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射频科学家的故事:法拉第,麦克斯韦,赫兹和马可尼

2025-04-17 射频学堂 阅读:
射频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学科,如果从1824年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实验探索开始,到现在也才201年,而就在这短短的200年里,射频的发展却极大的改变了人类的生活,让我们可以实现无处不在的连接···

射频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学科,如果从1824年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实验探索开始,到现在也才201年,而就在这短短的200年里,射频的发展却极大的改变了人类的生活,让我们可以实现无处不在的连接。接下来,射频学堂计划推出一个介绍射频科学家的专栏,我们一起来追忆一下那些对射频做出过贡献的人。当然,你我这些射频工程师也是,如果你身边有这些厉害的射频大牛,也欢迎给我投稿啊。

今天,我们先从法拉第,麦克斯韦,赫兹和马可尼开始。

No.1 电磁学的破晓:法拉第的伟大发现

19 世纪初,科学的浪潮在欧洲大地澎湃涌动,人类对自然规律的探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一位出身平凡却满怀求知欲的年轻人,迈克尔・法拉第(Michael Faraday),踏上了改变世界的科学征程。Is6ednc

法拉第人物资料-排行榜123网Is6ednc

法拉第出生于英国伦敦一个贫苦的铁匠家庭,由于家境贫寒,他仅接受了短暂的基础教育,便早早辍学,在一家书店当学徒。然而,这份工作却成为他开启科学大门的钥匙。在书店里,法拉第如饥似渴地阅读各种书籍,尤其是科学著作,自学了化学、物理等知识,对自然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Is6ednc

一次偶然的机会,法拉第获得了一张皇家研究院的讲座门票,主讲人是当时英国著名的化学家汉弗莱・戴维(Humphry Davy)。这场讲座让法拉第深深着迷,他将讲座笔记精心整理成册,寄给戴维,并表达了自己渴望投身科学研究的愿望。或许是被法拉第的热情和才华所打动,戴维最终给予了他一个在皇家研究院担任实验助手的机会,从此,法拉第正式踏入了科学研究的殿堂。Is6ednc

在皇家研究院,法拉第凭借着自己扎实的自学基础和对科学的执着追求,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实验科学家。他在化学领域取得了一些成果后,将研究方向转向了电磁学。当时,奥斯特已经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这一发现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科学家们开始思考,既然电流能够产生磁场,那么磁场是否也能产生电流呢?法拉第对这个问题充满了好奇,并决心通过实验来寻找答案。Is6ednc

从 1824 年起,法拉第进行了一系列艰苦的实验探索。他尝试了各种方法,试图让磁场产生电流,但始终一无所获。然而,他并没有被这些失败所打倒,反而更加坚定了探索的决心。经过长达十年的不懈努力,1831 年,法拉第终于取得了重大突破。他在实验中发现,当一个闭合电路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电路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这一现象被称为电磁感应现象,它揭示了电与磁之间的内在联系,为电磁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Is6ednc

法拉第是这样发明发电机的,变化的磁场产生电_腾讯视频Is6ednc

为了进一步研究电磁感应现象,法拉第还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 —— 圆盘发电机。这个看似简单的装置,却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它通过转动一个铜盘,在磁场中产生感应电流,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圆盘发电机的诞生,标志着人类开始能够从自然界中获取持续的电能,开启了电气时代的序幕。Is6ednc

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定律,不仅在理论上具有重大意义,更为后续科学家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石。它引发了科学界对电磁现象的深入研究,激发了无数科学家的探索热情,为麦克斯韦建立电磁理论体系埋下了伏笔,也为赫兹验证电磁波的存在提供了理论依据,更为马可尼实现无线电通信奠定了基础。Is6ednc

No.2 理论的奠基:麦克斯韦的电磁方程组

在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之后,电磁学领域迎来了一位天才式的人物,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James Clerk Maxwell)。麦克斯韦出生于苏格兰爱丁堡的一个贵族家庭,从小就展现出了极高的数学天赋和对自然科学的浓厚兴趣。他先后在爱丁堡大学和剑桥大学学习,接受了系统而严谨的科学教育。Is6ednc

麦克斯韦方程组?高中生都能看懂! - 知乎Is6ednc

麦克斯韦在深入研究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理论时,被法拉第独特的物理思想所吸引。然而,他也意识到,法拉第的理论虽然基于大量的实验事实,但缺乏精确的数学表述。为了将电磁学理论建立在更加坚实的数学基础上,麦克斯韦决定运用自己深厚的数学功底,对电磁现象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总结。Is6ednc

