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被称为中国虚拟现实(VR)产业爆发元年,而高交会已成为检验和展示科技创新和最新技术产品的高地。本届高交会上,VR设备展区以及VR互动体验区更是成为最为吸引人气的亮点。虚拟现实提供了一种打破时间与空间界限的沉浸式体验,这是其区别于其它智能设备的迷人之处。
在VR设备展区,多家创新企业展示了最新的VR设备,并提供现场体验,其中包括柔宇Royole、酷开Coocaa、HTC Vive、3Glasses,甚至来自希腊的Aml Programme增强现实AR试衣镜系统。
图1:参观者在高交会上体验“柔宇Moon” 3D头戴影院
图2:参观者在高交会上体验VR游戏
图3:3Glasses VR头盔
智能硬件是指具备信息采集、处理和连接能力,并可实现智能感知、交互、大数据服务等功能的新兴互联网终端产品。可穿戴智能设备包括智能手表、手环、眼镜,以及VR头盔等。这类智能硬件的设计理念是:将人的双手解放出来。我们看到,智能手机确实给人类的生活、娱乐和沟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其高度的用户粘性也将人的双手禁锢起来了。
中国智能硬件产业已经初具规模,形成可穿戴智能设备、虚拟现实VR、智能服务机器人、智能车载设备等几大产品领域。2015年全球智能可穿戴设备出货量7810万部,虚拟现实VR产业规模约15.4亿元人民币,而智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超过80亿美元。
根据速图研究院的统计数据,中国可穿戴智能设备产业于2010年起步,市场呈指数级增长,2015年市场规模达到112.7亿元,预计2016年可以达到179.4亿元,同比增长70.2%。可穿戴智能设备2014年出货量为2260万台,2015年为4250万台,预计2016年出货量可达7800万台。
根据国家广告研究院等多家机构联合发布的《2016上半年中国VR用户行为研究报告》,国内潜在的VR用户已达到4.5亿人,浅度用户约为2700万,重度用户约237万,用户年龄段集中在85后。随着虚拟现实产业生态圈的逐渐完善,VR软硬件、VR内容及VR分发平台将逐步发展起来,我国VR市场潜力将在2018年超过40亿美元规模,预计未来5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00%。
在“硬件创业天堂”深圳,VR创业者可以接触到与产业链相关的通信设备、平板显示、电子元器件、IC设计和软件等几乎全部领域。高通产品市场高级总监张云判断,“深圳完整的产业配套体系,和应用场景丰富的企业尝试,将在未来VR产业井喷时引领新一波的浪潮”。
硬件、内容及分发平台被视为VR产业创业的三大领域,目前深圳每月的VR设备生产量不低于2000万台。但是,深圳市虚拟现实技术有限公司CEO王洁认为,现在市场上的VR硬件产品还仅相当于手机领域的“大哥大”,需要市场的论证和快速的迭代。她预计“爆款”可能在2018年前后出现,前提是快速降低成本和提升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并不是凭空而来的新兴技术,而是包括光学、声学、交互、动作捕捉等学科在内的一种整合。“这条产业链很长,做内容、做传感器、做平台的都有,每个环节都可能产生巨头。”
1.VR发展里程碑
虚拟现实VR及可穿戴智能设备的重大发展里程碑如下:
• 2012年,GOOGLE GLASS发布,随后GOOGLE推出ANDROID WEAR可穿戴设备操作系统平台;
• 2014年,FACEBOOK以20亿美元收购OCULUS,其旗舰产品是RIFT VR游戏头盔;
• 2015年,苹果发布APPLE WATCH智能手表;
• 自2014年,国内厂商(华为和小米等)和创业公司(如映趣)陆续推出了智能手表、手环、VR头盔等可穿戴产品。
2.VR应用场景
虚拟现实VR的应用场景包括:
• 影音/娱乐/游戏
• 文化创意和旅游
• 购物/试衣/房地产
• 教育培训
• 医疗诊断和病人监测跟踪
• 户外运动/健康/定位/环境监测
3.相关技术
虚拟现实VR、智能硬件及物联网产业上中下游所需技术包括:
• 云技术:高速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虚拟化技术、分布式海量数据存储技术、海量数据管理技术、编程技术、云计算平台管理技术;
• 管技术:蓝牙4.0技术、WiFi技术、NFC近场通信技术;
• 端技术:语音识别、眼球追踪、骨传导技术、裸眼3D技术、人体芯片。
4.产业链
虚拟现实VR及可穿戴智能硬件产业链包括:
• 上游:主芯片、操作系统OS、传感器、显示屏和电池等;
• 中游:起到传导和交互作用的软硬件结合产品及服务;
• 下游:智能设备成品。
5.传感器
作为VR等可穿戴智能设备的耳朵和眼见等感知角色,传感器在整个智能设备产业链中担任非常重要的角色,是可穿戴智能设备的核心器件。分为运动传感器、生物传感器和环境传感器。
6.新材料和新技术应用
石墨烯是一种透明、强导电的导体材料,可以任意弯曲和变形,因此适合附着在人体上。适用于检测血压和睡眠呼吸的传感器,也可以用于VR等可穿戴设备的显示屏及电池。
虽然虚拟现实VR和智能硬件的全球市场规模大,而且中国企业在技术和市场上都有竞争优势,但仍有诸多因素限制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
首先,没有全球范围的行业标准,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因此短时间内成本很难降至消费者可以接受的程度。制定VR行业标准,将使未来的VR内容在图像传输及存储复制,乃至产业链上下游相互打通方面的成本大幅度降低。
其次,目前的智能硬件设备大都是伪智能,只是信息采集,还无法实现用户行为的深度挖掘和实时提供有价值的决策信息和建议,这需要与云服务平台等上游和中游产业结合发展,才能推动整个市场的快速增长。
最后,创业公司商业模式不清晰、交互方式落后,还有几乎人人都有的晕眩感,这些都导致用户体验差,制约着这一新兴行业的发展。