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2025年超15款中大型SUV上市激战:市场将如何变化?

2025-03-31 汽车电子设计 阅读:
2025年中大型SUV市场的激战,是增程和插混大车普及的一年,是中国车企抢占高端化红利的机遇,也是从蓝海迈向红海的必然挑战···
 

2025年,中国中大型SUV市场迎来前所未有的竞争热潮,超过15款具备竞争力的中大型SUV将集中上市。Lmqednc

 Lmqednc

中大型SUV的推出逻辑,直接来看就是理想L系列和问界M9的成功,车大对于消费者的吸引力很大,这源于其较高的利润空间和消费者对空间、舒适性与智能化需求的增长。Lmqednc

 Lmqednc

这一细分市场的激战不仅是车企抢占高端化红利的体现,随着宁德时代推出骁遥增程电池,2025年中国新能源车市场从纯电的特斯拉范式开始过渡到增程的模式,电改油也意味着蓝海向红海过渡的必然,这场“修罗场”也会掀起一场价格向下,越级竞争的序曲。Lmqednc

 Lmqednc

图片
Part 1
为何中大型SUV激增:
逻辑与影响
● 中大型SUV在中国市场的火爆并非偶然,背后是消费者需求的深刻变化,其实也是试错的过程:
◎ 学习Model 3,目前看只有运动路线的小米SU7成功了,这个领域从汉EV/DMi系列、小鹏P7、P7i和P7+系列是站住了,但是有很多的选手表现都一般,比如智己L6、银河E8、极氪007和智界S7。
◎ 学习Model Y,可能需要等小米YU7出来再看,从智界R7、极氪7x开始和小鹏G6开始,后续有乐道L60、智己LS6、岚图知音等等。

纯电产品的效果真一般,随着二胎家庭增加和消费升级,6座/7座布局的中大型SUV成为满足多人口家庭出行的理想选择,中大型SUV细分市场兼具空间实用性和品牌溢价能力,能够实现“量价齐升”。Lmqednc

理想L系列凭借精准定位家庭场景,2024年销量突破50万辆,而问界M7则通过华为技术加持成为爆款,中国消费者需求驱动促使车企将资源集中于中大型SUV,以抢占高利润的细分市场。Lmqednc

相较于紧凑型车或小型SUV,中大型SUV因更高的售价和配置溢价,利润空间更为可观。Lmqednc

理想L9、问界M9等车型定价在40万-50万元区间,单车利润远超低端车型,高利润与品牌升级的双重诱惑,吸引了比亚迪、吉利、长安等巨头纷纷入局。Lmqednc

备注:我们这里先不加入小米的增程系列了,雷总是个bugLmqednc

● 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中大型SUV的激增提供了技术支撑。
纯电搭配大型SUV有点吃力,但是增程和插电混动的动力形式,让车企得以在中大型SUV上“大展拳脚”,2025年新品的集中上市,实质上是技术积累的集中释放,车企希望通过技术标签抢占消费者心智。
● 中大型SUV的激增将带来多重影响。
◎ 首先,市场供给增加可能导致消费者选择面过宽,某种意义上这个市场开始逐渐出现供过于求的状态,价格也会快速下降。
◎ 竞争加剧会把价格打下来,将压缩单车利润率,新玩家的加入将加速行业洗牌,推动中大型SUV市场的整体扩容,尤其在三四线城市的需求释放上。
图片
Part 2
中大型SUV血战
对中国汽车市场的影响与变化
● 中大型SUV市场的竞争升级标志着中国新能源车市场从蓝海向红海的转型。
◎ 理想作为先行者,开辟了增程SUV的蓝海,2024年销量达50万+辆;
◎ 问界则凭借华为赋能紧随其后,销量近40万辆,
当早期跟随者(如问界后面还跟着智界)和后期挑战者(几乎所有的自主品牌)涌入,市场进入成熟期,增长空间收窄。

理想汽车今年的销量压力,也确实是让我们看到这个细分市场的红海竞争已初现端倪,车企从产品线成功转向综合实力较量。Lmqednc

新玩家的差异化策略将重塑竞争格局,零跑通过低价复刻理想的舒适配置,已在销量上取得突破,接下来零跑的D系列也很吓人,从20万起的多维度竞争将丰富消费者选择,消费者更倾向于“货比三家”,其实更多的消费者可以选购中大型SUV了么,博弈将推动中国车企加速技术迭代,尤其在智驾、快充和生态互联领域。Lmqednc

随着竞争加剧,价格战可能从中低端市场蔓延至中大型SUV,企需在降价促销与利润率之间寻找平衡。Lmqednc

最麻烦的事,旗舰大型SUV的价格差异化,变成了差异化竞争,类似于理想L系列打BBA的中型SUV,这个用更大和更丰富的配置,和更有效的价格机制来进一步替代,自主品牌不再满足于低端市场,这价格战变得更激烈,大家都在优化产品定义与运营效率。Lmqednc

对于消费者而言,中大型SUV的血战将带来更多高性价比选择和技术红利,5C快充、智驾等技术可能因竞争加速普及,市场过度饱和让我们给大家梳理信息难度提高,我们会努力给大家理清楚脉络,降低消费者的决策成本。Lmqednc

小结Lmqednc

2025年中大型SUV市场的激战,是增程和插混大车普及的一年,是中国车企抢占高端化红利的机遇,也是从蓝海迈向红海的必然挑战。Lmqednc

源于消费者需求、技术进步与利润驱动的叠加效应,确实重塑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更低的价格,更丰富的配置,更大的车,这种越级竞争的模式确实是让车市更加有挑战了。Lmqednc

责编:Ricardo
文章来源及版权属于汽车电子设计,EDN电子技术设计仅作转载分享,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有疑问,请联系Demi.xia@aspencore.com
汽车电子设计
博主和汽车电子的行业的工程师们一起交流、探讨、思考的小结,以作为技术交流和沟通的桥梁。
  • 微信扫一扫
    一键转发
  • 最前沿的电子设计资讯
    请关注“电子技术设计微信公众号”
广告
广告
热门推荐
广告
广告
EE直播间
在线研讨会
广告
面包芯语
广告
向右滑动:上一篇 向左滑动:下一篇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