从 19 世纪 50 年代开始,麦克斯韦发表了一系列关于电磁学的论文。在这些论文中,他引入了位移电流的概念,对安培环路定律进行了修正。他认为,不仅传导电流可以产生磁场,变化的电场也能产生磁场。在此基础上,麦克斯韦将库仑定律、高斯定律、安培环路定律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进行了整合,用一组简洁而优美的偏微分方程来描述电磁现象,这就是著名的麦克斯韦方程组。Is6ednc

麦克斯韦方程组以一种高度统一的方式,揭示了电场和磁场之间的相互关系。它表明,变化的电场会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又会产生电场,电场和磁场相互激发,形成电磁波在空间中传播。通过对麦克斯韦方程组的求解,麦克斯韦还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由此,他大胆地预言,光就是一种电磁波。Is6ednc

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是科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它将电学、磁学和光学统一起来,完成了物理学的第二次大综合,为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然而,在当时,麦克斯韦的理论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和接受。一方面,他的理论过于超前,其中一些概念和结论超出了人们的日常经验和想象;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直接的实验证据,许多科学家对电磁波的存在持怀疑态度。麦克斯韦本人也深知,要让人们真正接受他的理论,就必须通过实验来验证电磁波的存在。但遗憾的是,他在有生之年未能完成这一使命,于 1879 年英年早逝,年仅 48 岁。Is6ednc

尽管麦克斯韦没有亲眼看到自己的理论被实验证实,但他的电磁理论却像一颗璀璨的明星,照亮了后来科学家们的探索之路。它为赫兹验证电磁波的存在提供了明确的方向,也为马可尼实现无线电通信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在麦克斯韦之后,科学界对电磁波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一场改变人类生活的无线通信革命即将拉开帷幕。Is6ednc

No.3 实验的验证:赫兹的电磁波探测

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虽然在理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在当时,由于缺乏直接的实验证据,它并没有得到科学界的广泛认可。许多科学家对电磁波的存在持怀疑态度,他们认为,麦克斯韦的理论只是一种数学上的推测,缺乏实际的物理基础。然而,有一个人却坚信麦克斯韦的理论是正确的,他就是德国物理学家海因里希・鲁道夫・赫兹(Heinrich Rudolf Hertz)。Is6ednc

Heinrich Hertz: Wave Innovator | Orchids InternationalIs6ednc

赫兹于 1857 年出生在德国汉堡的一个富裕家庭,他从小就展现出了对科学和技术的浓厚兴趣。在中学时期,赫兹就表现出了卓越的数学和物理天赋,他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还热衷于参加各种科学实验和课外活动。1877 年,赫兹进入慕尼黑大学学习物理,后来又转到柏林大学,在著名物理学家赫尔曼・冯・亥姆霍兹(Hermann von Helmholtz)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在亥姆霍兹的影响下,赫兹对电磁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开始关注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Is6ednc

1885 年,赫兹担任了卡尔斯鲁厄大学的物理学教授。在这里,他拥有了自己的实验室,开始着手进行一系列关于电磁波的实验。赫兹深知,要验证麦克斯韦的理论,就必须找到一种方法来产生和检测电磁波。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和尝试,他设计了一种巧妙的实验装置。Is6ednc

赫兹的实验装置主要由一个发射器和一个接收器组成。发射器是一个由两个金属球和一个感应线圈组成的振荡电路。当感应线圈接通电源时,会在两个金属球之间产生高压电火花,从而形成一个快速变化的电场和磁场。根据麦克斯韦的理论,这个变化的电磁场会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传播。Is6ednc

接收器则是一个简单的环形导线,在导线的两端也装有两个小金属球,形成一个微小的火花间隙。当接收器接收到与它自身频率相同或相近的电磁波时,就会在火花间隙处产生微弱的放电,形成肉眼可见的小火花。Is6ednc

1887 年,赫兹终于迎来了激动人心的时刻。当他启动发射器后,在距离发射器数米远的接收器上,果然出现了微弱的火花。这一现象表明,电磁波真的存在,并且能够在空气中传播。赫兹的实验成功地证实了麦克斯韦的预言,这一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科学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Is6ednc

