绑定。
合资品牌正借助中国科技力量实现快速迭代,长期来看,外资品牌和中国的技术合作,是一种双赢的事情,离开合资企业,这个事情就不顺了。
图片
Part 2
合资车企在中国和全球的意义

2025年作为战略反攻的关键年,合资品牌若能成功转型,不仅能在竞争中站稳脚跟,还将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全球化发展贡献力量,很喜欢现代讲的一句话“in China,for China ,to Global”。iNbednc

● 过去:技术输入与市场开拓

在过去几十年中,合资车企在中国市场扮演了技术输入者和市场开拓者的关键角色。iNbednc

自改革开放以来,大众、丰田、本田等品牌通过与中国车企合资建厂,引进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了中国汽车产业的现代化进程。例如,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的成立,不仅提升了国内汽车制造水平,还培养了大批产业人才。iNbednc

合资品牌丰富了消费者的购车选择,促进了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到2014年之前,合资品牌市场份额长期保持在70%以上,足见其对中国汽车市场的深远影响。iNbednc

● 现在:转型自救与本土化加速

当前,合资车企正面临市场份额快速下滑的严峻挑战。据中汽协数据,2024年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占比达65.2%,而合资品牌的德系、日系等销量普遍下降10%以上。iNbednc

为应对这一局面,合资车企加速自救,加大在电动化、智能化和本土化方面的投入,合资车企正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变革,努力适应中国消费者的新需求。iNbednc

本土化是当前自救的核心方向。丰田中国坦言,其全球研发体系已难以适应中国市场的快速变化,必须依靠本土智慧和合作伙伴,本土化不仅体现在技术合作上,还包括生产和决策的本地化。iNbednc

● 未来:生态共建与全球协同

展望未来,合资车企在中国市场的角色将从技术输入者转变为生态共建者。随着中国智能电动车市场的成熟,合资品牌需更深入融入本土生态,与中国企业共同构建智能化体系。iNbednc

◎ 广汽丰田未来将通过与华为、Momenta等企业的合作,实现从智舱到智驾的全覆盖,提升了产品竞争力,还为合资品牌提供了反哺全球市场的机会。
◎ 大众和丰田的本土化纯电平台车型,可能成为其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未来,合资车企的意义在于通过本土化研发和生产,满足中国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同时借助中国市场的经验和技术创新,提升全球竞争力,中国的技术通过合资企业和外资品牌在全球的积累去拓展全球市场。iNbednc

小结iNbednc

合资车企在中国市场的自救之路充满挑战,但也孕育着机遇。通过补齐智能化短板、调整价格策略和改革销售渠道,合资品牌正在努力扭转颓势,其技术积累、品牌影响力和全球资源为其提供了坚实的转型基础。iNbednc

从过去的技术输入者,到现在的自救转型者,再到未来的生态共建者,合资车企在中国的角色不断演变。合资车企通过与中国科技企业的深度合作和本土化战略,有望在中国汽车产业的新时代重塑定位。iNbednc

2025年,从合资企业的角度来看,新一轮发牌的机会,改写格局的反击战已全面打响,是否能走通我们需要更多时间来检验。iNbednc

责编:Ricardo
文章来源及版权属于汽车电子设计,EDN电子技术设计仅作转载分享,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有疑问,请联系Demi.xia@aspencore.com
汽车电子设计
博主和汽车电子的行业的工程师们一起交流、探讨、思考的小结,以作为技术交流和沟通的桥梁。
  • 微信扫一扫
    一键转发
  • 最前沿的电子设计资讯
    请关注“电子技术设计微信公众号”
广告
广告
热门推荐
广告
广告
EE直播间
在线研讨会
广告
面包芯语
广告
向右滑动:上一篇 向左滑动:下一篇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