为了进一步研究电磁波的性质,赫兹还进行了一系列后续实验。他通过改变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距离、方向和位置,观察接收器上火花的变化情况,从而研究电磁波的传播特性。他发现,电磁波可以被金属板反射,就像光被镜子反射一样;电磁波也可以发生折射、干涉和偏振等现象,这些性质与光完全相同。赫兹还测量了电磁波的波长和频率,并计算出它们的传播速度,结果与麦克斯韦预言的光速相等。Is6ednc

赫兹的实验不仅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还为电磁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他的工作使得人们对电磁波的性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后续的无线通信技术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然而,赫兹本人并没有预见到他的实验会对未来的通信技术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当有人问他电磁波有什么实际用途时,他回答说:“这只是一个实验,证明了麦克斯韦的理论是正确的。至于它有什么用,我想不出来。”Is6ednc

尽管赫兹没有看到电磁波在通信领域的广泛应用,但他的名字却永远铭刻在了科学史上。为了纪念他的杰出贡献,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被命名为 “赫兹”(Hz)。赫兹的实验是科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为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铺平了道路,也为人类进入信息时代奠定了基础。在赫兹之后,许多科学家和发明家受到他的启发,开始致力于将电磁波应用于实际通信中,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意大利发明家伽利尔摩・马可尼(Guglielmo Marconi),他将开启无线通信的新时代。Is6ednc

 No.4 应用的突破:马可尼的无线电通信

1874 年,伽利尔摩・马可尼出生于意大利博洛尼亚的一个富裕家庭。他自幼对科学技术充满浓厚兴趣,少年时期便展现出了在物理学方面的天赋。在成长过程中,马可尼接触到了当时许多前沿的科学理论和发明,尤其是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和赫兹关于电磁波的实验,这些都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激发了他探索电磁波应用的热情。Is6ednc

伽利尔摩·马可尼 - 快懂百科Is6ednc

1894 年,年仅 20 岁的马可尼偶然读到了一篇关于赫兹电磁波实验的文章,这篇文章如同一束强光,照亮了他心中的灵感火花。他敏锐地预感到,电磁波具有巨大的潜在实用价值,有可能成为一种全新的通信手段。从此,马可尼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无线电通信的研究中。Is6ednc

起初,马可尼的研究条件十分艰苦。他没有专业的实验室,只能在家里的阁楼和院子里进行实验。他利用自己有限的知识和资源,自制了一些简单的实验设备,如火花放电器、感应线圈和电键等,试图制造出能够发射和接收电磁波的装置。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失败,1895 年,马可尼终于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他成功地利用自制的发射机和接收机,实现了大约 30 米的无线电通信。虽然这个距离在今天看来微不足道,但在当时,这一成果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标志着人类首次实现了无需电线的通信。Is6ednc

这次成功让马可尼备受鼓舞,他坚信无线电通信必将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进一步扩大通信距离,他不断改进自己的设备。他对发射机和接收机进行了优化设计,提高了它们的性能和稳定性;他还尝试使用不同的天线,以增强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效果。经过一系列的改进,马可尼将通信距离逐渐延长到了 1.7 千米。这一成绩让他更加坚定了将无线电通信实用化的决心。Is6ednc

然而,马可尼的研究并没有得到意大利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在多次申请资助无果后,1896 年,马可尼毅然决定前往英国,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英国,他的才华和创新精神得到了认可。英国邮政局总工程师威廉・普瑞斯对他的研究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并给予了他大力的支持。在普瑞斯的帮助下,马可尼得以在英国进行一系列公开的无线电通信演示。他的演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人们对这种全新的通信方式充满了好奇和期待。Is6ednc

1897 年,马可尼在英国多佛市的一个悬崖灯塔与法国维摩瑞之间进行了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实验。他成功地实现了跨布里斯托尔海峡的无线电通信,距离达到了 45 千米。这次实验的成功震惊了整个欧洲,引起了各国政府、科学界和商业界的高度关注。马可尼也因此声名鹊起,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Is6ednc

随着通信距离的不断扩大,马可尼开始思考如何将无线电通信真正应用于商业领域。1898 年,英国举办游艇赛,《都柏林快报》邀请马可尼用无线电信号传递比赛消息。在这次活动中,马可尼的无线电设备发挥了重要作用,当游艇到达终点时,无线电信号迅速将消息传送到了岸上,让观众们第一时间得知了比赛结果。这次成功的应用,让世人亲眼目睹了无线电通信的实用价值,也为马可尼的商业发展奠定了基础。Is6ednc

1899 年 3 月 28 日,马可尼实现了无线电波通信跨过英吉利海峡的壮举,这一成就进一步证明了无线电通信在远距离通信方面的可行性。此后,他的目光投向了更远的目标 —— 横跨大西洋的无线电通信。当时,要实现这一目标面临着诸多巨大的挑战,如大气层的扰动、未知的电离层干扰、暴风雨的噪声以及信号衰减等问题。而且,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要制造出能够发射和接收如此远距离信号的设备,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Is6ednc

然而,马可尼并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他带领团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验,不断改进设备和技术。为了增强发射功率,他在英国昆沃尔郡南部沿海的波杜建立了一个大型发射站,发射天线由 20 根高达 60 米的桅杆组成。然而,命运似乎总是喜欢考验这位勇敢的发明家。1901 年 9 月 17 日,距离实验开始仅剩三个月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风将所有桅杆全部吹倒。面对这一沉重的打击,马可尼没有气馁,他迅速组织人员重新架设了两根桅杆,并敷设了 54 条天线,以确保实验能够按时进行。Is6ednc

1901 年 12 月 12 日,决定历史的时刻终于来临。马可尼在加拿大纽芬兰的信号山上,用风筝拉起天线,等待着来自英国的信号。狂风呼啸,冰天雪地,但马可尼的心中充满了期待和坚定。突然,他听到了微弱的 “滴答” 声,那是断断续续的三个点 “S” 的莫尔斯码信号,这是来自 3500 千米之外英国的问候!马可尼成功了,他实现了横跨大西洋的无线电通信,这一伟大的成就震撼了全世界。从此,无线电通信不再局限于短距离的实验和演示,而是真正成为了一种能够跨越海洋、连接世界的实用通信技术。Is6ednc

马可尼的成功,不仅为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也彻底改变了人类的通信方式。他的发明使得信息能够在瞬间传遍全球,极大地促进了国际贸易、航海、航空等领域的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地人们之间的联系和交流。为了表彰他的杰出贡献,1909 年,马可尼与德国物理学家卡尔・费迪南德・布劳恩(Karl Ferdinand Braun)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以表彰他们在无线电报发展方面的卓越成就。Is6ednc

总结:跨越时空的通信革命

从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到麦克斯韦建立电磁理论,再到赫兹验证电磁波的存在,最后马可尼实现无线电通信,这一系列伟大的科学突破,宛如一条璀璨的星河,照亮了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道路。法拉第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对科学的执着追求,开启了电磁学的大门,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实验基础。他的发现犹如一颗种子,在科学的土壤中生根发芽,引发了无数科学家对电磁现象的深入探索。Is6ednc

麦克斯韦则以其卓越的数学天赋和深邃的物理洞察力,将电磁学理论进行了高度的统一和升华。他的电磁方程组,以简洁而优美的形式,揭示了电场和磁场之间的内在联系,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为人类对电磁世界的认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麦克斯韦的理论不仅是科学史上的一座丰碑,更是后续科学研究的重要指南。Is6ednc

赫兹通过精心设计的实验,成功地探测到了电磁波,为麦克斯韦的理论提供了直接的实验证据。他的工作使得电磁波从一种理论上的推测变成了现实中可感知的存在,让人们对电磁波的性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赫兹的实验为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铺平了道路,激发了科学家们将电磁波应用于实际通信的热情。Is6ednc

而马可尼,这位具有商业眼光和创新精神的发明家,将电磁波从实验室带入了现实生活,实现了无线电通信的巨大跨越。他的不懈努力和勇于尝试,使得无线通信成为了一种实用的通信手段,彻底改变了人类的通信方式。马可尼的发明不仅推动了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也为全球信息交流和经济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Is6ednc

注释:射频学堂原创或者转载的内容,其版权皆归原作者所有,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射频学堂仅用于知识分享。如需转载或者引用,请与原作者联系。Is6ednc

 Is6ednc

责编:Ricardo
文章来源及版权属于射频学堂,EDN电子技术设计仅作转载分享,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有疑问,请联系Demi.xia@aspencore.com
射频学堂
学无线,学射频,就来【射频学堂】!射频学堂专注于无线通信射频技术学习和科普,致力于传播无线射频知识,分享各种学习资料,助力全体无线射频人……
  • 微信扫一扫
    一键转发
  • 最前沿的电子设计资讯
    请关注“电子技术设计微信公众号”
广告
广告
热门推荐
广告
广告
EE直播间
在线研讨会
广告
面包芯语
广告
向右滑动:上一篇 向左滑动:下一篇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